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上关于郭生荣的传说很多,6年前我去新兴总部参观时,在河北的地盘上,新兴还只能算追赶者,神威的威风犹存。但那时就流传着郭生荣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新兴很早就24小时售药,郭生荣经常半夜带队查岗,一般老板很难做到这一点。后来又听说,新兴的会员服务做得好,因为郭生荣在全国到处讲课,逢会必讲新兴如何做会员服务。现在,郭生荣又开始跟阿里合作了。三五年来,药店江湖十分热闹,城头不时树起大王旗,各路人马东奔西走赶场,讲课的讲课,颁奖的颁奖,合影的合影,自得其乐,不亦乐乎。以致于我在21世纪药店报“七问新兴”外,还要加一问:是新兴成就了郭生荣,还是郭生荣成就了新兴?也许正如代航所言,新兴是“第一个以个人品牌来带动企业品牌的”。是否第一个不好说,但肯定“算一个”。 郭生荣无疑是药店圈近年升起的一颗新星。他对医药零售行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在行业的转型时期,既需要一批如柯云峰一般默默耕耘的实践者,也需要一批如谢子龙、郭生荣般的布道者。江湖之大,总需要有个声响整点热闹出来,尤其在当下药店整体迷茫,没有了方向感的时候,多几个新兴和郭生荣之类的“新星”给行业冲冲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21世纪药店报重磅推出的“2015·药店先锋”系列,通过对先锋们的深度追踪与提问,既给行业新年“冲喜”,也将给全行业提示2015年思考的方向。 思考是需要方向的,创新同样需要方向。郭生荣说,身处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只有冲上去,先扫射,才会有赢的机会。这种“先开枪再瞄准”的哲学,体现了创新者的勇气,比起消极的悲观,或者茫然的观望,甚至怯懦的退缩,全行业都应向创新者们致敬,他们是时代的勇者。在迭代思维理论里,没有具体目标的扫射昭示着行动力,不冀百发百中,相信总会一鸣惊人。 但是,没有目标尚可,方向却不可错。没有方向的冲锋,将注定不能成为先锋,迟早倒下成为先烈。 作为行业主流媒体,如何让先烈们少几个,再少几个,对先锋者不留情面的追问就成了媒体的担当,在这种裸奔式的追问里,将引导行业进行集体思索,并汇溪成流,为一拨又一拨冲锋者们指明扫射的方向。品牌?专业?服务?电商?虽然是一个个问号,却包含了方向性的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问的确比结果重要。 但提问的目的,无疑指向结果,指向答案。关于问答先锋的深度报道,不仅需要记者们睿智的诘问,专家们高度的总结,更需要故事。从记者考证过的故事里,智者将读到答案。 新兴是如何练内功的?新兴是如何服务会员的?新兴是如何打造企业文化的?新兴又是如何塑造行业和消费者双重品牌的?这里边,应该有一个又一个故事。听完故事的读者,自然会做出评判,究竟是郭生荣说得好,还是新兴做得好? 新兴成了行业新星,郭生荣被誉为大咖。可喜可贺。实际上,新兴未成明星之前,数年前就开始苦练内功,执着创新,没有停步。新兴之兴,的确非郭生荣说出来的。他在说,早就在做。专业服务的方向,敢于发展的勇气,强于执行的团队,不断创新的灵魂,善于整合的领导,是新兴成功的基因。 中国之大,如新兴、漱玉平民一般快速发展的区域性强势连锁,不在少数。在许多地级市,就盘踞着一二百家门店的连锁,鲜为外人所知,他们悄然发展,是行业的隐星。其实,这些新星和“隐星”们给我们最重要的信号是:药店行业仍大有可为,在许多二三线城市,并非发展遇到了瓶颈,而是药店多年来太虚弱、太浮躁,甚至是太好赚钱。戒除浮躁,练好内功,动点心思,回归行业本质,如新兴一般拼一拼,几年做到数个亿,亦非难事。 这个信号,才是整个行业最应该看到的方向,最应该听到的福音。 方向让人踏实。该平静做事了,热闹的药店江湖。 (文 刘桂春 广东省医药零售行业协会秘书长,广州龙道咨询机构首席顾问)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