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sp.kq133.com/F1

一句话揭秘药品回扣泛滥根源

2014-12-09   作者:医药人才互推平台    来源: 医药人才互推平台   访问量:302    在线投稿

药品回扣泛滥成灾根源在哪里?是我们医生的道德品质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政策出了问题?常言道,一条鱼死了可能是鱼的问题,如果是一塘鱼死了,一定是塘的问题。所有的医生都收受药品回扣,就******不是医生个体的道德水平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政策和制度出了问题。

是什么政策邪恶到如此地步,让医药环境如此恶劣呢?答案很简单,就是两项政策:省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药品加价率管制(包括顺价加价15%和零差率)。

世界上绝大部分政府都只管制医疗机构的药品零售价,至于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价和购销加价率则由市场竞争确定,以防止过度干预市场,导致价格扭曲和权力寻租等问题。但是,我国卫生行政部门以“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为借口,推行“只招不采”的省级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政府亲自上阵与药企交涉,代替公立医疗机构确定药品采购价。在此基础上,以限制以药养医为借口,规定公立医院的药品零售价只能在采购价的基础上加价15%(即顺价加价15%),尔后又以取消以药养医为借口,规定基层医疗机构和试点的公立医院药品零售价在采购价的基础上不加价(即零差率)。

正是这两项政策导致我国的药品回扣泛滥成灾,让医生收受药品回扣成为普遍现象。

首先,顺价加价15%和零差率违背了“采购价格越低、获利越多”这一十分正常而又普遍的基本规律,让公开的价格竞争机制失灵,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之间原本正常的价格竞争因为该政策的推行而变得毫无意义,不得不开展“高定价、大回扣”的非法竞争。

其次,省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只确定药品的采购价格,并不采购药品,也不付款,且和药品采购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只招不采”,明显违背招投标法和基本的商业规则,为虚高药价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这两项行政管制政策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规则,让已经市场化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在销售药品时不能按照正常的市场规则竞争,只能采用“高定价、大回扣”隐性违法的竞争,它们竞争的不是谁的药品价格低、质量好、服务优,而是谁的药品价格高、给医生回扣多,价格高、回扣多的药品就卖得好,价格低、没有回扣的药品就卖不出去。而且在这两项行政管制政策下,药价虚高和医生拿回扣都与医院没有任何关系,也不损害医院的利益,导致医生拿回扣是不拿白不拿,医院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多是采用赤裸裸的现金回扣刺激医生多开药,增加药品销售,根据央视报道回扣比例占到药价40%以上;而外资药品生产企业多是采用变相的回扣,如出国旅游、召开学术会议、购买学分、买职称等等。开药越多,出国旅游的机会就越多,学术会议上安排的食宿标准就越高,购买的学分也越多。目前医生收入的85%以上都来自于违法的回扣,谁坐上医院科室主任的位置,谁就掌控了药品回扣的分配权,谁的利益就大;谁坐上了学术年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谁享受的服务标准就高。巨大的利益诱惑让医生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千名专家连夜大逃亡的丑闻,正是源于赞助企业没有安排举报者担任副主任委员而遭到举报的。

解铃还需系铃人。医生普遍拿药品回扣的严重违法行为的根源是省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加价率管制这两项行政政策。要想解决政策所导致的药品回扣泛滥成灾、过度用药世界罕见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就必须取消这两项行政制度。正如李克强11月15日在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说的:“目前在价格方面,的确仍存在一些政府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项。价格改革是推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压缩权力寻租空间的重要制度建设。”只有取消这两项行政制度,实施只管药品最高零售价政策,允许医院自主采购药品,允许医院获得药品购销差价收入,医院对药品价格和质量负责,让医院的药品采购遵循“采购价格越低,获利越多”这一正常的基本规律,医院就有动力底价采购药品,底价采购就没有医生回扣的空间,没有回扣就不会有大处方滥用药,患者用药量价齐减,不仅少花钱,还少受药害。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