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sp.kq133.com/F1

单独定价没了,谁眼泪在飞?

2014-12-02   作者:赛柏蓝    来源: 赛柏蓝   访问量:82    在线投稿

发改委关于药价改革征求意见稿,这三天转载很多,但很少见有深度的解读。文件核心思想就一句话:取消药品政府定价,通过医保控费和招标采购,让药品实际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品聿谈谈对这件事的理解:

一、取消政府定价,影响了什么?

对大部分药品来说,没有什么影响。计划经济的时候,有个批发价的概念,医疗机构按批发价购进,批发价=零售价/1.15,所以零售价是有价值的。这么多年的招标,医疗机构按中标价购进,和零售价有什么关系呢?******的关系就是中标价理论上要小于“零售价/1.15”,大部分不牛B的药企,中标价早就小于这个数了。名义上发改委定药品价格,但实际上早就是卫计委的招标办在定价格了,所以不管也罢。

但是,对那些单独定价的药品来说,前途就难说了。单独定价,原来的优势不只在价格高一些上面,最关键的优势是:招标时单******组,没人竞争。现在发改委说,没有政府定价,自然也就没有单独定价了。这些企业的老板和营销高管最近天天在开会到深夜啊。不过,品聿劝其他药企不要替别人操心,没有单独定价了,谁说就一定没有“单******组”呢?

所以,仅仅是取消政府定价,不会带来太多变化。对药企而言,则需要更加关注和学习招标方案中的“分组规则”了。

二、什么是“药价高”

很多人都说药价高,可以理解,因为他们不懂。品聿从事医药行业10多年,分别在成熟的大型上市药企、生死线上挣扎的药企、巨额投资研发的新兴药企工作过。说药价高,是个错误的认识。

国家医保投入增大、老百姓买药花钱更多,是铁的事实,但这和药价高是完全两个概念。10年前和今年对比,有什么东西是一直在降价的?我能想到的只有手机话费和药价。那么为什么药品单价在持续下降,而药品消费却越来越高呢?

药品消费总额=单价*数量

分析一下这个数学公式,就知道答案了。

用药数量变多,也是多方面的原因,

1、医生处方上确实存在:增加了“可用可不用的药”、“多开了几盒药”的现象,但还不是主要原因。

2、以前经济条件不太好,小病不看医生,熬过去就算了,现在条件好了,小病都挤着去大医院。

3、没病也想着预防,我们小的时候家里哪能见着药?现在有常备库存,隔段时间清理一下过期的。

4、健康意识提升、体检频率增加,以前没发现也不治疗,现在每年都体检,发现率提升,用药自然多。

5、医疗水平提升,以前有些病不知道怎么治,自然也不用药,现在知道怎么治疗了,当然增加用药了。

6、以前自然环境好,平均寿命低,现在环境差了些,平均寿命高,靠什么呢?当然是药物的辅助作用了。

当初“政府定价”是为了防止药价高,现在“政府不定价”是为了解决药价高。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品聿的意见,药品的单价并不高,除了个别的。降低药品总支出,重点应在控制用药数量上。

三、期待部门联动价格管理改革

品聿支持药品价格由市场机制平衡,但这个事原来是三个部门共同管理的,改革也需要三个部门联动改革。现在有一个部门改革了,另两个部门没动,闭环就有缺口了。

讲个故事容易理解:某药企有一项目,事情分在市场、研发、注册三部门。三个总监相处得蛮好,大家只想着一起把事做了、做好了就行。

后来,总有人说这项工作是市场部没做好。碰巧市场部有几个经理被干掉了,其实也不一定是因为这个事。市场总监想想:干这个事又没什么好处,还挨人说事,人事部和财务部不参与,也没被批评工作不主动。越想越心酸,一把鼻涕一把泪啊,激动之下就宣布:这个项目我不参与了,由研发部和注册部管更科学更合理。似乎态度很端正、说得又有道理。

下面的员工,没整明白,傻了吧几的乱起哄,直喊好。好个毛啊,这个项目原来做得再不好,毕竟是个闭环,现在有人不玩了,请问他原来的事由谁接呢?这么多天了,研发总监和注册总监都没吭声。市场总监不愿被人骂,难道研发总监和注册总监天生就喜欢被人骂?

作者:周品聿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