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8月1日,世卫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埃博拉病毒在非洲4国已经夺走887人的生命,报告累计感染病例数超过1600例。它迅疾突破人体免疫系统,在非洲多个区域肆虐,西非以外地区,包括中国,开始了严防死守。
南都记者采访深入疫区的无国界医生和香港红十字会,勾勒埃博拉病毒如何逃出广袤非洲雨林侵袭村落人群。如今受感染人群和致死数字双双攀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宣布下月启动埃博拉疫苗临床试验,中国疫苗专家分析认为,这意味着非洲急需的埃博拉疫苗,已经有了可以期待的日程表。

感染:与体质关系不大,关乎特殊“受体”
今年3月以来,以几内亚、塞拉利昂与利比里亚为核心区的四个西非国家已报告超过1600例的确诊及疑似病例,其中887人死亡。在香港出现虚惊一场的疑似病例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紧急收紧边境,尤其对从非洲地区回国的游客加强健康检测。
埃博拉病毒并非新病毒,约40年前它就开始展露狰狞。
1976年苏丹恩扎拉镇,一名棉花加工厂员工出现身体不适后不久便因休克死亡,身体多处出血,死状恐怖。
时隔仅两个月,与苏丹相邻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埃博拉河畔的一处村庄也出现同样的可怕病例,而且蔓延速度极快,短时间内席卷了周边55个村庄。资料显示,在这两次埃博拉疫情中,一共有602人受到感染,最终431人死亡。
这种可怕病毒被以这条河流的名字命名。
迄今为止,科学家已找到了五种变异形态的埃博拉病毒,尽管此前的多次爆发都得到控制,但是它从未被彻底消灭,如今在非洲大陆又一次卷土重来。
2003年,美国齐格里曼兄弟在《危险的杀手》一书里,描述了埃博拉病毒肆虐侵袭人体的过程:它实际上能浸染身体的任何组织,除了骨胳以外。首先是难熬的头痛、发烧和肌肉痛,然后体液开始渗漏。当内出血刚发生时,身体里的凝血因素便开始起作用,肝和脾等器官会变成一个个又干又硬的团块,作为身体过滤器官的肾被血块堵塞而失去作用,心脏由于试图把凝结物压往血管深处而承受巨大的负担。
“埃博拉病毒在感染人体时似乎非常懂得攻其要害的道理”,原丁香园副主编、科学松鼠会“日色提”医生分析说,埃博拉病毒首先损伤感染者的免疫系统,这道屏障一旦被瓦解,病毒感染就更加容易。
“日色提”研究埃博拉病毒资料发现,人体最早受病毒影响的主要是一些和免疫系统息息相关的细胞,比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等等。这些细胞的重要之处在于,它们负责识别侵入人体的外来异物,并触发免疫系统展开攻击。当其自身难保,免疫系统也就无法获取敌方信息、组织有效还击了。
因此,埃博拉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临床上观察到,在感染晚期,患者的脾脏、胸腺和淋巴结等部位有大量淋巴细胞凋亡。而这些器官都是免疫细胞的“军事重地”。在一些病例中,患者往往在还没有出现有效的免疫反应时就已经死亡,甚至有时在幸存者的恢复期也检测不到病毒的中和抗体。
“当身体中所有的凝血因素耗尽以后,不可控制的大出血便开始了,这时病毒在身体里横冲直撞,疯狂地进行复制。毛细血管破裂,血流到肺、胃和肠里,皮肤也有可能由于血渗到皮下组织里而浮肿,患者的眼睛也往外流血,死亡很快到来,往往是由于体克(失血和血压过低引起)、心脏衰竭或肺堵塞。”齐格里曼兄弟写道。
现在,仍有医生在科普后提醒,不要去网上搜寻埃博拉病毒杀人的残酷图片。
“埃博拉病毒从感染到死亡最短的只有12天,它的症状出现还是比较早的”,“日色提”了解到,埃博拉病毒感染与人的身体素质关系并不大,却与人体内特殊的“受体”密切相关,一旦人体内有和埃博拉病毒起反应的生物大分子作为受体,就相当于体内藏了对应埃博拉病毒的“钥匙”。
目前埃博拉病毒的免疫机制尚不明确,所识别的细胞表面受体也未最终确定。但西方研究认为,欧洲人体内缺乏类似的受体,遗憾的是,西非国家人群体内的这把“钥匙”,打开了埃博拉病毒这个魔盒。
扩散:有些区域拒绝医疗队
截至2014年7月31日,国际人道救援组织无国界医生组织共有552名国际救援人员及当地员工在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3个国家治疗患者以及控制埃博拉疫情。
无国界医生的流行病学专家范赫尔普医生深入了疫区,他向南都记者介绍,这场疫情起源于几内亚一个临近盖凯杜省的村庄,“这个地方的人经常猎食蝙蝠,第一个被感染的家庭也承认猎食过锤头果蝠和无尾肩章果蝠,它们都携有埃博拉病毒。”
研究学者普遍认为,埃博拉病毒一开始是在蝙蝠之间传播,然后从东非传到西非,之后通过患病动物传播给人类。然而,关于疫情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至今仍无法确定。
“当地人缺乏相关知识,而且人口流动性高、病例的分布范围广泛,这些因素加大了防疫工作的难度”,范赫尔普医生说,有位村民曾问他,我们祖辈从未跟我们提过这种病毒,为何现在突发这样的意外?
