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国家发改委向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中国中药协会等8个行业协会下发了关于征求对《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意见的函,要求协会于11月27日反馈意见给发改委价格司。 《征求意见》指出:将取消药品政府定价,通过医保控费和招标采购,让药品实际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原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限价或出厂价格。 在业内沸沸扬扬数月的猜测、讨论之后,药品价格管制放开已接近定局。 发改委真要放手了 根据《征求意见》,医保基金支付药品,由医保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医保支付标准,引导市场价格合理形成;专利药品(包括医保目录外专利药品)、******生产的中成药等市场竞争不充分的药品,建立多方参与价格谈判形成机制;医保目录外血液制品、国家统一采购的预防免疫药品和避孕药具,通过招标采购或谈判形成市场交易价格;一类精、麻药品,仍暂时实行最高出厂价格和最高零售价格管理;低价药品,按现行政策,仍继续执行日均费用上限标准控制。 《征求意见》称:对精、放药品仍实施价格管理,主要考虑此类药品目前实行严格的生产流通管制,临床不存在滥用情况,市场和价格稳定。而低价药品的价格政策与招标、使用、报销等已经形成了一套促进低价药品生产供应相对独立、完整的政策体系。 “单靠发改委有限的人力资源,很难获悉药品的真正成本。而且药品规格千差万别,成本更是难以监控。再者,政府定价容易导致寻租空间。”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司原司长、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高级顾问李镭11月25日在第26届中国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透露政府放手的初衷。他认为,当前取消药品最高零售限价的条件已经具备。首先,大多数药品的市场竞争比较充分;其次,药品招标采购的限价作用越来越强;再者,医保控费越来越紧,定出医保支付基准价后,医疗机构会自觉压低药品采购价格。 “这是一个比较好的信号,显示了政府对于药品市场监管思路的改变,就是将市场还给市场。”一位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其初衷应是遵循国务院提出的简政放权的思路,减少政府部门的行政权力干预,发挥市场机制在药品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据悉,目前纳入国家发改委价格管制目录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价格管理部门价格管理的药品有2700余种,从1997年起至今,国家发改委先后出台了30余次药品价格调整方案以降低药品价格,但成效不彰。 药价会不会涨? 国家发改委在对上述政策实施影响进行评估后认为: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后,由于有招标采购机制约束,医院销售药品价格不会上涨。但不排除改革初期,零售药店销售部分药品价格会有所上涨。总体看来,由于有医保支付标准引导,以及招标采购机制和医保控费机制综合制约(价格放开后未来主要价格管理应由卫计委和医保部门负责),加之对市场交易价格监测监管强化(物价部门主要职责是加强市场监管),绝大部分药品市场交易价格不会上涨。 “近期来说,药品定价全面放开后对于国内大多数低水平仿制、过度竞争的品种是非常大的挑战,但对于有专利药品、原创新药、******品种的企业来说这是非常利好的消息。”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牛正乾说。 记者采访到的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在当前过度竞争的态势下,多数药品在药店终端的价格不会上涨;少数细分市场独占品种有可能进行阶梯式价格调节。 不过,行业内人士认为,药品单价不上涨并不意味着药费支出不上涨。 “发改委把定价推出去了,医保接收支付价,卫生计生继续招标,药费支出只会升不会降。”福建省医药行业协会一位专家认为,因为现行招标政策的结果只会不断把经典实用的低价药赶出市场,合法合规地给穿“特殊外衣”的高价药腾空间。 发改委方面则认为,长远看,医保支付标准对市场交易价格有较强引导作用。特别是建立节约采购成本收益归医院机制,医院有动力压低药价,加之医保支付标准实时动态调整,经过几轮(压价)调整后,医保支付标准就可以反映市场真实情况,使药品市场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上。 支出与疗效如何平衡? 《征求意见》表示: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后,将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将按照“统筹考虑、稳步推进”的要求,从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强化医保控费作用、强化医疗行为监管、强化价格行为监管等四个方面加强监管,引导药品市场合理价格机制形成。 很显然,上述四个方面,前三部分管理权分散在卫生计生、医保等部门,并非发改委权责范围内。 “这是一个不完善的方案。”记者采访到的几位业内人士纷纷表示,至少药品价格改革不应该只从一个部门进行。 “药品最高零售价管制取消以后,招标采购将成为政府价格调节的主要抓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品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昊说,发改委和其他部门政策必须配套而上。关键控制点是公立医院改革作为大背景,同时支付制度改革配套,三保合一同步进行,目录调整为先。 “无论是药品价格的改革,还是支付制度或公立医院的改革,都应以患者治疗结果最佳利益为决策的立足点。”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单病种付费思路的引导下,药费将成为成本,医疗机构在控制成本的目标下,将趋向于选择疗效可靠但价格低廉的药品,但也可能出现过度追求成本而忽视疗效的情况,以及对高成本患者的推诿。 此外,药品价格既涉及社会公共医疗福利和政府支出,又直接影响制药企业研发创新药物、提升和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有效平衡,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所面临的难题。“不加以区分地完全放开价格,不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北京美享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天认为,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药品价格政策鼓励药企创新、技术进步、产业优化,而不是“一刀切”地放开或者管制。 记者 李瑶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