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习之 日前,福州谢女士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这张“密码”处方,处方中,除了手写的患者名字、年龄、电话、日期可看懂外,医生手写的药名几乎就是“I”字形的符号,根本无法看懂,仅隐约看懂1/2、2/3等数量标识。不少网友试图“破译”,却一个字都没看明白。医生和药店师傅说,“猜测的空间都没有。”(10月5日《福建日报》) 到诊所看病,医生开了处方,手写处方中全是怪异字符,犹如“密码”,让人完全看不懂。医生处方事关人命,能写成如“天书”般令人费解吗?患者承受病痛困扰,还要破译这令人“头痛”的天书处方,非但没有减轻病痛,反倒是增加一项负担。若是急性疾病病人,又是否有时间来供药房研究“横撇竖捺”? 然而,更多患者更加担心被抓错药,事关人命,药若是不对症,有害身体健康,更甚,发生不良反应,更会危及生命。故此种担心不足为奇,且在情在理。况且万一真的抓错药,出现医疗纠纷,去投诉也说不清楚。因为处方很难“破译”,到底是开了什么药,只能随医生的一言之词。 此类现象无疑为医疗界蒙上了一层灰暗黑纱,不清不楚,含含糊糊。为医者,更应为人,及人,不仅需要高超的专业医术技术,更需时刻清晰心术。时刻牢记医生理应具备之职业道德及操守。 相关部门于2007年早已出台《处方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处方的书写规范,要求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日期。在管理办法出台后,更为重要的便是执行情况与相关监督相互配合,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开通畅通的投诉渠道,以真正做到从根本上“破译”处方密码,一目了然,清晰明了。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