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 药物中的重金属是指( D )
A.Pb2+
B.影响药物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金属离子
C.原子量大的金属离子
D.在规定条件下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
2. 古蔡氏检砷法测砷时,砷化氢气体与下列哪种物质作用生成砷斑( B )
A.氯化汞
B.溴化汞
C.碘化汞
D.硫化汞
3. 检查某药品杂质限量时,称取供试品W(g),量取标准溶液V(ml),其浓度为C(g/ml),则该药的杂质限量(%)是( C )
A.VW/C×100%
B.CW/V×100%
C.VC/W×100%
D.W/CC×100%
4. 用古蔡氏法测定砷盐限量,对照管中加入标准砷溶液为( B )
A.1ml
B.2ml
C.依限量大小决定
D.依样品取量及限量计算决定
5. 药品杂质限量是指( B )
A.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小允许量
B.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C.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佳允许量
D.药物的杂质含量
6. 氯化物检查中加入硝酸的目的是( C )
A.加速氯化银的形成
B.加速氧化银的形成
C.除去CO32-、SO42-、C2O42-、PO43-的干扰
D.改善氯化银的均匀度
7. 关于药物中杂质及杂质限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杂质限量指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B.杂质限量通常只用百万分之几表示
C.杂质的来源主要是由生产过程中引入的其它方面可不考虑
D.检查杂质,必须用标准溶液进行比对
8. 砷盐检查法中,在检砷装置导气管中塞入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 C )
A.吸收砷化氢
B.吸收溴化氢
C.吸收硫化氢
D.吸收氯化氢
9. 中国药典规定的一般杂质检查中不包括的项目( C )
A.硫酸盐检查
B.氯化物检查
C.溶出度检查
D.重金属检查
10. 重金属检查中,加入硫代乙酰胺时溶液控制最佳的pH值是( B )
A.1.5
B.3.5
C.7.5
D.11.5
11. 硫氰酸盐法是检查药品中的( B )
A.氯化物
B.铁盐
C.重金属
D.砷盐
E.硫酸盐
12. 检查药品中的杂质在酸性条件下加入锌粒的目的是( A )
A.使产生新生态的氢
B.增加样品的溶解度
C.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
D.抑制锑化氢的生产
E.以上均不对
13. 检查药品中的铁盐杂质,所用的显色试剂是( C )
A.AgNO3
B.H2S
C.硫氰酸铵
D.BaCl2
E.氯化亚锡
14. 对于药物中的硫酸盐进行检查时,所用的显色剂是( D )
A.AgNO3
B.H2S
C.硫代乙酰胺
D.BaCl2
E.以上均不对
15. 对药物中的氯化物进行检查时,所用的显色剂是( C )
A.BaCl2
B.H2S
C.AgNO3
D.硫代乙酰胺
E.醋酸钠
16. 检查药品中的重金属杂质,所用的显色剂是( D )
A.AgNO3
B.硫氰酸铵
C.氯化亚锡
D.H2S
E.BaCl2
17. 在碱性条件下检查重金属,所用的显色剂是( B )
A.H2S
B.Na2S
C.AgNO3
D.硫氰酸铵
E.BaCl2
18. 古蔡法检查药物中微量的砷盐,在酸性条件下加入锌粒的目的是( C )
A.调节pH值
B.加快反应速度
C.产生新生态的氢
D.除去硫化物的干扰
E.使氢气均匀而连续的发生
19. 古蔡法是指检查药物中的( D )
A.重金属
B.氯化物
C.铁盐
D.砷盐
E.硫酸盐
20. 用TLC法检查特殊杂质,若无杂质的对照品时,应采用( D )
A.内标法
B.外标法
C.峰面积归一化法
D.高低浓度对比法
E.杂质的对照品法
21. 醋酸氟氢松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入对人体剧毒的微量杂质是( C )
A.Pb2+
B.As3+
C.Se2+
D.Fe3+
22. 取左旋多巴0.5g依法检查硫酸盐,如发生浑浊与标准硫酸钾(每1ml相当于100μg的SO42+)2mg制成对照液比较,杂质限量为( C )
A.0.02%
B.0.025%
C.0.04%
D.0.045%
E.0.03%
23. 为了提高重金属检查的灵敏度,对于含有2~5μg重金属杂质的药品,应选用( A )
A.微孔滤膜法依法检查
B.硫代乙酰胺法(纳氏比色管观察)
C.采用硫化钠显色(纳氏比色管观察)
D.采用H2S显色(纳氏比色管观察) E 采用古蔡法
24. 干燥失重检查法主要是控制药物中的水分,其他挥发性物质,对于含有结晶水的药物其干燥温度为( B )
A.105℃
B.180℃
C.140℃
D.102℃
E.80℃
25. 有的药物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易引入有色杂质,中国药典采用( A )
