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将迎史上**规模改革
最快明年1月实施,四类药品价格或放开
连日来的消息显示,一直广为诟病的药品价格制定机制正在酝酿史上**规模一次改革。记者了解到,国家发改委已向各省物价部门下发了一份关于放开药品价格的征求意见稿,其中医保目录内的药品价格放开的具体工作方案已经递交国务院审批,预计最快明年1月起实施。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于明德会长表示,若市场对药价改革的传闻真正落地,药品定价市场化终于开始起步。 或放开最高零售指导价 根据上述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征求意见稿,发改委有意放开药品最高零售指导价的制定,首批涉及的品种包括血液制品、国家统一采购的预防免疫药品和避孕药具、一类精神和*********品、专利药等四类药品。此外,也有消息称,医保目录内药品价格拟改由相关部门制定医保支付标准,实际价格由市场决定。 由于上述四类药品一直在药品监管中属于安全监控等级最高的“特殊药品”,发改委有意将此类药品价格放开,市场纷纷认为这是药价市场化的重要一步。 按照目前的做法,国家发改委对药品价格管理采用三种方式: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其中,实行政府定价的药品约有100种,占药品数量的0.8%;实行政府指导价的由国家发改委或各省(区、市)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最高零售限价,此类药品约2600种,占药品总数的22%左右;除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以外的药品,则实行市场调节,由企业自主定价,此类药品占77%左右。 价格司医药价格处或被取消 就在国家发改委酝酿药品价格改革的同时,有消息称,发改委希望不再管理药品价格。这就意味着,发改委的价格司医药价格处或被取消。 事实上,拥有药品定价权的价格司药价处因权力太大,为个别药厂抬升药价提供了寻租空间,已经成为反腐重灾区。截至今年10月有5名发改委价格司官员被先后带走调查,5人都曾直接或间接管理过医药价格。一旦药价处被取消,今后药价谁管?目前业界有一种思路是,由医保管理部门人社部接手,以“医保支付价”的形式管理药价,即:药品价格由企业制定,医保仅支付固定金额,以鼓励使用低价药品。 药价放开后普涨? 对于市民,最为关心的是,药品价格放开后会不会出现普涨?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此前曾表示,低价药品大多是生产企业众多、竞争比较激烈的药品,放开最高零售限价,市场实际交易价格不会出现普涨现象。 有业内人士也认为,涨价的肯定远远不及迫于竞争而降价的多。即使有品种涨价,也一定是很少的产品具备可能条件,大多数都涨不起来,市场竞争使然;相反肯定会把很多目前享受特殊优待的产品,包括专利药、原研药、单独定价药、优质优价的价格拉下来。 (羊城晚报) 新华时评 “药”不放心是大“病”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最近发布调查结果,一批制药企业及其存在的种种问题被公之于众。吉林修正药业因部分药材发生霉变,故意编造检验报告而名列其中,引起舆论批评。作为长期宣称生产“放心药”的知名企业,竟也存在质量问题,并试图用编造报告来掩盖事实,如此行为令人震惊。 近年来,药品质量安全问题不时发生,公众利益一再受损,相关企业的不诚信行为给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蒙上阴影。这些企业在出现问题之后虽然有的公开致歉,有的发表承诺要提高药品质量,其实大多都是企图换回企业形象的危机公关,却忽视了企业的诚信建设这一最为根本的问题,特别是包括修正药业在内的诸多企业,在经历了“毒胶囊”风波的巨大考验之后,仍出现如今的质量问题,并发生编造检验报告的不诚信行为,足见诚信在这些企业仍未受到应有重视。 如此看来,药企要真正生产出让患者满意的“放心药”,得首先治治自己不诚信的“病”。 另一方面,光靠企业自律远远不够,严格、有效、常态化的监管同样不可或缺。此次这些企业存在的问题,就是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调查发现的。显然,制药企业的生产监管、质量检查、市场监督、风险预警等环节,都需要切实发挥应有效用。严守“高压线”,严惩质量问题和违规行为,让不诚信行为无处藏身,让企业为不诚信付出代价,倒逼企业在诚信生产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真正造福于民。 (新华社电) 原标题: 药价将迎史上**规模改革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