这是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接触到埃博拉,恐慌的人们难以接受病毒的存在。接受无国界医生治疗的一名患者,在进入治疗中心之前,在短短一周的时间内跑了五个村庄,这意味着病毒很可能因此扩散。
国际红十字会整个控制埃博拉行动,也动员了2548名当地义工及国际救援人员。香港红十字会分批次向疫区派出医护人员参与行动,负责国际及赈灾服务的主管刘冰认为,“对于病毒的无知和恐惧心情才是引发疫情不断扩散的主要原因。”
抗疫组织还不得不面对西非受感染区当地人的不信任,无国界医生的流行病学专家克拉克医生告诉南都记者,“有些区域的居民对我们充满敌意,盖凯杜省至今还有20个村庄拒绝任何医疗队伍的入驻。”
由于疫情的扩大,几周前,几内亚境内只剩两个村庄需要无国界医生留下来监测,如今仅在几内亚南部的盖凯杜省,就需要监测40个村庄和超过500个病毒接触者。
无国界医生组织中国媒体主任张丽萍对南都记者称,目前他们的资源调配已经达到极限,“问题不仅仅在于病例数量的激增,而是在于疫情向三个国家的许多地区蔓延,令监测和有效应对变得极其复杂,而我们在几内亚和塞拉利昂已经用尽所有人手,因而无法做更多。”
疫苗:预计明年问世
感染者致死率高达90%,迄今为止,对付埃博拉病毒的方法和疫苗仍未找到。
周东明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抗感染免疫与疫苗研究组组长,他向南都记者介绍,埃博拉病毒疫苗研究至今有3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
得克萨斯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系病毒学家托马斯·盖斯伯特,自1988年开始埃博拉病毒研究,目前的主攻方向是以重组水泡性口膜炎病毒(V SV )为骨架研制埃博拉疫苗。他研发的三种疫苗在猕猴中的防护效果都达到了接近100%的程度。
“日色提”分析,现在这些研究还处于临床前阶段。这些疫苗的骨架都来自病毒,“出身”不好,虽然经过改造,但仍存在故态复萌的风险,因此监管机构对这类疫苗的应用还比较谨慎,而这也和科学家急于推进研究的愿望形成了矛盾。
周东明则认为,目前已有埃博拉病毒疫苗在非人的灵长类动物中获得100%的免疫保护效果,免疫保护机制也基本阐明,“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研制成功是非常有希望的”。
最有希望的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 IH )8月1日宣布,将在9月启动埃博拉疫苗的临床试验。国立过敏及感染性疾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曾公开表示,正在推动FD A经由快速通道启动疫苗的I期临床试验。他预计2015年1月可以拿到I期试验的结果,之后在开展II期临床试验时,疫区的卫生工作者或许就能用上新研发的疫苗了。
埃博拉病毒会在全球大范围传播吗?