A.与标准比色液比较的检查法
B.用HPLC法检查
C.用TLC法检查
D.用GC法检查
E.以上均不对
26. 药物的干燥失重测定法中的热重分析是( A )
A.TGA表示
B.DTA表示
C.DSC表示
D.TLC表示
E.以上均不对
27. 少量氯化物对人体是没有毒害作用的,药典规定检查氯化物杂质主要是因为它( D )
A.影响药物的测定的准确度
B.影响药物的测定的选择性
C.影响药物的测定的灵敏度
D.影响药物的纯度水平
E.以上都不对。
28、 氯化物检查是在酸性条件下与AgNO3作用,生成AgCl的混浊,所用的酸为( C )
A.稀醋酸
B.稀H2SO4
C.稀HNO3
D.稀HCl
E.浓HNO3
29. 就葡萄糖的特殊杂质而言,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E )
A.重金属
B.淀粉
C.硫酸盐
D.砷盐
E.糊精
30. 肾上腺素中肾上腺酮的检查是利用( B )
A.旋光性的差异
B.对光吸收性质的差异
C.溶解行为的差异
D.颜色的差异
E.吸附或分配性质的差异
31. 有的药物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易引入有色杂质,中国药典采用( E )
A.用溴酚蓝配制标准液进行比较法
B.用HPLC法
C.用TLC法
D.用GC法
E.以上均不对
32. 在药物重金属检查法中,溶液的PH值在( A )
A.3~3.5
B.7
C.4~4.5
D.8
E.8~8.5
33. 药典规定检查砷盐时,应取标准砷盐溶液2.0mg(每1ml相当于1ug的As)制备标准砷斑,今依法检查溴化钠中砷盐,规定砷量不得超过0.000490。问应取供试品多少克?( B )
A.0.25g
B.0.50g
C.0.3g
D.0.6g
34. 中国药典(2005版)重金属的检查法一共收戴有( D )
A.一法
B.二法
C.三法
D.四法
E.五法
35. 用硫氰酸盐的原理铁盐在酸性溶液中与硫氰酸盐生产红色可溶性配离子与一定量标准铁盐溶液同法处理后进行比色,所用的酸应为( D )
A.H2SO4
B.HAC
C.HNO3
D.HCl
E.H2CO3
36. 中国药典检查残留有机溶剂采用的方法为( D )
A.TLC法
B.HPLC法
C.UV法
D.GC法
E.以上方法均不对
37. AAS是表示( C )
A.紫外分光光度法
B.红外分光光度法
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D.气相色谱法
E.以上方法均不对
38. 硫代乙酰胺法是指检查药物中的( E )
A.铁盐检查法
B.砷盐检查法
C.氯化物检查法
D.硫酸盐检查法
E.重金属检查法
39. 药典中一般杂质的检查不包括( B )
A.氯化物
B.生物利用度
C.重金属
D.硫酸盐
E.铁盐
40. 利用药物和杂质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进行特殊杂质的检查,不属于此法的检查方法是( D )
A.颜色的差异
B.臭,味及挥发性的差异
C.旋光性的差异
D.氧化还原性的差异
E.吸附或分配性质的差异
41. 利用药物和杂质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进行特殊杂质的检查,不属于此法的检查方法是( B )
A.旋光性的差异
B.杂质与一定试剂反应生产气体
C.吸附或分配性质的差异
D.臭、味及挥发性的差异
E.溶解行为的差异
42. 利用药物和杂质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进行特殊杂质的检查,不属于此法的检查法是( D )
A.氧化还原性的差异
B.酸碱性的差异
C.杂质与一定试剂生产沉淀
D.溶解行为的差异
E.杂质与一定试剂生产颜色
43. 利用药物和杂质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进行特殊杂质的检查,不属于此法的检查法是( E )
A.酸碱性的差异
B.氧化还原性的差异
C.杂质与一定试剂生产沉淀
D.杂质与一定试剂生产颜色
E.吸附或分配性质的差异
4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特殊杂质检查法( A )
A.葡萄糖中氯化物的检查
B.肾上腺素中酮体的检查
C.ASA中SA的检查
D.甾体类药物的“其他甾体”的检查
E.异烟肼中游离肼的检查
45. 利用药物和杂质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进行特殊杂质的检查,不属于此法的检查法是( E )
A.臭、味及挥发性的差异
B.颜色的差异
C.旋光性的差异
D.吸附或分配性质的差异
E.酸碱性的差异
46. 药物的纯度是指( B )
A.药物中不含杂质
B.药物中所含杂质及其最高限量的规定
C.药物对人体无害的纯度要求
D.药物对实验动物无害的纯度要求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用对照法进行药物的一般杂质检查时,操作中应注意( AB )
A.供试管与对照管应同步操作
B.称取1g以上供试品时,不超过规定量的±1%
C.仪器应配对
D.溶剂应是去离子水
