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performance evaluation)是舶来词,改革开放后“进口”到中国,随后根据本土的理解和将本土方法整合到其中,90年代开始后在中国蓬勃发展,当然也被零售药业借鉴,也成为零售药业的管理利器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到现在为止能将此利器发挥出真正作用的企业十不存一,更多是被“坑”得遍体鳞伤,且有苦说不清。 第一“坑”:神化绩效考核,希望工具能解决问题 绩效考核首先是工具,而不是解决问题的主体,将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想当然地寄托在绩效考核工作中,从意识形态来说就神化了绩效考核。 解决问题的主体是人,对零售药业来说用绩效考核来解决问题的主体是管理者。当管理者将拟定的一套管理思想和策略植入到绩效考核系统中,获得公司员工的认同并能有效协调资源分配时,绩效考核才能发挥作用。所以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和策略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如认为员工是积极的还是懒惰的?是采用引导或是控制来激励员工?采用长期的还是短期的利益来激励员工?允许员工犯什么样的错误? 规避将绩效考核神化的有效方法是责任回归,即要求公司所有的管理者对绩效考核工作的有效实施负有责任,对绩效考核中隐含的各类管理思想和政策的制定负有责任,对绩效考核工作的发展和演变负有责任,解决了这三个方面的责任回归,也就将零售药企平衡和实现长期与短期经营目标的责任进行了合理的分解和落实,从而能保证零售药企管理者发挥真正的作用。 第二“坑”:将绩效管理简单化、粗暴化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系统一部分,将绩效考核工作独立来实施,忽略其系统性的一面也就是将绩效管理简单化。绩效管理系统几乎是企业最复杂的管理系统,取其一环来用好比中医治疗癌症只针对一个器官来下药,病症自然会转移或者复杂化。 通过绩效考核将员工的业绩和行为结果进行记录和统计,满足管理者监督的需求,将绩效考核仅仅当做直接监督的工具,此谓粗暴化。虽然管理者也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来兑现奖励,但管理者与员工通过绩效考核工作变成了博弈的双方,不仅割裂了双方共同的目标,而且使博弈重点直接转移到利益上来,形成利益关系上的对立,绩效考核工作破坏作用开始显现。 尤其对零售药企来说,员工提供的更多是服务,而对服务进行的记录、统计或者量化非常困难,大多往往转变成了对员工态度或者品行的评估,且不说态度或品行是否能影响到个人绩效结果,至少对态度或者品行评估容易引起员工负面情绪反应或导致低绩效行为是经常发生的。因此,去简单化、粗暴化,从绩效管理系统性的设计绩效考核环节是必要的。 第三“坑”:以不变应万变 一是在策划公司绩效考核工作时,直接从外部企业(标杆企业)拷贝一套直接套用,或者按照考核模式理论如“360度”、“平衡记分卡”、“KPI”等诸如此类的方式生搬硬套;二是在实施绩效考核时,不论职能、职级、职种等区别统统采用一套模式来实施;三是不论企业处于何种时期,坚持一种绩效考核方式不变。这是三类现象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典型方式”。 当然,零售药企借鉴经验或者学习理论都是有效的管理行为。问题在于,绩效考核是管理工具,作为管理工具在不同的背景下,其应用的方式必然有所不同,因此在没有摸清借鉴对象的管理思想和策略,企图通过直接“拷贝”来建立绩效考核,不但发挥不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还会“病变”产生其他复杂的“症状”。 根据零售药企所处不同发展阶段和管理特征,当处于“人管人”时期,可采用简化的“360度”考核方式;处于“事管人(通过事情和规范来管理人员)”时,可采用依据职责分解的“CPI”为核心的考核方式;处于“标准管人(通过事情、规范和作业需达到的标准管理人员)”时,可以采用“KPI”的考核方式。 第四“坑”: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系统的一个核心环节,绩效管理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平衡,即平衡公司短期和长期的利益、组织与员工的利益等,平衡可以说是绩效管理思想的核心“哲学”。 绩效考核功能重在对结果的考量和核准,因此在战略聚焦、绩效目标有效性、流程改善、员工能力提升等方面功能天生就有缺陷,自然无法实现上述两个平衡。而当公司短期和长期的利益无法平衡时,必然导致公司发展失衡,要么发展缓慢,要么后续发展无力;当组织与员工的利益无法平衡时,必然使员工与组织在利益上的博弈关系升级,将会降低组织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的效能。无论是那一个方面失衡,绩效考核工作的结果都将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因此在零售药企在实施绩效考核工作时,有必要优先衡量绩效考核工作的首要目标是否是服务于公司战略聚焦、绩效目标有效性、流程改善、员工能力提升等方面,防止“丢了西瓜”,而导致绩效考核工作失效或者部分失效。 总结 当然,绩效考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仅仅上述四个方面,但如果能够规避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将会帮助零售药企将绩效考核工作推进一大步。如果要全面发挥绩效考核工作的效用,那么有必要区别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并采用绩效管理的系统思想和方式来建立和推行绩效考核工作,尤其要注意发挥管理者的责任意识。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