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粒白血病患者陆勇发现,印度仿制瑞士“格列卫”******药不仅可使国内慢粒白血病患者每月省去2万多元药费,还意味着他们生存希望大增,于是帮助上千名病友购买这种药。但这种仿制药品并未获得国内药监部门的审批,属于“假药”。日前,陆勇因涉嫌销售假药罪被公诉。 “生,还是死”,这不只是哈姆雷特式纠结,而是救命药成“假药”的患者们,所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困境。对于吃不起每月23500元多******药的患者而言,本以为廉价仿制药是一根救命稻草,但自发的求生,却又陷入“假药”泥淖,而为病友购药的患者,更是成了“销售假药”的疑犯。守法是等死,求生却违法,比疾病更令人困扰和无助的,恐怕是生命与法律之间的互斥与死锁。 不可否认,既然药品事关健康与生命,对于药品的审核与认定,当然不是可有可无。即便按照国际惯例,美国的FDA,欧洲药监局,无不对药品采取严格的监管,以鼓励新药研发,保障用药安全。无论是国产药,还是进口药,要想在中国市场上销售,都必须在药监局登记、注册,这一规定要说也并不算过分,而未经登记、注册即以“假药”论处,也不过是对药品审核制度的严格执行而已。 事实上,来自印度的仿制药之所以是******药价的1/10甚至更低,并非一些网友所认定的药品审批权力下的垄断利益加成,而是缘于印度仿制药对昂贵的药品专利的规避,这一做法在国际上更是饱受质疑。不仅如此,网上代购境外药品,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的确鱼龙混杂,尤其是在利益驱使之下,这一渠道中出现真的假药,也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买不起******药的患者,出于求生诉求,购买低价仿制药,在“以身试药”验明药效之后,将生的希望分享给其他病友,竟然落下“销售假药”的罪名。当救命药成了“假药”,求生的本能,居然违反了法律,显然也有违常识。无论如何,生命理应享有最高的权利,保护人的生命权更应是任何法律与制度的初衷。药品审批制度与药品的专利权,当然也不能例外。 在医保不能给予一些特殊患者以有效的药品供给与生命庇护的背景下,作为最后救赎的仿制药,显然不能被简单认定为“假药”,病友抱团互助,更应与“销售假药”有所区分。无论如何,“违法求生,还是守法等死”,本不该成患者的哈姆雷特之问。 2万家医药制药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