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经营诊所的老板和牙医都会非常清楚的认识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看个牙这么贵?”
“你的牙齿有保质期吗?”
“牙齿杀完神经以后不会再疼了吧?”
“为什么我治疗前不痛,治疗后反而痛了?”
“您说X线是安全的,为什么你拍片的时候走的远远的?”
“黄金牙有那么贵吗?有多重的黄金啊?”
........
面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回答的内容和方式决定了医患沟通能否成功的进行下去。
很多医生的态度是:
病人听话,态度好时,我会好言相告。
病人啰里啰唆,我会不耐烦,懒得理他
病人不依不饶,我会针锋相对。
这就是心态的问题。
目前,普通老百姓对牙科知识和牙科诊所的认识还很浅,牙科医生与患者对待牙齿的认识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所以不能抱怨患者不理解。这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根本原因了。
其实:出色的沟通=专业知识+技巧
有一句话叫:做人难,做好人难上加难。其实说话也一样:说话难,说实话难上加难。
所以正确的回答并不是说实话,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家生了个男孩,
在满月的时候抱出来让客人看,大家都得说一句话。
一个说:“这小孩将来肯定会发大财”。他于是得到了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小孩将来肯定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大家一顿暴打。
其实,说发大财的是说谎;人死是必然,说的是实话。但是说谎的得好报,说实话的遭暴打。
牙科沟通也一样,不一定得说实话。
判断一个口腔诊所需不需要加强和重视医患沟通。诊所管理者可以从下面几个问题中去思考:
1、诊所有没有及时接听和回复患者的电话?
2、有没有对尚未预约的患者做电话跟进?
3、如果有患者预约而未到,有没有进行电话询问原因?
4、在和患者沟通交流的时候,有没有向患者提供提问的机会?
5、有没有用患者听得懂的话语对他们进行牙科教育?
6、有没有聘用善于和患者沟通交流的员工?
7、有没有在患者离开诊所前清楚地介绍治疗计划?
8、当患者有紧急需要的时候能否联系到你?
9、诊所有没有开展医患沟通的会议或讲座?
10、诊所有没有建立网站?
如果上面的问题有超过5条以上的问题,那诊所就必须马上重视医患沟通了。
国外******的牙科继续教育专家Dr.L.D.Pankey有一句名言“never treat a stranger”。从学术角度看,这句话可诠释为“在对患者缺乏了解的情况下,******不要实施医疗行为。”有些医生,尤其是任职于“学术氛围浓厚”的医疗机构者,可能会认为,沟通交流的目的在于“搞好关系”,是“雕虫小技”,是“商业手法”,因而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西方有句谚语:if the physician will listen, the patient will tell the diagnosis。意思是:只要医生乐意倾听,患者就会把诊断说出来。换言之,如果医生没有倾听的愿望,患者是不会把做出正确诊断所需要的信息告诉医生的。
所以,良好的医患沟通应该是包括聆听和交谈。
关于聆听的技巧:
1、排除外界干扰:在和患者沟通交流的时候,必须专心专意地听患者讲话,排除所有来自外界的干扰,比如治疗室应该是封闭式的、预约安排的时间应该保留足够的余地、不接听电话、不接待访客、预先准备好与接待患者有关的所有资料和器械……
2、集中注意力:在和患者的沟通交流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眼神和动作,要注视患者的眼神,不要有小动作。
3、多角度思考:有时患者说他想选择“便宜的治疗方案”,很有可能是一种博弈方式,并非其最后的决定;有的患者似乎对牙银疾病的预防并不热衷,医生也许可以从美容牙科的角度来改变他的观念。
4、注意潜台词:很多医生在听患者讲话的时候,多有明显的倾向性,即只听得进与诊断和治疗有关的事实,忽略了他们讲话的中心意思、潜台词、牙科问题的优先排序等等。而这些重要的线索往往是医生了解患者、制定治疗方案中所不可或缺的。
5、不轻易打断:我们在和患者对话时,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打断患者讲话或阻止他们继续讲下去。有时候是原定的预约时间安排,有时候是怕自己的思路受到影响。但更多的是不耐烦,嫌患者啰嗦。这种种都表明我们还没有理解听的真谛,没有意识到听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与患者对话中要尽量做到“多听少讲”,尽量不要打断患者的讲话。
6、把握沟通主题:不打断患者的讲话,不等于让患者主导讲话的进程。医患沟通时整个医疗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患者也是医疗行为的重要参与者,但医生毕竟是医疗行为的主导者。所以在和患者交谈过程中,我们有责任把患者引向和围绕与其疾病和需求相关的主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