案例: 这天中午,就在大家轮流吃饭的时候,新店员小冯把单价为15.80元的药品,以10.80元的价格卖出去了10盒。损失50元,这在药店可不是一件小事,朱店长立即追查原因:原来是药品的标签出了问题,两种价格不同的药品均为治疗胃病的药物,不仅品名、规格相近,就连厂家名称都差不多,一个是深圳产的(15.80元)、一个是该公司的山东分厂生产的(10.80元)。平日,为了销售方便,两种药物并排摆在一起,不知是谁把15.80元的标签碰掉了,货架上只有一个10.80元的标签,小冯就是按照标签所示价格出售药品的。 分析: 原因找到了,如何才能杜绝此类事故再发生呢?朱店长采取了以下办法。
处理一:补齐货品短缺金额。一是调账。在电脑录入时,录入的是低价位的药品,首先要冲回已减掉的库存,将山东产的药品调整至账实相符;然后调减深圳产药品库存10盒,做到库存账和实货数相对应。二是补记销售收入、补登现金账。按照销售差额补齐50元列入药品销售所收现金,同时做好现金账的记录。然后按照谁出错、谁负责、谁赔偿的原则进行赔偿。由于此事事出有因,按照相应责任划分由物价员、带班店长、新店员按照2∶3∶5的比例分担。
处理二:补贴物价签,调换货位。对功能与主治一致、外观包装相似、容易导致辨识不清的药品,应调换一下货位,最重要的原则是不直接相邻,有一定空间间隔。物价员要定时核查药店所售商品的物价签,做到无掉签、无错签、无空签,特别要注意是否做到货签对应一致,标签内容是否有错误。
处理三:严格操作,堵塞漏洞。新店员虽然工作热情很高,但由于实际工作经验不足,往往会出现好心办错事的情况。虽然是午饭时间,药店人手较少,但出售药品时的必要程序不可省略,比如发药复核制度,对品名、规格、数量,乃至交款票据所载金额与药品应售价款是否相符,复核人员都要进行仔细核对。
处理四:汲取教训,实施专项防损培训。对新进药店的店员,必须进行专项培训。对容易混淆、容易出现销售错误的地方,药店应专门组织一次培训,**是由老店员现身说法,以案例方式向新店员进行传授,从而使新店员提高相关技能。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