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sp.kq133.com/F1

2016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二中药化学历年真题及答案(04)

2015-02-09   作者:康强药师网    来源: 康强药师网   访问量:200    在线投稿

      康强药师网 www.kq135.com 整理一些“2014年\2013年\2012年执业药师《

中药学知识二中药化学》回忆型练习试题及答案”,希望能给考生带来帮助,更多

内容请关注

     “康强药师”微信,或者访问:

      文字课件:http://www.kq36.cn/96/F91
      视频课件:http://www.kq36.cn/90/15

 

 


  A型题

  1.紫草素具有的生物活性不包括

  A.止血

  B.抗菌

  C.抗病毒

  D.******

  E.镇静

  E

  4.丹参新醌甲属于

  A.邻苯醌

  B.对苯醌

  C.邻菲醌

  D.对菲醌

  E.萘醌

  D

  5.下列有关大黄素型蒽醌的论述,错误的是

  A.羟基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

  B.羟基分布在一侧的苯环上

  C.多数呈黄色

  D.具有不同程度酸性

  E.加碱显红色

  B

  6.大黄素型蒽醌与茜草素型蒽醌的区别在于

  A.羟基在苯环上的分布不同

  B.母核氧化、还原状态不同

  C.羟基是否与糖结合

  D.酸性不同

  E.加碱后显色不同

  A

  7.芦荟苷属于

  A.蒽醌氧苷

  B.蒽醌碳苷

  C.蒽酮氧苷

  D.蒽酮碳苷

  E.黄酮碳苷

  D

  8.鉴别丹参中的菲醌类成分,可用

  A.乙酸镁

  B.三氯化铁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E.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C

