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毛利产品会给药店带来不菲的利润,但不是所有的高毛利产品都会给企业与员工带来好的效益和收益,也不是门店的高毛利产品越多利润就越大,这里面有个“度”的问题,超过这个度,不仅仅会利润下滑,还会产生其他的不利影响。下面听听一家药店员工在疯狂的“高毛利政策”下,都有哪些想要说的... 每次一发工资,员工们都是拿着卡“喜唰唰”,但这次离发工资的日子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工资还没到卡上。员工们又开始耷拉着脑袋朝我发牢骚。 店员小刘是其中反应最激烈的:“店长,提成怎么还没发啊?我家都揭不开锅了。15日发的400块基本工资在我手里还没捂热乎就被拿去交房租了。儿子开学又要交一大笔学费,老公还整天嫌我买的菜太差。再不发钱,这日子可怎么过啊?”说完小刘扑通一屁股坐在了收银台前的板凳上。我很理解小刘,她是我们店里生活条件最差的员工,最近两个月,因为公司给我们规定的代理定量品种没有完成任务,按照“老规矩”,要扣掉提成拿去“补缺”。连续两个月没有提成,仅靠微薄的基本工资度日,也难怪有家有口的小刘会怨声不断。 据所了解到的行业情况,我认为高毛利产品占全部药品的15%比较合适,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30%左右较为合理,但我店高毛利品种竟达到上千种,一个月给我们的销售任务是35万元,包括必须完成代理定量品种的2万元,其他高毛利商品也要完成总销售额的70%以上才算OK。 在疯狂的“高毛利政策”下,员工并没有太多信心,但为了那******诱惑力的银子,大家都是拼了命卖到底。即使如此,还是很难完成指标,因为公司的考核不仅以首推品种为主,还有很严格的利润等级。目前我店将药品分为A、B、C、D四个等级,A类为自己连锁代理的品牌或者贴牌品种,这种药品利润达40%到60%之间;B类一般不代理,利润次之;C类利润在40%以上;D类则为知名产品不赚钱的药。 6月份,我们A类代理定量品种的任务额是2万元,共30个品种。公司要求必须************完成,并且按照单品完成率来计算,决不允许“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也就是不允许容易销售的多卖,即使个别品种卖得不好也不会影响总量的销售。公司还通过微机管理来控制,要求店员利用微机入销量,比如对于门店定量的这30个品种,员工在录入单品销量时,只有该产品达到本月定量数,才能将个人销售的数量正式输入电脑,并显示出所获提成的比率,如月末门店只完成28个定量品种,不仅超量的拿不到提成,还要按30%的处罚来倒贴。钱就是这样被扣掉的。 在公司定量的这些品种中,有一些向来销路不好,比如化妆品,或价格明显高于其他同类品牌的产品,或质量疗效有问题的产品。 在这种高毛利政策下店员都有点“疯”,只要能推销出去就OK,导致店里每天都会有顾客因药品质量而来投诉,这些卖出去的高毛利药品不是数量短缺,就是里面发霉变质。在这些定量产品中,同一个品种因不同厂家返利不同,员工在销售过程中也很矛盾。店员想推荐返点数高的,可又担心另外几种完不成。因为其他店员在销售时肯定都挑着点数高的去卖。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必须要整体完成才能拿到提成。为此,我每半个月就会根据代理品种的销售情况对员工做一次总结,也专门设计出一个表格,包括门店定量品种、门店月定量、员工分摊量等,每个员工在当天销售哪些品种都会一目了然。如果哪个品种的销量还没有追上去,那么这几天店员都要着重卖该产品,因为只要一个品种卖不够,我们当月的提成也是一分钱都拿不到。 虽然大家“众志成城,严格把量”,但顾客不是傻瓜,所以我们大伙每个月还是得的没有扣的多。而且因为卖的产品质量实在是差,经常会有顾客大骂着回来找我们。这不,前天一位顾客买的药品不仅内外包装的说明书不一样,药品数量也不够,本该一盒两板却只有一板半,这些小厂家直接在生产线上就给漏掉了半板。大家钱没赚到还整天受气。 作为店长,我无法像店员一样不停抱怨,我总是在想:别的药店是怎么做的?老总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是不是应该考虑到两个问题:一是高毛利品种到底多少最合适?二是这种硬性摊派任务的高压政策之下,对药店的发展会有哪些负面影响?对于店员的职业道德导向又会有哪些误导? 最后我代表员工说一句:我们真的尽力了,能不能不要用这种方式扣我们的血汗钱? 作者:王媛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