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sp.kq133.com/F1

中药化学“武功秘籍”

2015-01-05   作者:李存玉    来源: 李存玉   访问量:71    在线投稿
    对于中药化学这门课程,如果备考时间在2个月以上,建议从化合物结构分类、特征性化合物结构记忆、常用鉴别反应及鉴别机理、分离方法、紫外红外图谱进行整理,通过其逻辑性进行掌握,并通过真题检验、纠错。 

  如果备考时间在1个月左右,建议与真题相结合,掌握常考化合物(薄荷醇、青蒿素、大黄素、紫杉醇、麻黄碱、人参皂苷)的结构及常见鉴别反应、特征性分离手段,其中黄酮、挥发油、三萜皂苷、甾体皂苷、生物碱是常考内容,需要特别注意,同时,积累记忆相应化合物具有的共性物化特征,在考试时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化合物分类及结构特征 

  中药材中的化合物不计其数,但根据其结构特征仅分为几大类。首先要掌握上述结构类型的基本母核,因为母核结构决定了相应的物化性质,进而可以根据基本母核中所具有的官能团(如羧基、羟基、氨基等)展现出的酸碱性、紫外吸收、显色反应等进行整理记忆。 

  苷类化合物 苷类化合物首先要知道苷键原子的分类及其水解难易,其中碳苷、硫苷较为特殊,建议掌握常见的化合物(碳苷:芦荟苷;硫苷:萝卜苷);其次,组成苷类化合物的主要组成部分——糖的分类及其拉丁名简写,如葡萄糖(glc)、阿拉伯糖(ara)。 

  黄酮 黄酮是中药化学的常考结构,因为其酸性特征明显,羟基官能团在不同位置展现出不同程度的酸性,因此可选择特征性分离材料(如聚酰胺)进行分离,或采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 

  醌类化合物 醌类化合物建议掌握大黄、丹参中含有的成分结构特征及其相应的极性区别。 

  苯丙素 对于苯丙素中的香豆素,掌握其基本结构及分类的基础上,其特有的鉴别反应及其共轭结构产生的红外特征也需要熟悉。 

  而当同一类化合物呈现多样性结构时(如生物碱、萜类),此时先掌握其总体规律,如生物碱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与碱性强弱的关系、特有鉴别方法;萜类化合物的生源途径决定了其化合物的多样性,单萜、倍半萜多为挥发油,其中最为常见的薄荷醇、冰片为单萜类,青蒿素为倍半萜。笔者发现,执业中药师考试多会侧重于考查四环三萜类、五环三萜类,较重要的是人参中含有的皂苷结构。 

  提取分离方法 

  要掌握中药材常用的提取方法及优劣区别,如煎煮法热敏成分易损失,浸渍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等。特殊的提取方法如以二氧化碳为载体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也需了解。 

  溶剂萃取法也是考试常常涉及的内容,根据极性、酸碱性的不同,或者通过改变成分的存在状态(解离、游离)进行分离,游离态易溶于有机溶剂,解离态易溶于水溶液,这个基本准则需要知道。 

  色谱分离中,需要特殊记忆的是,黄酮类常采用聚酰胺色谱分离;三萜皂苷或甾体皂苷常用大孔树脂分离;硅胶多适用于酸性及中性成分;氧化铝多用于碱性成分;离子交换树脂多用于生物碱分离;纸色谱和凝胶色谱多用于糖类分离。 

  鉴别方法 

  化合物的显色鉴别是由其化学结构决定的,知道其显色官能团有利于在考试中灵活运用。 

  异羟肟酸铁主要检测内酯环;Emerson和Gibb’s用于鉴别酚羟基对位是否被取代;盐酸-镁粉反应展现出不同的颜色可以提示黄酮的母核区别;Liebermann-Burchard可以区分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等。 

  显色鉴别多考查特征性强的显色反应,因此应针对每一大类化合物中特有的显色反应及其反应官能团和试剂进行记忆和掌握。此外,考试还对化合物的紫外、红外吸收进行考查,其中黄酮、香豆素、蒽醌的紫外吸收和红外光谱特征性较强,应着重掌握。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