  9.氧化蒽酚的互变异构体是

  A.蒽醌

  B.蒽酚

  C.蒽酮

  D.蒽二酚

  E.蒽

  D

  10.番泻苷A属于

  A.二蒽酮衍生物

  B.二蒽醌衍生物

  C.大黄素型蒽醌衍生物

  D.茜草素型蒽醌衍生物

  E.蒽酮衍生物

  A

  11.下列化合物中泻下作用最强的是

  A.番泻苷C

  B.番泻苷A

  C.芦荟苷

  D.芦荟大黄素苷

  E.大黄素葡萄糖苷

  B

  12.对碱呈红色的化合物是

  A.番泻苷A

  B.番泻苷B

  C.大黄素

  D.芦荟苷

  E.大黄苷

  C

  13.番泻苷A用三氯化铁氧化、盐酸水解后得到

  A.大黄酸

  B.大黄酸葡萄糖苷

  C.番泻苷元A

  D.大黄酸蒽酮

  E.大黄酸蒽酮葡萄糖苷

  A

  14.下列有关二蒽酮衍生物的论述,错误的是

  A.多以苷的形式存在

  B.用三氯化铁氧化生成2分子蒽醌

  C. 用三氯化铁氧化生成二蒽醌

  D.番泻苷元C与番泻苷元D是一对差向异构体

  E.番泻苷元A与番泻苷元B是一对差向异构体

  C

  16.具有升华性的化合物是

  A.大黄酸葡萄糖苷

  B.番泻昔

  C.大黄素

  D.芦荟苷

  E.大黄素葡萄糖苷

  C

  17.极性**的化合物是

  A.大黄素

  B.大黄素甲醚

  C.大黄酸

  D.芦荟大黄素

  E.大黄素葡萄糖苷

  E

  18.若羟基蒽醌对乙酸镁试剂呈蓝紫色,则其羟基位置可能是

  A.1,8-二羟基

  8.1,5-二羟基

  C.1,2,3-三羟基

  D.1,4,8-三羟基

  E.1,3-二羟基

  C

  19.下列游离蒽醌混合物的乙醚溶液,能够被5%碳酸氢钠溶液萃取出来的是

  A.大黄素

  B.大黄酚

  C.芦荟大黄素

  D.大黄酸

  E.大黄素甲醚

  D

  20.游离蒽醌衍生物酸性最弱的是

  A.含COOH者

  B.含2个以上β-OH者

  C.含l个β-OH者

  D.含2个以上α-OH者

  E.含l个α-OH者

  E

  21.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弱的是

  A.1,8-二羟基蒽醌

  8.1,4-二羟基蒽醌

  C.1,2-二羟基蒽醌

  D.1,3-二羟基蒽醌

  E.2,6-二羟基蒽醌

  B

  22专用于鉴别苯醌及萘醌的反应是

  A.Feigl反应

  8.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

  C.Borntrager’s反应

  D.Mg(Ac)2反应

  E.K-K反应

  B

  23.能与碱反应呈红色的化合物是

  A.羟基蒽酮类

  B.羟基蒽酚类

  C.羟基蒽醌类

  D.二蒽酚类

  E.二蒽酮类

  C

  24.提取大黄中总的醌类化合物常用的溶剂是

  A.水

  B.乙醇

  C.乙醚

  D.乙酸乙酯

  E.石油醚

  B

  25.采用柱层析方法分离蒽醌类成分时,常不选用的吸附剂是

  A.硅胶

  B.氧化铝

  C.聚酰胺

  D.磷酸氢钙

  E.葡聚糖凝胶

  B

  26.当蒽醌衍生物UV光谱中262~295nm的吸收峰的lgε大于4.1时,提示可能为

  A.大黄酚

  B.大黄素

  C.番泻苷B

  D.芦荟苷

  E.大黄素甲醚

  B

  27.在羟基蒽醌的红外光谱中有1个羰基信号的化合物是

  A.大黄素

  B.大黄素甲醚

  C.茜草素

  D.羟基茜草素

  E.大黄酚

  D

  29.在羟基蒽醣的紫外光谱中,主要受a一酚羟基数目影响的吸收峰波长范围为

  A.230nm左右

  B.240~260nm

  C.262~295nm

  D.305~389nm

  E.400nm以上

  E

  B型题

  [1~5]

  A.大黄素

  B.芦荟大黄素

  C.大黄素-8-O-葡萄糖苷

  D.芦荟苷

  E.番泻苷A

  1.属于碳苷的是D

  2.属于二蒽酮苷的是E

  3.不易被稀盐酸水解的是D

  4.泻下作用最强的是E

  5.虽不溶于水,但可溶于碳酸钠溶液的是A

  [6~10]

  A.互变异构体

  B.差向异构体

  C.消旋体

  D.顺反异构体

  E.络合物

  6.蒽酚是蒽酮的A

  7.番泻苷元A是番泻苷元B的B

  8. α-细辛醚是β-细辛醚的D

  9.麻黄碱是伪麻黄碱的B

  10.阿托品是莨菪碱的C

  [11~15]

  A.橙黄至橙色

  B.橙红至红色

  C.紫红至紫色

  D.蓝至蓝紫色

  E.墨绿至黑色

  11.1,8-二羟基蒽醌与乙酸镁络合后呈A

  12.1,2-二羟基蒽醌与乙酸镁络合后呈D

  13.1,3-二羟基蒽醌与乙酸镁络合后呈B

  14.1,4-二羟基蒽醌与乙酸镁络合后呈C

  15.1-羟基蒽醌与乙酸镁络合后呈A

  [16~20]

  A.230nm

  B.240~260nm

  C.262~295nm

  D.305~389nm

  E.400nm以上

  16.羟基蒽醌的UV吸收峰波长与羟基数目有关,而与羟基所在位置无关的是A

  17.羟基蒽醌的UV吸收峰波长与羟基数目有关,而吸收强度主要取决于α-OH数目的是A

  18.羟基蒽醌的UV吸收峰波长和强度均与β-OH有关的是C

  19.羟基蒽醌的UV吸收峰波长主要与α-OH数目有关的是E

  20.羟基蒽醌的UV吸收峰强度可用于判断β-OH存在与否的是C

  [25~28]

