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年来,在商务部《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引下,整个行业面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 国家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原巡视员 温再兴 过去,是生产引导流通,但如今随着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新模式的兴起,流通领域的变化也逐渐影响着生产环节。在流通模式大变革的今天,生产企业该如何应对?是否也与零售领域一样面临着转型的问题?时代发展的潮流无可阻挡,我们只能积极地去拥抱变革的新常态。 发展态势 增长与下降并存,兼并与转型齐飞 近年来,在商务部《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引下,整个行业面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发展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药品销售规模保持较快的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13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为13036亿元,同比增长45.7%,增速较上一年同期下降1.8%,其中药品零售市场2607亿元,同比增长12%,增幅回落4%。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其它类的药商品销售总额76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其中药品的零售市场1370亿元,增速较同期下降4%,1-6月份药品流通的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329亿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9%,增速下降2.1%。由于医改带来的医药市场扩容红利已经回归到比较平稳的发展时期,导致了增长与增速下降并存,各地增长态势不一,个别地区出现负增长。但总体来讲,这是十分正常的。 二、行业兼并重组加快,集中度不断提高。截至2013年底,共有53家药品流通直报企业实施兼并重组329起,涉及金额101亿元。另有15家药品流通类上市公司共兼并重组76起,涉及金额75亿元,在医药类上市公司当中,兼并重组的数量连续三年居首,流通企业在兼并重组的数量及金额上都超过了工业企业。此外,目前销售总额100亿以上的批发企业有12家,零售额超过50亿的连锁药店达到3家。 规划纲要发布以来,行业兼并重组十分活跃,有利于提升行业集中度。今年,企业兼并重组步伐仍然在继续,一些有实力的药品流通企业通过收购、控股或者资本运作等方式来扩张规模和销售网络,还从业内向上下游拓展,同时,在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导向下,医疗机构也开始成为一些药企的收购对象。 三、企业转型发展趋势良好,医药电商发展开始提速。从上述趋势可以看出,现在流通领域资本运作的能力在提高。与此同时,企业转型发展的趋势也很好,药品批发企业继续从传统的配送商向医药物流综合服务商转变。此外,流通行业也在积极参与社会资本办医,加大大健康投资和经营,培养新的增长点。 这两年,医药电商也有了长足发展,今年在网售处方药放开的政策影响下,投资意向被很大程度地激发,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从2010年到2013年,国家药店电商增速达到年均250%左右,网上药店从2010年35家到去年底132家,如今已达到249家,仅今年就增长了100多家,到年底很可能超过300家。销售额方面,去年仅为40多亿,而今年可能突破100亿元。 但行业发展仍存在一些不足或困难,突出表现在零售业。一是,目前连锁药店连锁率仅为1/3,增速较为缓慢;二是,人工成本高,房租不断上涨,新版GMP标准实施都增加药店成本;三是,政策方面的干扰,禁售令、限售令,加之医保药店管理较严格,导致药店发展还存在比较大的困难。 任务落实 多种模式探索流通改革 9月1日,商务部等六部委下发了《关于落实2014年医改重点任务提升药品流通水平和效率的通知》,明确了要完成国务院交代的四项重点任务:加快清理和废止药品流通行业公平竞争的政策规定,构建全国统一市场;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医药分开;鼓励零售药店发展和经营;增强基层和偏远地区的药品供应保障能力。 文件的特点有两个,首先是“废止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在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时,也规范政府的行为,使其做到法定必为,无授权不可为。其中“清理”的工作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根据现在了解的情况,在省商务厅及相关协会积极配合下,已经提出了各省需要清理修改的文件清单,甚至包括一些口头和会议的决定以及相关部门随意出台的通知和规定。作为阶段性的任务,此项工作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其次是“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医药分开”,这是深化医改的重大措施,也说明“医药分开”已进入医改的深水区。目前多地已取消药品加成,在医院药房微利的情况下,限制处方外流不合时宜。但由于“你懂的”原因,一方面,医院对此积极性仍不高;另一方面,社会药店是否有能力承接医院药房也有待探索。 推进医药分开,目前模式多样,各部门也有自己的理解。目前个人认为有3种模式比较清晰: 一是,连锁药店和医疗机构联合开展的“院店合作”模式,这是一种市场行为,如药店与医院合作共同成立药事委员会,药房的工作基本由药店来执行,采取同城同价,就不存在药价高的问题。此外,或允许医院开设社会化药店,以弥补医院的运营,完全阳光化的模式阻断了医生药品方面的收入,利益切断比较彻底。 二是药房托管。但如过去的闵行模式、南京医药模式,因为政府参与其中,所以推行的也并不好。当然,此次文件用“探索”一词描述推进医药分开,所以在模式上并不固定。此外,鼓励医生开处方后,由患者选择在何处拿药,给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这是一种新的模式,在文件里也有明确的表述。但对于电子处方是否可以外流,目前没有相关措施保障。 三是目前大家最关注的,阿里传言的未来医院模式。该模式类似打车APP软件的操作流程,医生开处方后信息推送给附近的药店,药店抢单,患者在网上选择最合适的药店,订单落实后还有额外奖励。据说有的省已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但是否在全省推开还不清楚。个人认为,网络技术的引进有助于医改的推进,而上述模式也是对医药分开的一种探索,且可能是强有力的、有颠覆性的。在此背景下,我们要求企业积极配合政府清理文件,探索医药分开。 此外,在零售终端,电商的发展对行业冲击到底有多大,对药店有着巨大的考验。国务院最近出台的关于内贸流通发展意见,提出要鼓励线上线下融合,探索“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医药电商O2O新模式,同时资本市场对其也非常看好。那么O2O能否落地到实?宓?其转型的时间是否足够?个人认为,未来不可能再打价格战或是纯粹的网络竞争,零售药店转型要以提高药事服务为主,增加大健康服务内容,而在将来执业药师逐渐能满足需求的基础上,慢性病管理也将会成为提升药店药事服务的途径。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