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报记者 刘雨露 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今年11月设为安全用药活动月,据了解,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公告称:我国居民用药安全存在严重误区。昨日,商报特邀中山医院药剂科副主任陈湘潘做客本报养生大课堂,讲解人们生活中用药的一些误区,和食品与用药之间的安全知识。 1 抗生素是消炎好帮手? 误区:很多市民对抗生素都很依赖,如出现头痛、喉咙痛等身体部位疼痛时,都会首先想到抗生素。 解释:“是药三分毒”,应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切不可盼复心切,擅自去药房购买抗生素。”陈湘潘表示,抗生素使用过量可能损伤神经系统、肾脏、血液系统。尤其是肝肾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更要慎重。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是处方药,没有针对性地乱用抗生素会增强细菌的耐药性。 2 购药只看药名就买? 误区:市民在购买药品时,很多只看药品的名字,几乎不会了解药品的出厂公司,也不会了解药品的成分。 解释:药品一般有三种名称,即化学名、通用名和商品名。 中药与西药有很大的区别就是,不同厂家生产的中药都是同一个通用名。而西药则不同,各个厂家的同一种化学药品一般都有自己的商品名,这样同一种药品可能就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商品名。 因此,无论是医院还是自己到药店买药,都必须分清药名和成分,弄清自己现在正在服用的药以及新购买的药是不是存在名字不同成分相同的现象。否则,很容易造成重复用药,导致药物中毒等严重后果。 3 价格贵的药品更安全? 误区:市民在药房自己购买药品时,当同一种药品出现多种价位后,市民一般会选择价格较高的药品,因为总觉得价格贵的药品更安全,效果更好。 解释:药品的价格取决于研制过程的花费、生产的成本等各种因素,而药品的安全性则取决于药品的不良反应和治病的效果,价格高的药品不一定更安全,更有效。 4 中药泡茶常服对身体好? 误区:在市民的认识中,中药基本对身体没有副作用。如果身体火重,就要常喝菊花茶,降血脂就要常喝决明子茶等。 解释:近年来,中草药当茶饮成为一种时尚,但是药学专家提醒人们,有些干花、中草药当茶饮用对身体并无大碍,但有些却不宜饮用。如决明子虽有降血脂的作用,但同时可引起腹泻,长期饮用对身体不利。甘草长期服用会引起血压升高。 干花泡茶,也不是******安全,如饮用野菊花茶后,少数人出现胃部不适、胃纳欠佳、肠鸣、便溏等消化道反应,脾胃虚寒者、孕妇不宜。正在服用西药的患者饮用中草药茶更应注意,因为不适当地与西药联用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5 保健品能当药用? 误区:很多保健品都打着能治百病的头衔,给市民灌输只要吃了保健品什么病都能医治的错误思想。 解释:药品是用于疾病治疗和诊断的,而保健品是用来保健和辅助治疗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药品的配方必须通过严格的药理、病理和毒理检查及多年的临床实验观察,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药品方可投入生产和投放市场;但保健品是不需要经过医院临床实验观察便可生产和投放市场的。 其次,质量控制标准不同。药品必须按照严格的生产流程,而保健品可以在食品加工厂生产。陈湘潘表示,最重要的就是保健品根本不能治疗疾病,如果市民盲目食用保健品很有可能延误病情,同时,保健品对身体也是有副作用的。 6 感冒药都差不多? 误区:市民认为一般的发热、头痛、打喷嚏等都是感冒的症状,自己随意吃点感冒药就行。 解释:每种感冒药成分都有“专攻”,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例如抗过敏成分能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如氯苯那敏(扑尔敏)、苯海拉明等;解热镇痛成分主要缓解普通感冒患者的发热、咽痛和全身疼痛等症状,如扑热息痛、布洛芬等;减充血剂能减轻鼻黏膜充血,缓解鼻塞等症状,这些感冒药中的成分虽然能减轻症状,但都不能将病毒“清扫”出体外,因此,感冒要对症下药。 7 随意加量加快康复? 误区:为让自己尽快康复,很多市民会自己增加用药量,以为只要一次多服些药就能早日康复。 解释:很多人误以为中成药没有副作用,甚至能做到“无病强身”,陈湘潘称,这种做法很盲目,而且用药量也不能随意增加,因为病情在变化,“经验用药”的做法很容易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他表示,还有一部分复方中成药含有西药成分,如果盲目滥用并加量的话,长期服用会影响血压、血糖的控制。 8 维生素C可以随意补? 误区:大家通常认为缺乏维生素C会造成坏血病,所以市面上就有很多维生素C补充品。 解释:过量使用维生素C并不科学,甚至可引发结石。因为人体吸收不了的维生素C,会以草酸盐形式通过尿液排出。草酸盐是肾结石的主要成分,排出量过多会增大肾脏负担。对于已患有肾结石的人应更加注意。陈湘潘建议:每天补充维生素C的量不宜超过1000毫克;如果每天吃够新鲜蔬菜水果,一般不需额外补充;夏季食用维生素C要多喝水,由于排汗增多,如果不及时喝水,排尿可能减少,尿液浓度增大,结石的风险更高。 提醒 这些食品不能同药一起吃 1.任何药物与烟:服用任何药物后的30分钟内都不能吸烟,因为烟碱会加快肝脏降解药物的速度,导致血液中药物浓度不足,难以充分发挥药效。 2.阿司匹林与酒、果汁:酒进入人体后需要被氧化成乙醛,再进一步被氧化成乙酸。阿司匹林会妨碍乙醛氧化成乙酸,造成人体内乙醛蓄积,不仅会加重发热和全身疼痛症状,还容易引起肝损伤。而果汁则会加剧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刺激,诱发胃出血。 3.黄连素与茶:茶水中含有约10%的鞣质。鞣质在人体内分解成鞣酸,鞣酸会沉淀黄连素中的生成碱,大大降低其药效。因此,服用黄连素前后两小时内不能饮茶。 4.布洛芬与咖啡、可乐:布洛芬(芬必得)对胃黏膜有较大刺激性。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及可乐中含有的古柯都会刺激胃酸分泌,所以会加剧布洛芬对胃黏膜的毒副作用,甚至诱发胃出血、胃穿孔。 5.抗生素与牛奶、果汁:服用抗生素前后两小时内不要饮用牛奶或果汁,因为牛奶会降低抗生素活性,使药效无法充分发挥;而果汁,尤其是新鲜果汁,富含的果酸则会加速抗生素溶解,不仅降低药效,还可能生成有害的中间产物,增加毒副作用。 6.钙片与菠菜: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钾,进入人体后电解出的草酸根离子会沉淀钙离子,不仅妨碍人体吸收钙,还容易生成草酸钙结合。因此,服用钙片前后两小时内不要进食菠菜,或先将菠菜煮一下,待草酸钾溶解于水,将水倒掉后再食用。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