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3

“猝死”真的防不胜防吗?

2014-11-10      来源: 半岛晨报   访问量:263    在线投稿

    刚刚过去的10月份让整个医疗界哀痛:10月12日,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任医师张普柱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55岁。10月24日,42岁的阜外医院麻醉医生昌克勤在手术室内突然昏迷,专家会诊后认为**的结果就是植物人。10月25日,积水潭医院骨科的骨肿瘤专家丁易在泰国参加亚太骨科年会期间,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8岁。两周内倒下了3名医生,令人心痛的同时,很多人奇怪“医生怎么也会猝死?”猝死真的“莫名其妙”、“防不胜防”吗?引起猝死的都是心脏病吗?日常生活中哪些习惯让“猝死”离你更近一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医生猝死与过劳密切相关

    接二连三的医生猝死事件让大家不禁深思,医学知识丰富的医务工作者也同样避免不了猝死的发生吗?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心血管病专家杨延宗介绍,实际上,在疾病面前,医务工作者并没有豁免权。一些重点科室、重点领域甚至已经成为“过劳死”的“重灾区”。“医生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医生猝然倒下的原因跟过劳有密切关系。”杨延宗副院长介绍说。由于职业要求,医生们已经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高压工作当作一种“惯性和常态”,而无暇顾及自身。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医生根本没有休息日,查房、出诊、手术、学术、开会、进修……近八成医生每天工作8至12小时,几乎所有医生都曾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半数人曾连续工作超过36小时,约有两成医生甚至曾连续工作48小时以上。在强大的工作压力下,半数的医生都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医生“过劳死”也许还属于新闻,但医生们因“过劳”导致“不自医”现象,早已非常普遍。

    平时心脏“没病”猝死风险更高

    美国华裔心脏协会、宾夕法尼亚州费城杰弗逊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客座教授、心性猝死研究专家张莉教授告诉记者,表面看来,天气变化、情绪紧张、过度劳累等都可引发猝死,而潜在的心脏病、高血压、胰腺炎等疾病才是致死的真正元凶。“猝死病人中大约80%左右为心源性猝死,”张莉教授介绍,心源性猝死发病到死亡发生在1小时之内。其中90%左右是由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各种严重的心律失常所导致的。临床上表现为:心音骤然消失、脉搏与血压测不到、意识突然丧失、呼吸骤然停止、昏迷、瞳孔散大、死亡,罕有逆转者。

    “与那些备受关注的病患来说,还有一群数量庞大的被忽略的‘低危人群’。他们平时看上去健康正常,没有任何病痛,而实际上患有各种心脏疾病等,如心脏离子通道病等,这些都属于猝死隐患。与高危人群相比,这类人群危机意识差,死亡风险高。尤其对于那些几乎不检查身体的人而言,如果存在冠心病隐患,很可能就突发猝死身亡。”张莉教授介绍说,一些基因缺陷、严重缺氧、滥用药物等,也会造成死亡。

    不良生活习惯让猝死离你更近

    猝死容易找上哪些人?“猝死并不是不能预防,发生猝死的很多危险因素都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杨延宗副院长告诉记者,青、中年人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快、工作生活压力大容易患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所以应该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控制工作节奏和工作时间;长期熬夜、高盐高油饮食、吸烟、不运动、不恰当减肥、长期腹泻等,都可以成为造成“猝死”的疾病的诱发因素。“要注意过度疲劳的危险信号及重视发病的前兆症状:长期过度疲劳会引发身体出现一些改变。如焦虑易怒、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及睡眠质量差、头痛头晕耳鸣、性功能减退、脱发明显等。对于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病史的人,在季节交替时,建议与医生进行沟通,是否需要调整疾病的治疗药物;对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危险评估,包括进行常规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明确心律失常类型,评估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做出治疗决策。”杨延宗副院长提示说。

    热点解析

    哪些常见疾病可以引起猝死?

    杨延宗副院长介绍,猝死的原因大致可以划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两大方面,心源性猝死:1、冠心病猝死:70%的心源性猝死是冠心病引起的,急性心梗、严重心律失常、心室颤动等。2、心肌病,急性心肌炎、病窦综合征,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瓣病变、二尖瓣脱垂,药物、电解质紊乱等所致长q-t综合征等引起猝死。非心源性猝死:3、脑出血、肺栓塞、电解质紊乱,高血钾、低血钾引起猝死。4、过敏:青霉素、普鲁卡因易引起过敏性休克死亡。5、猝死症候群:此病多见于年轻人(17~40岁),死前各项检查均正常。原因可能与钠离子通道代谢异常有关。6、毒品、某些药品过量,也易造成猝死。7、手术及麻醉意外、电击伤、暴怒、恐惧、大喜、大悲等。

    出现哪些症状要当心心源性猝死?
    张莉教授告诉记者,假若能够早期诊断,有效预防和及时治疗,大多数的心源性猝死实际上是可以避免的。很多人觉得猝死是突然发生的,防不胜防,其实,很多心源性猝死是有早期症状的,如心脏离子通道病,症状很明显,这样的患者在情绪激动或是剧烈运动后会发生突然晕厥的状况。而这样的患者往往会到神经内科就诊,耽误病情诊断,造成误诊漏诊,因此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胸痛、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时,或是有遗传性心律紊乱家族史的人,**到心血管专科就诊。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