  A.1,8-二羟基-3-甲基蒽醌

  B.1,8-二羟基-3-羟甲基蒽醌

  C.1,8-二羟基-3-羧基蒽醌

  D.l,6,8-三羟基-3-甲基蒽醌

  E.1,8-二羟基蒽醌

  25.大黄素的结构是D

  26.大黄酚的结构是A

  27.芦荟大黄素的结构是B

  28.大黄酸的结构是C

  [29~32]

  A.1个羰基信号,频率l675cm-1

  B.2个羰基信号,频率相差24~38cm-1

  C.2个羰基信号,频率相差40~57cm-1

  D.1个羰基信号,频率l645~1610cm-1

  E.1个羰基信号,频率l610~1590cm-1

  29.1,8-二羟基蒽醌C

  30.1-羟基蒽醌B

  31.1,5-二羟基蒽醌D

  32.1,4-二羟基蒽醌D

  [37~41]

  A.番泻苷A

  B.茜草苷

  C.芦荟大黄素葡萄糖苷

  D.大黄酚

  E.芦荟苷

  37.具有升华性的是D

  38.易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D

  39.酸性最强的是A

  40.泻下活性最强的是A

  41.Molish反应阴性的是D

  [47~51]

  A.5%碳酸氢钠萃取

  B.5%碳酸钠萃取

  C.5%氢氧化钠萃取,酸化后用异戊醇萃取

  D.5%氢氧化钠萃

  取,酸化后用硅胶柱层析分离

  E.1%盐酸萃取,分离大黄中5种游离蒽醌类成分

  47.大黄酸应用A

  48.大黄素应用B

  49.芦荟大黄素应用C

  50.大黄酚应用D

  51.大黄素甲醚需用D

  [52~56]

  A.大黄酸

  B.芦荟苷

  C.番泻苷A

  D.总丹参醌

  E.丹参醌ⅡA

  52.大黄中泻下作用强的成分是C

  53.大黄中抗菌成分强的是A

  54.大黄中******活性成分是A

  55.丹参中主要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成是E

  56.丹参中用于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疔、痈等疾病的成分是D

  [57~61]

  A.240~260nm

  B.262~295nm,lgε>4.1

  C.430~450nm

  D.262~295nm,lgε<4.1

  E.470~500nm

  57.大黄索UV第二吸收峰为A

  58.大黄索UV第三吸收峰为B

  59.大黄酚UV第三吸收峰为D

  60.芦荟大黄UV第五吸收峰为C

  61.1,4-二羟基蒽醌UV第五吸收峰为E

  [62~66]

  A.茜草素

  B.1,8-二羟基蒽醌

  C.1,4-二羟基蒽醌

  D.2,6-二羟基蒽醌

  E.2,5-二羟基蒽醌

  62.酸性最强的是D

  63.酸性第二强的是E

  64.酸性第三强的是B

  65.酸性第四强的是A

  66.酸性最弱的是C

  [67~71]

  A.大黄酸

  B.大黄素

  C.芦荟大黄素

  D.大黄酚

  E.茜草素

  67.酸性最强的是A

  68.酸性第二强的是B

  69.酸性第三强的是C

  70.酸性第四强的是D

  71.酸性最弱的是E

  [72~76]

