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3

破“赖床之锁”需医疗立法

2015-02-14      来源: 东方网   访问量:114    在线投稿
  门头沟男子陈某因交通事故受伤到北京京煤总医院进行住院治疗,待其康复后,医院先后20余次下达出院通知,但陈某称其术后腿部有血栓无法伸直,认为医院应对其负责,霸占病床近3年不愿离开。医院无奈之下,将其诉至法院。2月10日下午,门头沟法院通过强制执行将其送回家中。
  诚然,医院对陈某霸占床位导致的经济损失不再追究,体现了人性化。但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作为紧缺的公共医疗资源被白白浪费,难道院方卖一个“人情”就算过去了吗?这样的浪费到底应由谁来埋单?
  人们不怀疑法院接受院方的诉求,对陈某予以强制执行是合乎法律程序的。但为何拖了三年医院才走上法律救济的渠道?此间,医院除了一次次重复下发出院通知,为陈某办理出院手续,还做了什么?陈某称“术后腿部有血栓,经常疼痛,无法伸直”,到底属于医院已竭尽责任的正常后遗症,还是医疗中的失误造成的,新闻中没有看到权威的结论。那么,医院为何不能在确定陈某已康复、符合出院条件而患者提出异议的第一时间,就向相关监管部门提出对其进行鉴定,或直接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鉴定厘清责任呢?
  患者之所以不相信医疗鉴定,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目前医疗鉴定体制缺乏公信力。可以说,没有超脱的运行规则与机制,没有利益格局的调整与常态的掣肘机制,没有独立于医疗体制之外的评估监督体系,没有现代医疗机构管理模式,管办不分,医政一家,就不能打消患者的疑虑,从根本杜绝形形色色的医患纠纷。
  赖床三年被强制执行呼唤以法治医。我国至今没有一部“医院法”或“医疗法”,不能不说是法治进程中的一大遗憾。医疗行业涉及到千家万户,事关民众生命健康与安全,应尽早列入立法时间表。通过立法,明晰医疗过程中各方的义务与责任,引入超脱的“第三者”开展医疗鉴定与医患纠纷的调解,问责各种形式的浪费公共医疗资源的行为,已成以法治医的当务之急。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