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2

我们为什么惧怕牙医?

2014-12-04      来源: 都市快报   访问量:692    在线投稿

    看过牙医么?

    有一种病,叫牙医恐惧症。每位接受过或即将接受牙医诊断的患者,都能体会。他们紧张、焦虑、恐惧,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甚至心跳加快、血压异常、出汗、多语、肌肉紧张、面色苍白乃至晕厥。

    一位可怜的八岁英国女孩,甚至因拒绝牙医而活活饿死。

    为什么惧怕牙医?

    古已有之的“牙医恐惧症”

    根据研究,这种牙医恐惧症,可能来自儿时不愉快的牙科经历。比如一次痛苦的拔牙手术,一次治疗中出现的意外呛水,或者咽部敏感引发的恶心等。也可能来源于道听途说的夸张转述,特别是影视剧、卡通、漫画、笑话等对于牙医、牙科诊疗等的负面或讽刺性宣传。

    这种恐惧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埃及时期,埃及人也饱受牙疼的折磨。

    考古学家通过X射线照射不少古埃及木乃伊的牙齿后,发现有些法老木乃伊生前都是一嘴可怕的坏牙,他们生前龋齿状况严重,普遍遭受牙病困扰。

    2006年,一支考古队在埃及发现了首座牙医墓藏,主人是三位为法老工作的牙医。之所以认定这个墓地的主人是牙医,是因为在墓门上,反复出现两个堆叠在一起的纸草文字,形状看上去像是“一颗牙齿上有一只眼睛”,而这正是古埃及对牙医的表示。

    根据前后的图形推测,这种“牙齿上长的眼睛”,既意味着法老张开嘴让牙医用肉眼识别蛀牙,又意味着牙医使用一种邪灵之术,以邪灵(疼痛)驱逐牙齿上的恶神。

    这种恐惧在早期文明中并不鲜见。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古印度,人们在诗歌中,曾这样希望牙疼能消失:挖空山洞吧,让牙齿的疼痛平息;掘断山脉吧,让牙齿的怒火平息。

    一想到要用牙钻之类治疗,人们的恐惧还会加倍。

    当时,古印度人从“钻木取火”的原理中得到启示,发明了手摇牙钻。通常一个弓钻是由钻柄、钻身、钻头和弓等部件组成。一般来说,将一个竹片弯成弓的形状,用一根绳子将两端捆绑连接作为弓弦,再将一根硬圆木棍搭在弓弦上面并且缠绕两圈,接着左右拉扯弓,使圆木棍迅速在釉齿上转动。

    这样的治疗或许能从病理上赶走疼痛,却给牙疼者带来巨大的心理恐慌。

    解救痛楚的牙医,却成了通往不愉快的路标

    在欧洲,有个“牙痛之神”的故事。她的故事流传很久,直到现在还有彩色画像和多件名贵珍品作为佐证。

    “牙痛之神”原名阿波罗尼亚,是一位女基督徒,她于公元249年殉道。忠于信仰的她,被迫拔掉全部牙齿,并被撕裂皮肤,最后被活活烧死。

    后人为了表示对她的尊崇,称她为“牙痛之神”。传说,她是以自己受牙痛折磨为祭品,换取人们不再受此痛苦。

    时至13世纪,为纪念受难的阿波罗尼亚,米兰******发行了铸着她铜像的铜币。她一手持牙钳,一手安抚着受苦的人们,将人们从牙痛与头痛中解放出来。

    最初的“牙痛之神”或许与牙医无关。然而到11世纪,随着东罗马帝国继承古罗马医生盖伦的传统,开始以医学治疗牙疼。牙医就与疼痛直接联系起来了。

    公元11世纪,阿拉伯医生扎哈拉维第一次描述了自己发明的去牙锈工具。凭借这种工具,能避免牙锈引发的细菌繁殖、造成的牙龈长期发炎、糜烂、出血。这一治疗显然会带来痛苦。

于是,人们把对牙疼的恐惧和对牙医的嫌恶结合起来了——因果关系发生了巧妙的倒置。最初是因为牙疼而需要牙医,渐渐地人们则因为牙医,而下意识地深入自己或隐或现的牙疼记忆。

    理发师为你拔牙

    牙医之所以给人疼痛的联想,还因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他们是以破坏的方式来谋求牙床的安宁——无论是用牙钻除牙锈,还是用夸张的铁钳拔蛀牙。

    公元前1300年,希腊医生阿斯克勒庇俄斯提出,为了健康应该拔去腐蚀的牙齿。公元前460—377年,******医生希波克拉底就写下了有关牙钳的第一部书面参考资料:这种牙科工具,既能拔牙,又能矫正牙形。当然,都会带来剧痛的。