E.对照品必须与待检杂质为同一物质
2. 关于药物中氯化物的检查,正确的是( CE )
A.氯化物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可“指示”生产、储存是否正常
B.氯化物检查可反应Ag+的多少
C.氯化物检查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
D.供试品的取量可任意
E.标准NaCl液的取量由限量及供试品取量而定
3. 检查重金属的方法有( BCD )
A.古蔡氏法
B.硫代乙酰胺
C.硫化钠法
D.微孔滤膜法
E.硫氰酸盐法
4. 关于古蔡氏法的叙述,错误的有( CDE )
A.反应生成的砷化氢遇溴化汞,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
B.加碘化钾可使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
C.金属锌与碱作用可生成新生态的氢
D.加酸性氯化亚锡可防止碘还原为碘离子
E.在反应中氯化亚锡不会同锌发生作用
5.关于硫代乙酰胺法错误的叙述是( AE )
A.是检查氯化物的方法
B.是检查重金属的方法
C.反应结果是以黑色为背景
D.在弱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生硫化氢
E.反应时pH应为7~8
6. 下列不属于一般杂质的是( D )
A.氯化物
B.重金属
C.氰化物
D.2-甲基-5-硝基咪唑
E.硫酸盐
7. 药品杂质限量的基本要求包括( ABCDE )
A.不影响疗效和不发生毒性
B.保证药品质量
C.便于生产
D.便于储存
E.便于制剂生产
8. 药物的杂质来源有( AB )
A.药品的生产过程中
B.药品的储藏过程中
C.药品的使用过程中
D.药品的运输过程中
E.药品的研制过程中
9. 药品的杂质会影响( ABDE )
A.危害健康
B.影响药物的疗效
C.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D.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E.影响药物的均一性
1. 盐酸普鲁卡因常用鉴别反应有( A )
(A)重氮化-偶合反应
(B)氧化反应
(C)磺化反应
(D)碘化反应
2. 不可采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的药物是( D )
(A)Ar-NH2
(B)Ar-NO2
(C)Ar-NHCOR
(D)Ar-NHR
3. 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时,一般均加入溴化钾,其目的是( C )
(A)使终点变色明显
(B)使氨基游离
(C)增加NO+的浓度
(D)增强药物碱性
(E)增加离子强度
4. 亚硝酸钠滴定指示终点的方法有若干,我国药典采用的方法为( D )
(A)电位法
(B)外指示剂法
(C)内指示剂法
(D)永停滴定法
(E)碱量法
5. 关于亚硝酸钠滴定法的叙述,错误的有( A )
(A)对有酚羟基的药物,均可用此方法测定含量
(B)水解后呈芳伯氨基的药物,可用此方法测定含量
(C)芳伯氨基在碱性液中与亚硝酸钠定量反应,生成重氮盐
(D)在强酸性介质中,可加速反应的进行
(E)反应终点多用永停法指示
6. 对乙酰氨基酚的化学鉴别反应,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E )
(A)直接重氮化偶合反应
(B)直接重氮化反应
(C)重铬酸钾氧化反应
(D)银镜反应
(E)以上均不对
7. 用外指示剂法指示亚硝酸钠滴定法的终点,所用的外指示剂为( E )
(A)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
(B)淀粉指示剂
(C)酚酞
(D)甲基橙
(E)以上都不对
8. 亚硝酸钠滴定法中将滴定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滴定被测样品。其原因是( A )
(A)避免亚硝酸挥发和分解
(B)防止被测样品分解
(C)防止重氮盐分解
(D)防止样品吸收CO2
(E)避免样品被氧化
9. 肾上腺素中酮体的检查,所采用的方法为( D )
(A)HPLC法
(B)TLC法
(C)GC法
(D)UV法
(E)IR法
10.用外指示剂法指示亚硝酸钠滴定法的终点,所用的外指示剂为( E )
(A)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
(B)淀粉指示剂
(C)酚酞
(D)甲基橙
(E)碘化钾—淀粉指示剂
11.用永停滴定法指示亚硝酸钠滴定法的终点,所用的电极系统为( B )
(A)甘汞-铂电极系统
(B)铂-铂电极系统
(C)玻璃电极-甘汞电极
(D)玻璃电极-铂电极
(E)银-氯化银电极
1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易水解产生特殊杂质( E )
(A)ASAN
(B)EATC
(C)ASA
(D)SA
(E)以上都不对
13.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易水解产生特殊杂质( A )
(A)PABA
