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3

请SCI淡出医生评价体系!

2014-12-12      来源: 科技日报   访问量:246    在线投稿
  许多年来,看病贵、看病难的呼声响遍全国,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政府拿出了许多钱来进行医疗改革,建了许多新医院,老医院不断扩容,社会资本也被允许进入医疗体系,医保覆盖面明显扩大,看病贵、看病难有了相当缓解。
  然而,老百姓的病看好了吗?大多数病人满意了吗?
  结果不尽人意。因为医院服务态度没有根本改善,医疗质量没有明显提高,医疗事故频发,医疗纠纷层出不穷。例如,我国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疗效几十年来没有根本改善,五年生存率在低水平徘徊,就连一般的感染性疾病,常常不明确病原诊断,就用广谱抗菌素和昂贵的进口抗菌素,致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滥用抗菌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和耐药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什么会这样呢?看看我们的医生们在忙些什么就明白了。
  医生们不在病人身边,去养小白兔、小老鼠去了!
  一直以来,我们把给老百姓看病的医生叫临床医生。临床就是在病床旁边,就是医生围着病人转,住院医师要24小时住在病房,真正在病人身边,能随时观察到病人的病情变化并进行及时处置,病人有什么需求能随时找到医师倾诉,医患关系和谐,医疗纠纷很少。
  现在呢?医生还在病人身边吗?大部分时间不在了。他们在哪里呢?在老鼠身边、兔子身边、猪狗身边、在实验室、在玩试管、在做实验、为了一个目标写SCI论文,发表到国外去。为什么这样?被逼无奈。
  按照现有政策,研究生没有SCI论文,毕不了业,拿不到学位;医生没有SCI论文,申请不到国家课题和基金,评不上职称,中职升不上副高,副高升不上正高,更不要说院士了,也不会有什么仕途可言;如果你没有SCI论文,哪怕你看病看得再好,手术做得再棒,病人评价再高,按照现有评价标准,一般只能升到主治医师,评副高都很难。
  这就意味着你在大城市大医院呆不下去,迟早会被挤到基层小医院或农村。有的人感到前途渺茫,被迫离开医生队伍,改行的改行,卖药的卖药,反正不做医生了。
  反过来,你有SCI论文,研究生能顺利拿到学位或留在大城市大医院;医生有了SCI论文,就可能申请到省、部或*********的科研课题,拿到成百上千万的基金,也能顺利评上或破格评上教授甚至院士,少数人还能当上院长、校长、厅长、部长。如果你有一篇高分的SCI论文,院长、校长、厅长、省长认为你为他争了光、贴了金,会以各种理由给你一大堆荣誉,让你当科主任、所长、院长、校长甚至一齐把你捧成院士,一路仕途坦荡,至于你会不会看病,那并不重要。你也可凭借某篇高分SCI飞遍全国甚至全球,开会、讲学,尽享荣耀。因为在某些人眼里,SCI就是人才,人才就是SCI。
  不难看出,在现阶段,中国青年成才的必由之路就是写SCI论文。因为有了SCI就有了一切,没有SCI就会丧失一切。凭什么还要回到病人身边,围着病人转呢?
  SCI负面作用日趋严重,早该退出历史舞台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科研水平相对较低,为了使我国科技界与国际接轨并逐步占有一席之地。在80年代末期将SCI引入我国科技人员评价体系,引导科研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初衷本来是好的,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我国每年发表的SCI论文数量仅次于美国,是英、法和日本三国的总和。
  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形势和科技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些政策理应与时俱进作出相应调整。我个人认为SCI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继续作为临床医师的主要评价指标,正面作用越来越小,负面作用越来越大。
  1、一切为了SCI助推科技界浮躁之风
  为了达到发表SCI论文的目的,抄袭、造假日益增多,在国际上造成了恶劣影响。由于把SCI作为评价院校和科研机构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鼓励大家发表SCI论文,奖励力度互相攀比,一般每分都在一万元以上,致使SCI论文的作用被异化。有的科研人员已沦为写SCI论文的机器,靠此赚取大量的奖励费,有的人花钱顾枪手,并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行业,专门替人撰写和发表SCI论文,致使许多论文从内容到格式雷同,质量日益低下。
  由于急功近利,抄袭造假等原因导致我国科研质量不高。近年来,国家对科研加大了投入力度,每年资助近3万项重大科技项目,但成果转化率不到20%,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0%,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8%;
