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2

口腔医客/医患沟通技巧之称呼

2015-02-06   作者:梅宝      访问量:1243    在线投稿

口腔医客/医患沟通技巧之称呼
(以下称呼适用于医院/诊所内的沟通)
口腔服务营销培训师   梅宝

    前段时间看到群里在讨论应该如何称呼来院就医的人员,首先,在统称上有患者和客户两种,需要说明的是,叫客户和患者只是一种思维习惯的不同,并无对错之分,这点可以因医院/诊所性质,定位等来做调整,医疗关系是一种定制化的关系,不同于传统的消费关系,叫客户,是一种尊称而已(关于这点,大家可以看《是客户还是患者》)。

    除去患者和客户的大称呼,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我们用称呼来建构双方关系,恰当的称呼有益于双方关系的拉近,有益于良好第一印象的达成,能够凸显对对方的重视,促进后期的沟通,更重要的可以确定某些信息,对号入座,不会出现张冠李戴等工作失误的情况。

    称呼的具体方法如下:
    一、直呼其名式:
    此法有两种变式,第一种是叫全名,叫全名适用于公立医院,在民营诊所中,资历较高,年龄大的医生也可以直接称呼全名,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即可,不要有命令的感觉;第二种是叫名不叫姓,适合同龄的或者年纪大的医护人员称呼年龄相当,或者年龄较小的客户。第二种叫法较第一种会显得亲切。

    二、关系式:
    家庭关系式:可以叫哥哥姐姐、妹妹弟弟或者叔叔阿姨,这种叫法会很快拉近双方距离,减少疏离感,其中,幼儿园的的可以叫宝宝或昵称,幼儿园大班或者小学的可以直接叫小朋友或者小名,再大些可以用第一种方式;对待30-50岁左右的女性,无论自身年龄再小,都要注意不能够叫“大姐”,其原因不言而喻,这样叫,已经让对方心里不愉快了。
    老小关系式:对待老人家可以颠倒姓氏,比如老李换成李老,含义就会多些尊重,而叫老李会显得很亲切和随意,注意,不要随便称呼老李,老张,同样叫小李小张也要注意,长幼字辈的称呼不能够随便用,关系不到位不要随便叫,换了场所,称呼便需要改变,否则同样会让人心里有疙瘩。

    三、职位职称式:
    适用于公立医院特诊科或民营口腔,需预先知道客户职业职位等情况,如果了解某工程师姓吴,需换种称呼,不能够简称,如果姓氏难叫,同样需要注意。

    四、行业式:如果了解客户的行业,可以直接用行业称呼,比如:李律师,张老师,黄医生等等。

    五、地域习惯式:分为两种,一种和关系式相近,区别只是地域习惯而已,比如:东北人习惯称呼“姐哥”,四川人习惯把有技术的人叫做“师傅”,后来演化为“师傅”和“老师”;陕西人喜欢叫“师”,例如宋师,张师;第二种类似于寒暄,见人问好可以问:“吃了没”,其意并不是真正去了解对方有没有吃饭,而是一种客套用语,有时会略过称呼,直接进入地域寒暄式,地域习惯式为优先称呼方式(入乡随俗)。

    问询与确定: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称呼,可以直接问对方如何称呼更为合适:“请问我应该如何称呼您呢?”探索式:那我叫你xx可以吗?”

    禁忌:不能够用美女或者帅哥,某些与时俱进的词汇需要看场所使用,例如“同志”对于老干部是合适的,对于年轻人就显然不合适;小姐的称呼不如女士,如果要称呼小姐,需要加上姓氏,对于年轻女士,这一点尤其要注意,实在不好叫,用第一种称呼是最保险的。

    无论哪一种称呼,都不是固定的,因地因人因关系远近而定,称呼得当会加强两者链接,不得当,则会加大双方的距离感,增加不和谐因素,影响双方沟通效率。

    在服务的全程中,医护团队如果能够上下合力在服务中打动客户,会让对方对你的团队好感大大增加,更有利于个人品牌及医院/诊所品牌的建设。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