(B)ASAN
(C)EATC
(D)ETC
(E)ASA
14.对乙酰氨基酚由于贮存不当发生水解或酰化不定全均易引入对氨基酚。因此需控制限量,其方法为( C )
(A)在酸性条件下与三氯化铁反应
(B)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反应
(C)在碱性条件下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生成蓝色配位化合物
(D)与铜盐反应
(E)与氨制硝酸银反应
15.盐酸普鲁卡因属于( D )
(A)酰胺类药物
(B)杂环类药物
(C)生物碱类药物
(D)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
(E)芳酸类药物
16.对乙酰氨基酚的化学鉴别反应,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D )
(A)直接重氮化-偶合反应
(B)直接重氮化反应
(C)重铬酸钾氧化反应
(D)水解后重氮化-偶合反应
(E)以上都不对
17.亚硝酸钠滴定法是用于测定具有芳伯氨基药物的含量加酸可使反应速度加快,所用的酸为( C )
(A)HAC
(B)HClO4
(C)HCl
(D)HNO3
(E)H2SO4
18.重氮化-偶合反应所用的偶合试剂为( A )
(A)碱性-萘粉
(B)酚酞
(C)碱性酒石酸铜
(D)三硝基酚
(E)溴酚蓝
19.盐酸普鲁卡因属于( E )
(A)酰胺类药物
(B)杂环类药物
(C)生物碱类药物
(D)芳酸类药物
(E)以上都不对
20.肾上腺素是属于以下哪类药物( A )
(A)苯乙胺类
(B)甾体激素类
(C)氨基醚衍生物类
(D)苯甲酸类
(E)杂环类
21.肾上腺素中酮体的检查,所用的方法为( E )
(A)TLC法
(B)GC法
(C)HPLC法
(D)IR法
(E)以上都不对
22.根据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构特点,不可采用的定量分析法是( A )
(A)非水溶液滴定法
(B)亚硝酸钠滴定法
(C)分光光度法
(D)比色法
(E)以上均不对
23.不能采用非水滴定法的药物是( C )
(A)盐酸丁卡因
(B)盐酸利多卡因
(C)对乙酰氨基酚
(D)生物碱
(E)以上均不对
24.不属于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的是( E )
(A)盐酸普鲁卡因
(B)对氨基苯甲酸酯
(C)盐酸普鲁卡因胺
(D)苯佐卡因
(E)盐酸利多卡因
25.重氮化反应的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测定中的主要条件有以下几种,其中不正确的条件是( E )
(A)加入适当的溴化钾加快反应速度
(B)加过量的盐酸加速反应
(C)室温(10~30℃)条件下滴定
(D)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滴定
(E)滴定管尖端不插入液面下滴定
26.某原料药的化学结构式为H2N-COOCH2CH2N(C2H5)·HCl可采用的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中不正确的方法是( E )
(A)亚硝酸钠法
(B)非水碱量法
(C)紫外分光光度法
(D)HPLC法
(E)氧化-还原法
27.可用于指示亚硝酸钠滴定的指示剂为( D )
(A)酚酞
(B)甲基橙
(C)溴甲酚绿
(D)淀粉-KI
28.下列哪个药物不具有重氮化偶合反应( A )
(A)盐酸丁卡因
(B)对乙酰氨基酚
(C)盐酸普鲁卡因
(D)对氨基水杨酸钠
29. 中国药典采用( B )法指示重氮反应的终点。
(A)电位法
(B)永停法
(C)内指示剂法
(D)外指示剂法
30. 下列哪些基团不能发生重氮化反应( B )
(A)芳伯氨基
(B)芳烃胺基
(C)芳酰氨基
(D)取代硝基苯
31. 提取容量法测定有机胺类药物采用碱化试剂( A )
(A)氨水
(B)NaOH
(C)Na2CO3
(D)NaHCO3
(一)最佳选择题
1、一混合物的组分A和B在30.0cm长的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6.40min和17.63min,而两个色谱峰宽分别是1.11min和1.21min,则其分离度R是 (A)
A、1.06
B、1.60
C、0.95
D、1.50
E、1.78
2、一色谱柱长30.0cm,其理论板数为3445,则其理论板高度是 (B)
A、8.71*10-2cm
B、8.71*10-3cm
C、8.71*10-4cm
D、1.74*10-4cm
E、1.74*10-3cm
3、下列符号哪一个代表质谱中最重要的参数? (B)
A、M+1峰
B、质核比(m/z)
C、M+2峰
D、M峰
E、相对强度RI
4、根据色谱理论板数的两个计算公式:n=16(tR/W)2,n=5.54(tR/W1/2)2,可求出色谱峰的峰半高宽度与峰底宽度之比是 (A)
A、0.5884
B、0.5684
C、0.5784
D、0.6270
E、0.6170
5、下列哪个药物发生羟渥酸铁反应? (A)
A、普鲁卡因胺
B、对氨基苯甲酸
C、红霉素
D、水杨酸
E、维生素C
6、在冰醋酸中,用高氯酸标准溶液可以直接滴定下列哪个药物? (E)
