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sp.kq133.com/F1

政府要做好医药监管这篇文章

2015-01-19   作者:孟庆远    来源: 医药观察家报   访问量:79    在线投稿

药品是消费群体医疗消费支出的重要部分,为减少患者的药品支出,近年来,医改为此做了许多尝试,如实行基药制度、药品招采、药房托管等,力图破除以药养医,降低减少患者的实际医疗支出。

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医改的顶层设计和科学严密的制度措施在基层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即使增加了目录内的就医费用,但全部就医费用报销比例还不足5%,其中不能排除是药品问题在“作梗”。如许多基层公立医院,为了自身的运作发展,用增加药品种类来应对基药比例要求等。

而为了严格控制公立医院的药品价格,多年来,政府垄断公立医院药品采购,也成立了专门组织,用“行政+市场”手法,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其目的很明了,就是通过缩减控制药品销售中间环节支出,让自己的“孩子”用货真价实的平价药、低价药服务患者,减少药品终端消费的实际支付量。但“实际效果还不够大”,在笔者看来,其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仍有医院大幅自行采购药品;二是部分政府招标组织以企业性质运营,用政府赋予的特权而越俎代庖充当了药品代理商角色;三是低价医疗服务费导致或造成医疗单位继续“以药养医”,购用高价药品,通过“零加价”期盼政府补贴。

仔细分析,其实不难发现,医改有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可行的操作措施及办法,但异常现象时有发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忽视淡化了医药市场的监管,只重视行政干预,对其政策执行效果却不管不问。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政府参与的药品市场调控效果这么差?笔者认为,是部分基层政府医改方向不明确,职责不清,监管力度小,甚至个别基层政府是放任自家的公立医院走营利之路,以此甩包袱,少投入,减压力所导。

因此,要想改变此现状,基层政府就必须加强对医改的监管,具体到药品市场及终端管理上,再配合顶层设计、出台具体可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同时,还应加强全行业医药制度的落实,用市场竞争统揽医药格局,通过加强对基药制度、药占比、集中招标采购、零加价等重大举措的监管,保证药企、代理商和医院、患者有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空间和使用平台,让医患药三方都有一个健康的发展和利益空间。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