  2、SCI的引入阻碍国内期刊的发展
  因为许多院校和部门崇洋媚外思想越来越重,职称评审、课题和成果申报只认SCI,国内期刊文章一律不认。逼得有一定质量的论文全部发表到国外,国内期刊只能做无米之炊,可以说,崇洋媚外思想不除,国内期刊就没有救,国内期刊得不到发展,最终也会拖我国科技发展的后腿;SCI对研究生的影响更是首当其冲,由于现在规定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毕业必须要有SCI论文,从这个意义上说,SCI是研究生的前途和生命,但研究生的时间又有限,那就常常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一面是急着要毕业,一面是时间不够,实验完不成,被逼无奈,在统计数据上玩猫腻,久而久之,在研究生之间达成了共识,“不造点假,许多人毕不了业”。研究造假技巧成了研究生共同的研究课题,给研究生的品德和综合素质培养造成了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
  3、SCI分散了医生注意力,不利于名医大家的培养和医患关系的和谐
  SCI并不只影响年青医师,老一代也不能幸免。在没有SCI之前,临床医师全部精力在临床,外科医师潜心研究开刀技巧,内科医师专心研究用药……出了许多真正会看病的临床大家,如内科专家张寿骞、外科专家吴英凯、放射诊断专家荣独山等。现在出不来了,因为精力分散了。有些临床教授已经是研究生导师,但如果让研究生跟自己搞临床研究,很难写出SCI论文,毕不了业。必须让他去搞基础研究,为了指导研究生,自己必须抽出许多时间去学习那些没有用的与临床不沾边的东西。其他的临床医师如果想当教授、主任医师,必须有SCI论文,这就必须有实验研究。时间哪里来呢?只能从临床挤。例如上午上班,下午做实验,白天看门诊或开刀,晚上去做动物实验。有时人在开刀,心里可能想着老鼠、兔子。一心要二用三用,时间长了,医术难以提高,发生差错事故的机率当然会增加。与病人交流沟通时间少了,医患矛盾也就可能增加。
  临床医该怎样搞科研?
  临床医生要不要搞科研。当然要。作为医学院校教学医院的医生,当然应该有科研能力的训练。因为在这些医院,医师同时又是教师。但科研分两种,一种是基础研究,一种是应用研究。原则上,基础研究应该由专业人员去做,医学基础研究应由医学科学院和医学院校基础部的人去做。医院原则上不搞基础研究,即使要搞,也应招一批人专门去做。临床医师只搞应用研究,即临床研究。例如,外科医生发现前人某个手术方法存在缺陷,研究如何改进才能减少创伤,提高疗效,节省时间。
  从一种考试制度可以看出国家在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当我们现阶段过分倡导SCI论文的时候,无异于告诉青年医师们,你进步的阶梯就是SCI,他会迫不得已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临床转移到SCI,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医疗质量的下降,甚至整个临床医学行业的倒退。
  由于评价学科实力主要是科研而不是医疗,测评学科年度成绩也主要看课题、基金、成果、论文,基本不看医疗质量,考评科主任也基本相同。许多院校招聘科主任**条看是不是博导,第二看有多少SCI论文。这样,许多不会看病的人当了科主任。不少科主任主要精力都在搞课题,搞基金,写论文,没有时间搞临床。医疗质量从何提高呢?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评价体系?
  看一个评价体系是是否科学的、合理的、公正的和实用,首先要看测评结果是否有利于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真正能从测评结果中看出人才的优劣。二是能否让测评对象受到激励。测评结果能让他们更加热爱本职、钻研业务,自觉为广大病员服务,进而使医疗质量和整个医疗行业总体水平得到提升。
  “医生的根本任务是能看病、看好病”,“医疗质量是衡量医院建设的******的、根本的标准”,“医生的全部心思要向看病聚焦,医院的各项工作要向看病用劲”。考评的内容应该是被考者从事专业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医疗工作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医生在临床干什么,就考什么,考的内容是他们从事的专业,是他们天天在干的最熟悉的工作。他们不会把考试当做负担,不必为考试作准备,更不会为考试去做假。考出的结果是真实的、可靠的,这个考核的结果又必须与他的晋升和利益挂钩。因此,他一定会去钻研业务,提高专业水平,进而提高医疗质量。
  总而言之,SCI在我国科技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但就临床医学而言它已经完成历史使命,为了鼓励广大年青医师全力以赴搞临床、提高临床疗效,让广大病人受益,也为了挽救我们的医学期刊,笔者建议大大削减SCI在临床医师评价体系中所占比重或从医师评价体系中退出。希望那些有远见卓识的院长、校长、厅长当机立断从你那里做起,你对中国医学事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将载入史册。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