A、磺胺嘧啶
B、盐酸氯丙嗪
C、维生素B1
D、苯甲酸
E、磷酸可待因
7、紫外法做定性鉴别时,常用的特征数据有 (B)
A、λmax,α,肩峰
B、λmax,λmin,A1/A2,E1%cm
C、λmax/λmin,末端吸收,E1%cm
D、λmax/λmin,肩峰,末端吸收
E、λmax,λmin,ΣA
8、有一种含氮的药物,如用红外光谱判断它是否为晴类物质时,主要依据的谱带范围为(C)
A、3300~3000cm-1
B、3000~2700cm-1
C、2400~2100cm-1
D、1900~1650cm-1
E、1500~1300cm-1
9、下列药物中无旋光性的药物是 (D)
A、四环素
B、青霉素
C、盐酸麻黄碱
D、乙酰水杨酸
E、葡萄糖
10、某药物的摩尔吸收系数(ε)很大,则表示 (C)
A、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
B、该物质溶液的浓度很大
C、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吸收能力很强
D、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透光率很高
E、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低
11、既具有酸性又具有还原性的药物是 (E)
A、维生素A
B、咖啡因
C、苯巴比妥
D、氯丙嗪
E、维生素C
12、红外光谱图中,1650~1900cm-1处具有吸收峰的基团是 (B)
A、甲基
B、羰基
C、羟基
D、氰基
E、苯环
13、吸收系数有两种表示方法,摩尔吸收系数ε和百分吸收系数E1%cm两者关系为(A)
A、ε=(M/10)* E1%cm
B、ε= E1%cm *10
C、ε=(10/M)* E1%cm
D、ε=10M* E1%cm
E、ε=( E1%cm/100)*M
14、高效液相色谱中常用的检测器为 (A)
A、紫外检测器
B、红外检测器
C、热导检测器
D、电子捕获检测器
E、光焰离子化检测器
15、荧光法测定的是 (E)
A、发射光的强弱
B、激发光的强弱
C、吸收光的强弱
D、透过光的强弱
E、紫外光光源的强弱
16、为避免荧光分析中的“自熄灭”现象,荧光分析应在 (B)
A、碱性溶液中进行
B、酸性溶液中进行
C、中性溶液中进行
D、浓溶液中进行
E、低浓度溶液中进行
17、斐林试剂与还原糖作用生成 (D)
A、红色CuO↓
B、红色Cu2O↓
C、砖红色Cu(OH)2↓
D、红色Cu
E、红色Cu2O3
18、下列哪个药物在适当条件下与茚三酮无反应? (A)
A、硫酸庆大霉素
B、地西泮
C、氨甲苯酸
D、对氨基水杨酸
E、链霉素
19、下列哪个药物与Cu2+没有反应? (A)
A、黄体酮
B、利多卡因
C、磺胺嘧啶
D、盐酸伪麻黄碱
E、巴比妥
20、高分辨率气相色谱法所用的分析柱是 (B)
A、长2~6cm的玻璃毛细管柱
B、长10~100cm的石英毛细管柱
C、内径0.5~4mm的微径柱
D、50cm长的石英毛细管柱
E、高效填充柱
21、在毛细管电泳中推动流体前进的驱动力是 (D)
A、电泳流
B、高压泵
C、载气
D、电渗流
E、胶束
(二)多项选择题
1、光学异构体药物具有不同的 (AD)
A、生理活性
B、熔点
C、非水溶剂中的溶解度
D、旋光性
E、色谱行为
2、分子中电子跃迁的种类有 (ABDE)
A、σ→σ*
B、π→π*
C、σ→π*
D、n→π*
E、n→σ*
3、下列分析方法中哪些属于吸收分光光度法? (ACD)
A、红外分光光度法
B、荧光分析
C、紫外分光光度法
D、比色法
E、旋光度测定法
4、下列哪些药物可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 (ABCD)
A、头孢哌酮
B、氢化可的松
C、复方维生素制剂
D、黄体酮注射液
E、氧化锌软膏
5、下列哪些方法可拆分药物的对映异构体? (ABCDE)
A、手性固定相法
B、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
C、柱前手性衍生化法
D、分步结晶法
E、酶消化法
6、下列哪些药物可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 (ACD)
A、维生素E的含量测定
B、枸橼酸哌嗪中铁盐的检查
C、聚乙二醇400中乙二醇的检查
D、残留溶剂二氧六环的检查
E、高锰酸钾的含量测定
7、药物的光谱鉴别方法规定有 (ABCDE)
A、在一个或几个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B、一定浓度的检品溶液在一定波长下的紫外吸收度
C、红外光谱图与对照品图谱一致
D、在某一波长处的紫外吸收系数
E、一对或几对波长处的紫外吸收度比
8、检品溶液可用四氮唑试液显色后进行比色测定的药物是 (AE)
A、醋酸泼尼松软膏
B、氢溴酸东莨菪碱片
C、盐酸可乐定片
D、硫酸阿托品片
E、醋酸氢化可的松软膏
9、下列哪些药物用高氯酸进行非水溶液滴定时需要加入醋酸汞试液? (AB)
A、氢溴酸东莨菪碱
B、奋乃静
C、尼可刹米
D、氯氮卓
E、盐酸吗啡
10、吸收光谱把阔哪些特征值? (ABCD)
A、最大吸收波长
B、最小吸收波长
C、肩峰
D、末端吸收
E、吸收度比值
11、E1%cm表示 (ABC)
A、百分吸收系数
