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私有化VS公益性,医院收入VS控费,商保进入VS医保,这些看似对立或有替代性的举动其实背后并不矛盾,反而可能是相辅相成的。 先来看医院私有化。把医院交给市场并不意味着医院都会变成高端。恰恰相反,走高端路线等于是局限了自己,市场小增长能力有限,要想做大的投资者不会把自己卡死在这一小块蛋糕上。要竞争抢病人,就要拼能力和服务,价格也要亲民。 同时,市场有了竞争之后,就会打破价格不透明的现状。好的医院可以通过控制费用来很好的节约成本,通过服务和良好的营销提高客流,和药厂议价让药价下来,最后得益的是病人也是医院自己。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保证了良好的循环,或能打破目前大量医疗浪费的情况。 控费和投资也并不矛盾。大量资本进入医院投资,要收回成本就要开源节流。大幅提高费用只会把自己开源的路堵死,一方面可以在服务上用更多心思,让中产阶级消费者获得更好的服务,为此付出小幅的溢价;另一方面通过节流控制药价,进行预防医疗和病后管理,帮医院和病人控制医疗支出,将省下来的钱贴补到优质服务上去。 控费对医保也是极为关键的。医保资金池的风险一是人口变化,年轻人变少老人变多,二是费用到底如何支出才能**化保障大部分公众的就医需求。其中首要问题便是资金利用是否合理,而若不能控制费用的合理支出,资金池补贴就算扩大也很难形成效率。 商保和医保也不会是互相替代的。任何国家都需要一个兜底的医疗支付板块,保障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医疗费用。商业化要运作必定要利润,这些高风险人群只能是公立兜底。但在风险相对可控的人群中,商保可以发挥的效果是补充性的,包括更广的覆盖面、更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开放一定的VIP服务等。靠商业保险作为主体去保障医疗比较难,因为中国缺乏雇主广泛为雇员购买保险的财务动力,且医保对雇主压力已经不小,很难再往上加太多。 商保要发挥效果,控费同样是核心。在这点上引入医院的竞争,促进价格透明,利于良性循环的形成。否则,商保就只能停留在被动赔付上,不可能去控制成本,进而帮助个人管理健康风险。 综上可见,医院的公益性、私有化、控费、支付方变革都是连在一起的链条,并不互相替代或矛盾,其中控费是这条产业链走向良性循环的核心。 (村夫日记) 微观医药 斗胆预测今年制药行业的三大变化:1.销售和市场岗位开始大量裁员;2.BAT等门外的野蛮人将以简单粗暴的方式改变药品传统的销售推广模式;3.药企大量跟风上马digital项目,但叫好不叫座。 ——@妖叔 还有一条,某些神头鬼脸的部门将继续得意洋洋地大肆扩张,堪比蝗虫。 ——@单琤琤Jenny 第一个还用预测啊?去年已经开始了。 ——@鸭丸 1、“开始”改为“继续”;2、BAT……式“的利益链条”;3、药企和大规模之间增加“稀里糊涂的再次”。 修改完毕,不谢。 ——@-MR_Blue 我赌一下:1、大规模裁员时间节点还没到,但是减员会必然发生;2、BAT暂时影响不到医院销售,首先会冲击在院外非医保药;3、Digital早就上了,就是一直没搞明白上的是马还是驴。 ——@魉皇鬼无用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