世卫组织和科学界目前均判断:埃博拉病毒逃出非洲的可能性不大。
这一方面和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关。埃博拉病毒不经过空气传播,只有接触到感染者的体液才可能被感染。体液包括血液、汗、呕吐物、粪便、尿、唾液或精液,因此偶然在公开场合的接触不大可能感染。
如今各国对埃博拉病毒都会采取预防措施,这会形成第一道安全线。第二道安全线则来自病毒本身,埃博拉病毒致死率高,宿主迅速死亡,病毒缺乏繁殖和进化的机会,不太容易传播特别广。
回到美国的感染者会增加扩散危险吗?
美国已将在利比里亚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两名医疗救助人员接回本国治疗。美国卫生部官员表示,这两名患者对美国公众的威胁性微乎其微,即使有人发生一些可怕的、不可预见的事故,埃博拉病毒也不会广泛传播。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的严重大暴发主要因为资源匮乏、感染控制措施不当以及对医护工作者的不信任等。而相比之下,美国在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方面更加完善。
非洲之外,哪些地方出现了疑似病例?
媒体报道一名早前到非洲肯尼亚游玩的香港女子周一返港后,出现发烧、头晕、呕吐、腹痛等类似埃博拉病毒的初期症状。而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7月30日表示,香港至今并无怀疑个案。
美国纽约8月4日发现一例疑似埃博拉病例,一名男子因高烧和肠胃不适到芒特西奈医院就医,自称曾到过西非旅行。医院将他隔离并进行检查后表示,初步分析认为该患者未感染埃博拉病毒。
8月4日,有传言称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近日收治一名尼日利亚归国的男性中国人(非沪籍),定性为埃博拉高度疑似病例。
经上海浦东新区卫计委核实,浦东新区人民医院8月2日下午收治的发热病人确实自尼日利亚返沪,但无消化道症状,无出血,无红疹,未怀疑感染埃博拉。昨日医院向当地媒体证实确是“谣言”。
非洲疫区目前如何治病?
目前疫区里给病人主要是进行支持治疗,也就是对症治疗,病人往往会出现脱水,就利用含有电解质的液体实施静脉输液或口服补液,病人血压低了,就通过药物进行升压。发烧了就进行降温治疗,目前并没有特异性治愈疾病的方法。
这种支持治疗的目的是帮助病人的免疫系统获得外界的支撑,继续和病毒作斗争。有些病人在得到适当医护后康复,其中不仅有成人,还有儿童。
有什么方法可预防感染?
目前正在对若干疫苗进行测试,现在没有任何疫苗可用于临床。但提高对危险因素的认识,采取可对自身带来保护的措施,这是减少发病和死亡的仅有方法。
预防感染的方法包括,在受到影响的雨林地区,减少与高危染病动物的接触(即果蝠、猴子或猿)。食用动物产品(血液和肉)前要彻底煮熟。如对病人实施医护,要戴手套并使用防护装备。到医院探视病人或者在家实施照护后建议定期洗手。埃博拉死者应当在使用保护性较强的装备情况下得到处理,并立即将其埋葬。
当然这些更多是针对埃博拉病毒存在疫区群众的建议,我国目前预防感染的最主要办法就是,不去存在埃博拉病毒的疫区旅行。
喝板蓝根可以对付埃博拉?
世卫组织强烈建议,人们从其公共卫生当局获取埃博拉病毒病方面的可信健康建议。由于没有针对埃博拉的特异性药物,最佳治疗方法就是由医院卫生工作者利用严格性感染控制操作程序提供重症支持性治疗。有医生在丁香园网站提醒,没有科学依据显示,板蓝根之类的中药对埃博拉病毒有预防作用,不要盲目服用。
埃博拉病毒包含5种类型,它们都可以感染人类并导致类似的症状,但毒力有差异
本迪布焦埃博拉病毒
致死率不到40%
扎伊尔埃博拉病毒
致死率约为50%
苏丹埃博拉病毒
致死率为70%-90%
塔伊森林埃博拉病毒
毒力难以评估,因为只出现 了 一 例 感染病例
雷斯顿埃博拉病毒
目前******确定的亚洲病毒种,人感染后似无症状
疫苗研制难点
安全要求高:需要在生物安全4级(BSL-4)实验室中
资金投入少:全球流行可能性小,潜在接种对象较少,研发机构动力不足
测试推广难:剂量、安全性等技术参数难以把控,动物测试阶段推进到人体测试阶段难度不小
基础研究不足:至今还没确定埃博拉病毒的中间宿主,也没定位病毒的来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