B、比吸收系数
C、一定条件下,被测物浓度为1%,液层厚度为1cm时该物质的吸光度
D、一定条件下,被测物浓度为1mg/100ml,液层厚度为1dm时该物质的吸光度
E、溶液吸收系数
12、紫外分光光度计是由以下部件组成的 (ABCD)
A、氘灯
B、光栅
C、石英吸收池
D、光电管
E、真空热电偶
13、紫外分光光度法中,用对照品比较法测定药物含量时 (BCE)
A、需已知药物的吸收系数
B、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浓度应接近
C、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应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定
D、可以在任何波长测定
E、是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之一
14、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别药物时,常采用核对吸收波长的方法。影响本法实验结果的因素有 (ACE)
A、仪器波长的准确度
B、供试品溶液的浓度
C、溶剂的种类
D、吸收池的厚度
E、供试品的纯度
15、氧化还原法中常用的滴定液是 (ABD)
A、碘滴定液
B、硫酸铈滴定液
C、锌滴定液
D、溴酸钾滴定液
E、硝酸银滴定液
16、错误的操作有 (AE)
A、将AgNO3滴定液装在白色的试剂瓶中
B、将NaOH滴定液装在塑料瓶中
C、将K2Cr2O7标定Na2S2O3溶液时用碘量瓶
D、上述滴定中(C),淀粉指示剂宜在近终点时加入
E、用EDTA直接滴定法测定Al3+盐,滴定速度应快
17、用红外光谱法判断某一药物是否具有羰基结构,主要的谱带范围是 (CD)
A、3100~3000cm-1
B、3000~2700cm-1
C、1800~1700cm-1
D、1684~1620cm-1
E、1000~650cm-1
18、在络合滴定中,金属指示剂必备的条件是 (BC)
A、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颜色应与指示剂本身颜色一致
B、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颜色应与指示剂本身颜色有明显区别
C、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稳定性小于金属-EDTA络合物
D、指示剂-金属络合物的稳定性大于金属-EDTA络合物
E、在PH6-10之间能完全电离
19、一张核磁共振图谱中可获得三种参数,即 (ABE)
A、化学位移
B、共振峰面积或峰高
C、质荷比
D、分子离子峰
E、偶合常数
20、手性色谱包括 (ADE)
A、手性HPLC
B、手性NMR
C、手性IR
D、手性TLC
E、手性GC
[1-4]
A.抗菌药 B.抗生素 C.抑菌药 D.杀菌药 E.抗菌谱
1.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作用和其他活性的物质
2.对病原菌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3.对病原菌能抑制且杀灭的药物
4.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
[5-7]
A.异烟肼 B.两性霉素 C.诺氟沙星 D.罗红霉素 E.头孢克洛
5.抑制细胞膜功能
6.抑制或干扰蛋白质合成
7.影响核酸代谢
[8-l0]
A.环丙沙星 B.磺胺嘧啶银 C.甲氧苄啶 D.诺氟沙星 E.磺胺异噁唑
8.体外抗菌作用强,适用于预防烧伤感染的是
9.在尿中不易析出结晶,适用于泌尿道感染的磺胺药是
10.抗菌谱与磺胺药相似,可增强磺胺药疗效的是
[11-12]
A.呋喃唑酮 B.环丙沙星 C.磺胺嘧啶 D.磺胺异嗯唑 E.磺胺甲噁唑
11.适用于流脑的药
12.适用于肠炎、菌痢的药
[13-16]
A.对敏感的各种球菌、革兰阳性杆菌、螺旋体等有效
B.对革兰阳性及革兰阴性菌,特别是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
C.主要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
D.抗菌作用强,对厌氧菌有效
E.耐酶,对耐药金葡菌有效
13.氨苄西林
14.哌拉西林
15.青霉素G
16.氟氯西林
[17-20]
A.双氯西林 B.青霉素V C.氨苄西林 D.阿莫西林 E.羧苄西林
17.可用于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革兰阴性菌感染
18.可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
19.可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20.对幽门螺杆菌作用较强
[21-22]
A.青霉素G B.氟氯西林 C.替卡西林 D.青霉素V E.美西林
21.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强
22.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
