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元是H连锁药店的区域经理,每天晚上十点半,统计整个区域十多家门店营业数据是宗元的例行工作,这也是他每天都担心的事,今天生意好不好,达成了多少,这个月差距有多少等等,数字没算出来,始终定不下心来。 珍宝是R药店的店长,珍宝也同样每天都对营业额充满忧虑,今天会不会有大单,早班只做了一点点,晚班该怎么办呀?这个月的生意已经差了一大截,真是烦死了。 身为药店人,每天必问的话就是“今天生意怎么样?”而这也是令许多同仁喜忧参半的事,某些时日生意好,自然心情倍儿爽,而业绩低迷时,情绪也晴转阴,可爱的药店同仁们每天都生活在营业额的“忧虑症”中,为啥会担心业绩呢? 一、业绩与个人收入挂钩 一般来说,药店考核中都以业绩为重,生意好坏决定自己的效益工资与奖金,生意好,自然收入会高些,这与我们每个人切身利益相关,能不关注吗? 二、领导压力 就算自己不担心,每天的数据对比分析,领导跟在后面的电话“怎么昨天那么差?是不是又想请大家吃饭了?今天要想想办法拉回来了!”想来也是,领导的领导也会施压给他们呀,一级管一级,就不要怪领导啰嗦了。 三、门店生存问题 近1/3的门店在盈亏平衡点下面挣扎,不断上涨的租金、人工成本、多种竞争压力等等,也使得药店人的营业额成为了自己的“本钱”,话说回来,哪个企业会一直做亏本生意呢?如果业绩不好,势必考虑这家店是否要开下去。 这些因素迫使我们每天都得削尖脑袋多做点,不过,在笔者看来,其中的“理性关注”是合理的,但是“忧虑成份”不可取,也许,对于每一位有这种“忧虑症”的同事来说,需要一些“定心丸”: 一、担心本身并不能改变营业额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我们“担忧”这种状态对业绩与现状一点帮助都没有,有时反而会因为这种负面情绪影响现场的导购与员工状态,所以,即使营业额压力再大,也没有必要担心。 二、标准化的过程控制才重要 员工在导购时会不会说关联的产品,直接影响着最终的销售结果,事实显示,在门店现场,不少工作人员并不会去说可以关联的产品,数据也显示,药店的每笔成交中,单品项的占了多数,这里缺乏的也许并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缺乏一个标准的引导流程。所以,我们应关注的是员工会不会去按标准关联步骤去做,至于能否成功是另外一回事,至少我们先得有这样的一个关联引导行为,才会有可能产生结果,但是如果这一行动都没有,那些所谓的对业绩的担心都是白搭。 笔者管理门店时,较为关注的便是员工是否会去说,如果不说,在现场有没有人立马补上,如果没有,笔者会自己上前补充,我们不能看着大好的机会白白丢失,成不成是另一回事,但做不做却是自己的事,当然,我们会把培训技巧教给员工,以提高员工成交的本领。如此一来,员工便养成按标准步骤去做去说,如果每个员工都会这样做,那么营业额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而往往因此,业绩自然而然就会有好的表现。 三、每个员工都知道结果意味着什么 我们在过程控制的时候,还需要有结果导向,这里便是指我们的行为需要有正向的数据体现,否则这种行为可能就意义甚微,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是否定行为的可取性,而是规范我们行为的有效性。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的同事向顾客推荐电子体温计,她也是按关联步骤去做的,但是她说的时候仍在看自己的手机微信,这种无关痛痒的,随口一说,根本不放在心上的推荐,顾客接受率会有多高?多数顾客也与这位同事一样随口一说:“不用了,家里好几支!”想想看,一般情况下,电子体温计家里怎么会备好几支呢?这明摆着顾客就是一个托词,或者是听成了“普通的体温计”,而我们的同事居然也煞有介事回答:“哦,这样,那好吧!”这根本就没有用心导购嘛。 我们运营同事每天都在担心营业额,而到了门店现场发现一些员工却并不积极,究其原因是员工并不知道结果对自己意味什么,或者故意忽视其意义,或者因某种原因不在乎。所以,我们管理人员,应该清晰地告知员工营业的组成结构,为什么要卖重点商品,解除员工的顾虑,帮助解决员工销售中的困难,或者明示罚责等等,只有这样,员工才会急你所急,这些具体的管理行为才会带来好的业绩呈现,而担心与焦虑对此并没有帮助。 但凡那些执行力过硬的企业,其员工的操作既有标准的流程,同时也有清楚的目的意识,因此,行为上就显得积极而有章法,这些企业因此发展得也会比同行快。 药店同仁多是极富同情心的,因此,也是较感性的,这适用于待人,但是,在面对自己与处事时,却需要审慎的理性思维,这样才不会被“压力山大”给压垮,不会被身边同事们的“营业额的忧虑”洪流裹挟着走,是的,做好该做的,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工作,还有啥好担心的呢? 作者:范月明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