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2

下颌第二磨牙根尖周炎引起颏下皮肤窦道一例

2015-01-19      来源: 丁香园   访问量:439    在线投稿

    牙源性皮肤窦道是起源于口腔,出现在面部或颈部皮肤表面的病理性通道,通常由牙髓感染、慢性根尖周炎、根折、化学刺激或牙外伤引起。感染形成的脓液常聚集在牙齿根尖区,沿阻力较小的途径向外排出,当脓液穿破骨组织和软组织后即形成窦道。牙源性皮肤窦道比较少见,且有接近一半的患者不伴有相关症状,因此经常被误诊为疖、囊肿、溃疡等疾病,延误治疗,导致皮肤窦道反复排脓,经久不愈。
    近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Bai J 等学者报道了一例诊断为牙源性颏下正中皮肤窦道的病例。该文章发表在 International Endodontic Journal。
    患者男性,53 岁,因颏下正中皮肤窦道反复排脓就诊。患者自述四个月前颏下肿胀,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甲状舌管囊肿继发感染。行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后颏下皮肤持续排脓(图 1),遂来院就诊。

图 1:患者 CT 影像及临床检查
入院后初步考虑窦道由下前牙引起,但是经检查发现下前牙健康。口腔 x 线全景片示左下颌第二磨牙(37)根尖区透射影(图 2)。

图 2:患者口腔全景 x 线片
窦道造影 x 线检查发现窦道起于 37 根尖区,37 舌侧骨吸收(图 3)。

图 3:窦道造影及三维重建

    经问诊患者述左下后牙有咬合痛史,未经治疗,一周后疼痛自行消失。进一步检查发现 37 严重松动,牙髓热诊及电活力检查无反应。根据患者病史及检查诊断为 37 根尖周炎引起的颏下皮肤窦道。
    根据患者病情采取合适治疗措施:拔除 37,搔刮牙槽窝,去除肉芽组织,从口外一并切除部分窦道。病理检查结果示:窦道衬里为肉芽组织,未发现上皮组织(图 4)。


图 4:病理检查
随访观察,三月后窦道完全愈合,颏下皮肤仅留一小疤痕(图 5)。

图 5:术后三个月复诊,窦道愈合

    牙源性窦道临床上比较少见,大多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断缺乏经验,因此经常会被误诊。该本病例提示我们:面部的炎症性病变可能起源于远处的牙源性感染。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要重视牙齿状况的评估,尤其是在诊断颏下皮肤窦道时,要特别注意评估下颌所有牙齿的健康状况。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