    公元200年,盖伦对口腔解剖做分类,他描述了神经,并第一次提出牙髓才是牙齿感觉疼痛的部分——这一发现让牙外科手术更理所应当了。

    直到今日,仍有一种治疗手法叫“杀死牙神经”,消弭疼痛。但这会增加动刀动钻的概率,以及人们的恐惧。

    阿根廷漫画家季诺画过一幅关于牙医的漫画。卧在躺椅上的病人脑海中的真实想法是,化身为剑客,在诊所内仗剑飞腿,杀得牙医和麻醉师无处可逃。然而他的肉身,此刻却不得不任由牙医摆布。牙医之所以令人恐惧或烦恼,很大程度是因为人们怀疑其技艺不精。

    这种担心,在中世纪的西欧最鲜明。那时由于医学和科技的全面倒退,不论疼痛或死亡,都只能更多地求助祈祷和神迹。那时的牙医,往往由理发师兼任。根据当时的信仰,邪灵会通过头发入侵人体。当病症严重时,剪发就成了驱除体内邪灵的方法之一。而牙疼与头疼,也如同突然发作的邪灵,导致的疼痛,由理发师以种种敲打方式“驱邪”。

    有些城市,比如说德国的罗伊特林根和梅青根,甚至在理发师的执照许可范围内写明,他们可以治疗慢性牙疼以及相关牙齿感染,甚至有权做拔牙手术!

    公元1530年,在莱比锡出版了第一本完全以牙科为主的著作,面对的读者群亦是治疗口腔疾病的理发师。这本名为《所有牙齿疾病的小药书》只有四十四页,涵盖龋齿钻洞及以黄金充填、口腔卫生、以天仙子种子烟熏以去除牙虫和拔牙等等主题。

    这本书并未得到医学专业学校认可,却成为当时理发师人手一本的“圣经”。这样简单粗暴的“牙医”,自然成为人们心悸且疑的对象。

    笑气:不可控的麻醉安慰

    为了治疗对牙医的恐惧,种种心理和医学手段陆续问世。最有名的是一种被称为“笑气”的麻醉气体。

    这种成分为氧化亚氮的气体是约瑟夫·普利斯特里在1772年发现的。汉弗莱·戴维和他的朋友,包括诗人柯尔律治和罗伯特·骚塞在17世纪90年代试验出了这种气体。他们发现一氧化二氮能使病人丧失痛觉,而且吸入后仍然保持意识,不会神志不清,更能浑身舒坦,让人笑声连连,因此被称为“笑气”。

    很快,笑气成为贵族舞会上的“*********”,让骑士、贵妇们的笑容更灿烂。

    笑气传入美国,也开始进入科学殿堂。1844年10月10日晚,哈佛大学一间教室里,进行着一场笑气公开演示。主持者是化学家考尔顿。在演示过程中,一名表演者吸入笑气过多,进入癫狂状态,四处奔跑,磕破身体流血不止,浑然不觉疼痛,依然笑容满面。

    台下观众中,坐着一位名为贺拉斯·威尔斯的牙医,他问流血的表演者疼不疼,表演者说不。这让他大受启发,于是邀请化学家考尔顿给自己吸笑气拔除一颗坏牙。

    果然,疼痛非常轻微,他马上意识到笑气是一种******潜力的麻醉方法。从此,威尔斯决定将笑气用于拔牙。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正是这位威尔斯医生,在后来的两次公开演示中均失败,现场观众大骂他是骗子。他也因此被开除出牙医行业,从此心灰意冷。

    然而,他的学生莫顿医生并未放弃。他和医学家兼化学家杰克逊商量,寻找一种更可靠的麻醉气体。这就是乙醚蒸气。

    1846年9月30日,莫顿成功应用乙醚为病人拔除坏牙。两个月后,一位名为罗宾逊的伦敦牙医完成了英国第一桩在乙醚麻醉下的拔牙手术,成功地从一位年轻女孩的口中拔除一颗大臼齿。

    然而,乙醚有刺激性气味,还易燃烧。研究者试图寻找更好的麻醉剂。很快,氯仿(三氯甲烷)取代了乙醚。演示笑气麻醉失败的威尔斯也迷上了氯仿,不眠不休地用自己的身体试验氯仿,几近疯狂,终于有一天,他割断了股动脉,吸着氯仿,以不那么痛苦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威尔斯的死似乎开了个不祥的头。好几位年轻力壮的男女拔牙时,突然死于氯仿过量或过敏的意外事故,让人们再也不敢随便使用麻醉剂。即使是后来拿破仑三世的御用牙医伊凡斯,也宁愿选择早期的笑气。

    医学期刊《柳叶刀》对于麻醉气体这样评论:此气体被认为是未知、神奇及无害的药剂;但事实上,这是在全身麻醉中曾经使用过,一种广为人知、没啥神奇且最最危险的东西。

    尽管今天,麻醉师和麻醉剂已高度科学安全,然而当手足无措的你躺在过分清洁的躺椅上,面对刑具一般的器具,张开嘴任由戴着口罩的陌生人摆布,飞速旋转着的牙钻伸进口腔,那种对流入你身体的未知气体的恐惧仍然无法根本清除,有如本能一般,驱之不去。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