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sp.kq133.com/F1

如果药名最后一个字是"松"

2015-01-12   作者:搜狐母婴    来源: 搜狐母婴   访问量:229    在线投稿

     很多妈妈都知道不给用激素给宝宝退烧,但拿着一堆药回家的时候,往往认不出其中哪个是激素。送上一篇大本营管理员klyan医生的帖子,帮妈妈们轻松识别激素药物。

  【正文】

如果药名最后一个字是“松”

  现在大部分人对滥用抗生素已经很有概念了,滥用激素也多少有点概念,比如说宝宝湿疹,好多人不愿意擦含激素的药膏。

  可是对于危害更大的发热时滥用激素,似乎很多人缺乏警惕性。事实上,发热时滥用激素,其危害性比抗生素更大。

  下面转一段发热乱用激素的危害。

  “小儿发热是儿童时期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其恢复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在临床中,医生常常为了快速退热而对发热的患儿盲目应用糖皮质激素.对于发热,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恰当结合,或根据病情和热度高低配合物理降温,使用退热药物,而不是盲目地,机械地用激素降低体温.激素通过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内源性致热原的释放,以及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对致热原的反应等作用而达到迅速退热的效果.

  但是,在临床治疗中,应严格掌握激素应用的适应证,在抗生素保护前提下合理应用.不合理地使用或滥用激素,虽可产生暂时的'理想的'降温效果,但这只是表象,比之其可能导致的严重副作用而言,实属得不偿失.由于激素的特殊的.复杂的药理作用,其对小儿可能产生的危害主要有:

  1由于其良好的退热作用,可能掩盖患儿的真实病情和症状,而使对疾病的进一步诊断发生困难,甚至导致误诊;

  2如果对病毒感染性发热使用激素,可抑制干扰素的合成,减弱机体对病毒的防御机能,有促使病毒扩散的危险;

  3应用激素退热时,剂量常较大,热退而突然停用后,小儿可出现情绪低沉.再发热.大量出汗.恶心.呕吐.疲乏无力,肌肉关节酸痛等反跳现象,干扰疾病的正常治疗;

  4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多次,反复使用激素,可干扰骨骼的正常钙化,影响骨骼发育,导致骨骼损害;

  5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可引起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诱发加重感染,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等严重不良反应,以及其他远期的或不可逆的损害等.

  建议对小儿发热的处理,不要只用激素,更不要用退热三联针,要根据患儿的病情,热度,年龄等,采取物理降温或用退热药物.退热药物的选择要考虑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一般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的药物.而且**避免两种以上的退热药同时使用.”

  国内滥用激素的情况比滥用抗生素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比较隐蔽,因为激素很便宜,退热的效果又好,不懂的病人会觉得大夫用这么便宜的药一下子把温度降下来了,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以后还去找他看病。

  有的人可能觉得这么便宜的药医生用它有什么利益可图呢?这里面**的“利益”就是拉到了回头客。这是基层医院的一个现实生存问题,不多赘言。

  我在大本营里至少两次看到有妈妈提到感染性疾病被用了激素。说明这种现象现在还是很普遍的。希望妈妈能够擦亮眼睛,拒绝医生不合理的应用激素。

  那么什么样的药是激素呢?简单的说就是最后一个字是"松"的,大家就要警惕了。常用的有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琥珀酸氢化可的松,强的松,等等。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