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药品零售行业,广东沿海地区一直因源远流长的药膳养生文化而独具优势,被业界同仁所羡慕。不过,对于膏方,大部分广东消费者却并不熟悉。如何把这种来自上海、江浙地区的舶来品送入千家万户,成了让广东连锁药店头痛的事。
作为广东知名中医馆连锁企业,深圳和顺堂近年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推广膏方文化,其成效也逐步显现。
罗马不能一天建成
“从2010年12月开始,深圳和顺堂便开始在深圳地区引入膏方节了。”深圳和顺堂品牌管理部总监,同时也是膏方节的负责人古永辉介绍。
和顺堂作为连锁中医馆,多年来一直坚持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普及和传播中医药养生知识。膏方虽然并非广东市场的传统养生之物,但为了顺应膏方北上南移的趋势,和顺堂亦希望充分利用“膏方”这一独具魅力的品牌,让深圳乃至广东,以及港、澳地区的民众深入了解中医药膏方在现代健康养生的独特优势。
同时,通过推广膏方,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健康生活需求,增加门店的服务项目,促进企业的销售规模增长。
为此,2010年,和顺堂与国内多位先行先试中医膏方的专家沟通,了解膏方节的文化起源、操作方式,并先后多次派出项目团队到上海、浙江等地区学习取经,为膏方的推行做足准备工夫。
为了加强企业内部对膏方的认识和认可,和顺堂还组织多次内部集中培训,把所有店长与和顺堂中医师团队--“和大夫”团队组织起来,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讲座,在门店内营造膏方学习、探索、研究、实践的浓郁氛围,在门店店员、中医师认可膏方的前提下,以中医师团队带动消费者和社会掀起中医膏方普及热潮。
然而,与上海、浙江等地相比,深圳作为移民城市,要短时间内使消费者全面接受膏方,形成固定的膏方消费习惯和文化,难度颇大,分析其原因,是深圳的主力消费者年龄层并不完全与膏方的主要消费群体相吻合。
数据显示,深圳户籍居民的平均年龄仅有30多岁,对于中医药的认同度不高,且未形成治未病理念,因此日常接触中医药机会较少,对于流行于上海、江浙一带的膏方更是鲜有了解。
在此情况下,虽然和顺堂至今已在深圳举办了4届膏方节,但古永辉坦言,与上海浙江等地相比,和顺堂所开展的历届膏方节在人数、技术、规模、影响等各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产生这些差别的重要原因还是广大市民对于‘膏方’仍有一个认同、接受、使用的漫长过程。”
合力做大蛋糕
经过4年的尝试和努力,虽然就文化氛围而言,和顺堂的膏方节仍处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深圳消费者已经开始逐步认可“膏方”,并把其当作秋冬进补的重要选择。而在古永辉看来,能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借助媒体、同行的力量**限度地推广膏方节文化。
据古永辉介绍,和顺堂以往举办的四届膏方节,都得到深圳市卫计委及中医处的大力支持,深圳市区的中医院亦积极参与。
此外,和顺堂邀请多位上海、江浙、香港等地的膏方专家到深圳传经送宝、坐堂问诊,并尝试与社区中医院、中医科室、小型中医馆或中医诊所,如泰润堂等企业合作开展此项活动。如此运作下,每届膏方节都得到深圳主流媒体的重视和关注,深圳晚报就曾提供多个专版宣传膏方节和相关知识。
古永辉表示:“要在一个完全没有文化基础及消费群体的地区推广膏方节,单凭一家之力是难以实现的,只有集各家之力共同推进,膏方节才能得以快速推广,并共同把蛋糕做大。”
然而,要整合多方资源并不容易。以今年为例,由于10月是深圳和香港中医药界同仁庆祝第24届世界传统医药日的时间,因此大部分媒体、企业的注意力都放在举办高峰论坛与义诊活动上,大家似乎都无暇顾及“膏方”。因此,和顺堂决定独自打出“深圳市第五届膏方节”的旗号,并在深圳市中心最热闹、最有影响力的中心书城广场举办膏方节的启动仪式和膏方专家大型义诊活动。
“例如我们就邀请了来自广州的治未病与膏方专家陈瑞芳教授现身说法,为和顺堂的执业中医和药师开办有关膏方培训讲座,并在和顺堂所有的连锁中医药馆张贴海报、广而告之,动员所有经过膏方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医生开具膏方、扩大影响,深入持久地开展此项活动。”古永辉介绍道。
即便对于膏方节的推广,和顺堂已经有一套完成的思路和固定的模式,但古永辉坦言,膏方真要取得成功,绝不是通过一年几场特定的大型节庆活动,就能走进千家万户的。对于连锁企业来说,教育和引导广大消费者了解、认识、使用膏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因此,我们一直长期呼吁药店同行积极与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和广大媒体联系,充分发挥自身和合作伙伴的优势,整个行业一起推广和传播膏方文化,才能把膏方文化植根于本地区,为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服务的同时,成为药店的又一特色服务。”古永辉说。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