  A.胡桃醌

  B.大黄酚

  C.大黄素甲醚龙胆二糖苷

  D.大黄酚葡萄糖苷

  E.番泻苷A

  将大黄中的葸醌类成分用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以70%甲醇洗脱

  72.最先流出的成分是E

  73.第二流出的成分是C

  74.第三流出的成分是D

  75.第四流出的成分是B

  76.最后流出的成分是A

  X型题

  1.紫草素及其衍生物具有的药理活性包括

  A.止血

  B.抗炎

  C.抗菌

  D.抗病毒

  E.******

  ABCDE

  2.具有对醌结构的化合物是

  A.紫草素

  B.异紫草素

  C.丹参醌ⅡA

  D.丹参新醌甲

  E.大黄素

  ABDE

  3.区别大黄酚和丹参醌ⅡA的方法有

  A.氢氧化钠溶液

  B.碳酸氢钠溶液

  C.乙酸镁甲醇溶液

  D.浓硫酸

  E.无色亚甲蓝乙醇溶液

  ACDE

  4.在碳酸钠溶液中可溶解的化合物有

  A.番泻苷A

  B.大黄酸

  C.大黄素

  D.大黄酚

  E.大黄索甲醚

  ABC

  5.属于大黄素型蒽醌的化合物是

  A.大黄酸

  B.大黄酸葡萄糖苷

  C.芦荟大黄素

  D.芦荟苷

  E.番泻苷A

  ABC

  6.含有大黄素型蒽醌的中药有

  A.大黄

  B.虎杖

  C.茜草

  D.紫草

  E.丹参

  AB

  7.下列各组化合物,属于互变异构体的是

  A.番泻苷A与番泻苷B

  B.番泻苷C与番泻苷D

  C.紫草素与异紫草素

  D.氧化蒽酚与蒽二酚

  E.蒽酮与蒽酚

  DE

  8.下列有关苯醌类化合物的论述,正确的是

  A.多以游离状态存在

  B.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C.可分为邻苯醌和对苯醌两类

  D.天然存在者多为对苯醌衍生物

  E.醌核上有羟基时,可溶于碳酸氢钠

  ABCDE

  10.水解后能产生有旋光的苷元的化合物是

  A.番泻苷A

  B.番泻苷B

  C.番泻苷C

  D.番泻苷D

  E.芦荟苷

  AC

  11.下列有关游离蒽醌类化合物的论述,正确的是

  A.多为有色固体

  B.多有荧光

  C.具有升华性

  D.具有酸性

  E.具有水溶性

  ABCD

  14.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反应有

  A.Borntrager’s反应

  B.Feigl反应

  C.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

  D.Kesting-Craven反应

  E.乙酸镁反应

  ABD

  15.苯醌和萘醌共有的反应是

  A.Borntrager’s反应

  8.Feigl反应

  C.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

  D.活性亚甲基试剂反应

  E.乙酸镁反应

  BC

  16.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呈红色的化合物是

  A.甘草酸

  B.大黄酸

  C.阿魏酸

  D.芦荟苷

  E.芦荟大黄素

  BE

  17.分离羟基蒽醌常用的吸附剂是

  A.硅胶

  B.聚酰胺

  C.氧化铝

  D.活性炭

  E.葡聚糖凝胶

  ABE

  8.区别大黄酚与大黄素的方法有

  A.1H—NMR谱

  B.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

  C.UV光谱

  D.氢氧化钠反应

  E.Feigl反应

  AC

  19.欲同时提出游离蒽醌及蒽醌苷,可用溶剂

  A.石油醚

  B.乙醇

  C.氯仿

  D.氢氧化钠水溶液

  E.盐酸水溶液

  BD

  20.羟基蒽醌UV光谱中由苯甲酰基结构引起的吸收谱带为

  A.230nm左右

  B.240~260nm

  C.262~295nm

  D.305~389nm

  E.>400nm

  BD

  21.区别茜草素和大黄素,可用

  A.IR

  B.UV

  C.NaOH

  D.Mg(AC)2

  E.Na2C03

  AD

  22.区别大黄素与羟基茜草素时,可用IR光谱中羰基信号的

  A.峰位

  B.峰高

  C.峰数

  D.峰间距

  E.峰宽

  AC

  23.IR光谱中有两个羰基峰的化合物是

  A.羟基茜草素

  B.芦荟大黄素

  C.大黄素

  D.茜草素

  E.大黄酚

  BCDE

  24.游离蒽醌母核质谱特征是

  A.分子离子峰多为基峰

  B.有[M-C0]+峰

  C.有[M-2CO]+峰

  D.有双电荷离子峰

  E.未见分子离子峰

  ABCD

  25.下列化合物的IR光谱中,具有2个羰基信号的是

  A.1-羟基蒽醌

  B.1,2-二羟基蒽醌

  C.1,4-二羟基蒽醌

  D.1,5-二羟基蒽醌

  E.1,8-二羟基蒽醌

  ABE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