[23-25]
A.头孢菌素 B.头孢他啶 C.头孢拉定 D.头孢吡肟 E.头孢呋辛
23.第一代头孢菌素
24.第二代头孢菌素
25.第三代头孢菌素
[26-30]
A.第一代头孢菌素 B.第二代头孢菌素
C.第三代头孢菌素 D.耐酶青霉素
E.半合成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
26.苯唑西林属于
27.头孢曲松属于
28.头孢唑林属于
29.头孢克洛属于
30.哌拉西林属于
[31-33]
A.氨曲南 B.头孢氨苄 C.头孢克洛 D.克拉维酸 E.亚安培南
31.抗菌范围类似氨基糖苷类
32.可抑制β-内酰胺酶活性
33.抗菌谱广,被肾脱氢肽酶水解
[34-36]
A.克拉霉素 B.阿奇霉素 C.克林霉素 D.万古霉素 E.头孢他啶
34.严重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选用
35.金葡菌引起的骨髓炎选用
36.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感染选用
[37-40]
A.西索米星 B.新霉素 C.链霉素 D.奈替米星 E.阿米卡星
37.肾毒性最小的是
38.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抗结核药是
39.肾毒性最大的是
40.对钝化酶稳定的药物是
[41-44]
A.大观霉素 B.庆大霉素 C.氯霉素 D.土霉素 E.米诺环素
41.脑脊液中浓度最高的是
42.对淋球菌有高度抗菌活性的是
43.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的抗生素是
44.四环素类抗生素中抗菌作用最强的是
[45-49]
A.红霉素 B.头孢曲松 C.四环素 D.链霉素 E.多黏菌素
45.对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肽链延伸阶段和终止阶段都有影响的是
46.主要抗菌机制是使细菌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导致细菌死亡的是
47.阻碍胞壁黏肽合成的是
48.与50S亚基结合,抑制转肽作用的是
49.与30S亚基结合,阻止肽链延伸的是
[50-53]
A.氯霉素 B.链霉素 C.四环素 D.红霉素 E.青霉素
50.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的是
51.损伤前庭功能的是
52.影响骨和牙的生长发育的是
53.最易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是
[54-57]
A.链霉素 8.青霉素G C.头孢他啶 D.四环素 E.氯霉素
54.梅毒治疗首选药物是
55.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是
56.抗结核病的药是
57.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宜选用药物是
[58-60]
A.环丙沙星 B.左氧沙星 C.’司帕沙星 D.磺胺嘧啶银 E.磺胺甲噁唑
58.可用于耐异烟肼、耐利福平的结核病患者
59.生物利用度极好,组织穿透力强,以原形经尿排泄
60.常与抗菌增效剂合用
[61-64]
A.链霉素 B.利福平 C.乙胺丁醇 D.乙硫异烟胺 E.异烟肼
61.抑制细菌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阻碍mRNA合成
62.抑制分枝菌酸的合成,使结核菌死亡的是
63.与M92+结合干扰菌体RNA合成的是
64.阻止细菌蛋白质的合成的是
[65-68]
A.链霉素 8.对氨基水杨酸 C.利福平 D.乙胺丁醇 E.异烟肼
65.有耳毒性,可致永久性耳聋的是
66.视神经炎为主要毒性反应的是
67.需与维生素86合用以预防外周神经炎
68.有肝病或与异烟肼合用易引起肝损害的是
[69-71]
A.对氨基水杨酸 B.乙胺丁醇 C.吡嗪酰胺 D.利福平 E.卡那霉素
69.在细胞内作用强于细胞外
70.抑制阿拉伯糖转移酶,干扰胞壁半乳糖合成
71.有广谱抗菌作用
[72-76]
A.多西环素 B.红霉素 C.磺胺嘧啶 D.庆大霉素 E.两性霉素B
72.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选用
73.治疗立克次体感染选用
74.治疗真菌所致深部感染选用
75.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选用
76.治疗支原体肺炎选用
[77-9]
A.两性霉素 B.氟胞嘧啶 C.氟康唑 D.特比萘芬 E.咪康唑
77.口服吸收好的抗浅部真菌感染药
78.阻断真菌核酸合成
79.对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疗效好
[80-82]
A.利巴韦林 B.干扰素 C.齐多夫定 D.阿糖腺苷 E.拉米夫定
80.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广谱抗病毒药
81.对乙肝病毒有效的抗DNA病毒药
