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社会,各种资质证书成了求职者的“标配”,也是很多行业的“敲门砖”,由此催生了全国性的资质考试热。一个不正常的现象是,每次开考前,试题和答案已在网上公然叫卖。这其中有些是诈骗,但有的就是真题。上面的案件就是典型一例。 又如就在昨天,还有报道称,昆明执业药师资格考试1027名考生作弊被查处,仅一个城市的职业资格考试,作弊和查处人数之多,实属罕见。同样在昆明,5人在国家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中作弊被警方刑拘。其实,有关部门的监管和查处力度并不小。每次考试,各级主管部门都会强调考场纪律,并利用各种手段加强考场作弊现象的防范,不少泄题、参与作弊的当事人被查处、判刑,即便在这样的背景下,泄题现象仍屡见不鲜。 原因不难懂。比如一级建造师职业资格证,很多考生舍得花4万买试题,证书的“含金量”可见一斑。当然,这张证书必然能带来比4万多得多的利益。有利益,才有人来冒险。 当然比现场作弊被抓更难查更可怕的是考前买题。对考生来说,“安全系数”要高很多,但价格必然更高。按照法律,各类考试试题属于国家秘密,考前泄露就是泄露国家秘密,要承担刑事责任,但为什么有人敢铤而走险?还是利益驱使,还有处罚不严。 那么,谁在泄露考题? 上述案件,付某已接受法律审判,但我们还要追问:“上家”是谁?谁来查处? 其实,现在各类资质资格考试,从培训到考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利益链。利益链上,大家“各司其职”,分享渔利。买来答案,帮助考生作弊的嫌疑人付某,仅仅是这个利益链的“寄生虫”,哪些躲在幕后提供真实答案的“上家”,才是最该接受处罚的“庄家”。 如果说,哪些协助考生作弊、网上叫卖试题的人是帮凶,那么一些手握权力、为私利故意泄题的人员,才是罪魁祸首,才是要斩断的源头。 防范考场作弊,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但是防范考题泄露,则需要严厉的问责和惩治。在这方面,显然做得还不够。两年前,全国研究生入学试题泄露,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曾质问教育部,并希望公布更多细节。然而,追问之余类似考题泄露并未绝迹。 现代快报评论员 曹玉兵 严惩考试泄题,要苍蝇老虎一起打 江苏省委党校副教授刘青:现在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形成了一个完整产业链。一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会参与这类考试的培训工作。这类人员有的还参与考试出题、试卷保管等环节,最容易泄露题目。因为利益驱使,一些人丧失原则,泄露题目,或让试题故意被窃取,更有甚者,直接参与帮助考生考试作弊。从法律上,泄露试题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很多时候,处理的只是具体实施的当事人,隐藏背后的“关键人物”往往毫发无伤。我们还应当看到,一些考试泄题事件,因为涉及面大,主管部门会淡化处理,让有些人侥幸逃脱处罚。因此查处各类考试作弊和考题泄露,不能选择性执法,监管部门必须“苍蝇老虎一起打”,做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两条腿走路。只有强化制度执行力, 提高法律的威慑力,才能有效杜绝考题泄露。 跟帖 投资顾问:年年都泄露考题,是不是该好好反思。 慈心明了:清朝科考试题泄露,雍正皇帝拿张廷璐、李绂两位主考官开刀给予严惩。 小笨蛋:考生资料信息能泄露,不见得考题不会泄露。 Kashiwara:任何培训的目的都是要让没有机会接受培训的人彻底完蛋。某些培训机构就是靠收取高额费用泄露考题。 坚强的木子颖:作弊的学生,是如何获得这些资料的?资料保管部门也应担责。 liuli_8833_effaf9:各类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考生信息批量泄露,是权钱交易还是管理漏洞?内部渠道考题包过电话铺天盖地,是泄题还是诈骗? Yaoooo_z:考前卖答案,考后改分数。此类现象何时休?综合新浪微博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