82.抑制多种病毒核酸合成的广谱抗病毒药
[100-103]
A.氯喹 B.乙胺嘧啶 C.青蒿素 D.伯氨喹 E.奎宁
100.不良反应少,偶见四肢麻木感和心动过速
101.毒性较大,可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102.可引起金鸡纳反应及心肌抑制
103.长疗程用药可引起视力障碍及肝、肾功能损害
[104-107]
A.哌嗪 B.噻嘧啶 C.氯硝柳胺 D.甲苯达唑 E.吡喹酮
104.对绦虫、血吸虫感染均有良效的是
105.对蛔虫、蛲虫、钩虫、鞭虫感染有良效的是
106.多用于绦虫病,也可预防血吸虫病的是
107.仅对蛔虫、蛲虫混合感染有效的是
[108-112]
A.吡喹酮 B.乙胺嗪 C.甲硝唑 D.氯喹 E.阿苯达唑
108.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是
109.治疗蛔虫病的药物是
110.治疗丝虫病的药物是
111.治疗疟疾的药物是
112.治疗阿米巴病的药物是
[113-117]
A.抑制胸苷酸合成酶 B.阻止嘌呤核苷酸形成
C.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D.抑制DNA多聚酶
E.抑制核苷酸还原酶
113.羟基脲抑制核酸合成的机制是
114.阿糖胞苷抑制核酸合成的机制是
115.甲氨蝶呤抑制核酸合成的机制是
116.巯嘌呤抑制核酸合成的机制是
117.氟尿嘧啶抑制核苷酸合成的机制是
[ll8-121_|
A.阻碍蛋白质合成
B.阻碍DNA合成
C.阻碍纺锤丝形成
D.与DNA连接,破坏DNA的结构与功能
E.与DNA结合,阻碍RNA的转录
118.氟尿嘧啶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是
119.丝裂霉素C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是
120.长春新碱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是
121.环磷酰胺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是
[122-124]
A.干扰核酸生物合成 B.直接破坏DNA结构和功能
C.干扰RNA转录 D.影响蛋白质合成和功能
E.影响体内激素平衡
122.顺铂
123.长春新碱
124.多柔比星
[125-129]
A.环磷酰胺B.博来霉素 C.氟尿嘧啶D.放线菌素D E.巯嘌呤
125.对恶性淋巴瘤有显效的
126.对儿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有较好疗效
127.对阴茎鳞状上皮癌有较好疗效
128.对胃癌有较好疗效
129.对绒毛膜上皮癌有较好疗效
[130-134]
A.顺铂 B.阿霉素 C.环磷酰胺 D.氟尿嘧啶 E.博来霉素
130.可引起血性腹泻的是
131.使用时尤应注意心脏毒性的是
132.可引起肺纤维化的是
133.可引起血性膀胱炎的是
134.肾毒性较明显的是
[135-138]
A.环孢素 B.硫唑嘌呤 C.左旋咪唑 D.白介素一2 E.干扰素
135.用于转移性肾癌、黑色素瘤及多种感染
136.用于预防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137.用于免疫功能低下所致的慢性反复发作的感染
138.用于移植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参考答案
1.B 2.C 3.D 4.E 5.B 6.D 7.C 8.B 9.E 10.C
11.C 12.A 13.B 14.C 15.A 16.E 17.C 18.A 19.E 20.D
21.C 22.E 23.C 24.E 25.B 26.D 27.C 28.A 29.B 30.E
31.A 32.D 33.E 34.E 35.C 36.D 37.D 38.C 39.B 40.E
41.C 42.A 43.B 44.E 45.D 46.E 47.B 48.A 49.C 50.A
51.B 52.C 53.E 54.B 55.E 56.A 57.C 58.C 59.B 60.E
61.B 62.E 63.C 64.A 65.A 66.D 67.E 68.C 69.C 70.B
71.D 72.C 73.A 74.E 75.D 76.B 77.D 78.B 79.C 80.B
81.E 82.A 83.D 84.A 85.E 86.C 87.B 88.B 89.A 90.C
91.D 92.D 93.B 94.C 95.E 96.D 97.A 98.C 99.B 100.C
101.D 102.E 103.A 104.E 105.D 106.C 107.A 108.A 109.E 110.B
111.D 112.C 113.E 114.D 115.C 116.B 117.A 118.B 119.B 120.C
121.D 122.B 123.D 124.C 125.A 126.E 127.B 128.C 129.D 130.D
131.B 132.E 133.C 134.A 135.D 136.B 137.C 13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