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化竞争,在现代商业社会普遍存在,药品零售行业也不例外。仅从44万家这个数字,就可以感受到药店竞争之激烈。 药店的合作伙伴——工业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则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用“惨烈”两字来形容亦不为过。 即便是手握品牌OTC产品,深耕药店终端多年、有丰富市场积淀的药企,要想在零售终端市场上突出重围,销量不断攀升,也非易事;更遑论基础薄弱、开拓药店终端市场时日尚浅的制药企业。他们想要与众多连锁达成深度合作,并取得销售佳绩,更是艰难异常! OTC弱势工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突围而出?他们拿什么来吸引连锁,达成深度合作? 篇章一:品牌,必不可少的“敲门砖”? 品牌是连锁选择合作对象时的重要加分项,但光有品牌并不足以立足。 当被问到“什么样的产品、企业才能吸引连锁的关注,并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时,几位受访的连锁老总无一例外,都首先提到“品牌”二字。 高毛模式的难以为继,让越来越多的连锁企业认识到,惟有加强与品牌药企间的合作,才能优势互补,如今,“品牌药回归”在业内已成共识。 “一线品牌工业、二线品牌工业的品牌产品,是鲁和争取的合作伙伴。” 山东鲁和医药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心明说,作为联盟的实体企业,他们只会选择品牌企业合作,“品牌企业有产品口碑及知名度,信誉及产品质量有保证。” 在“品牌药回归”的大趋势下,工商双方都在积极释放自己的诚意。“跟品牌企业合作,我们对毛利率的要求会相对放低。像抗生素类产品,哪怕非品牌企业的毛利率能达到70%,品牌企业只有50%,也会选择引进品牌产品。”浙江瑞人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冬明告诉记者。 那么,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就一定能在OTC市场纵横江湖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维价是关键一环 品牌药品往往会被连锁企业列为吸客品种,连锁之间打价格战时,常低毛利甚至负毛利销售,最终结果是合作无法维系。 只有管控好渠道、维护好价格体系,才能让连锁获取想要的利润。因而,“做好维价工作,是连锁终端愿意与品牌工业合作的前提。” 江苏百佳惠苏禾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郁平指出。 近几年在OTC市场表现抢眼的齐鲁制药,即在维价上做足功夫,受到合作连锁的广泛赞誉。 “齐鲁制药采取直供的模式,渠道管控有力,价格维护非常到位。” 张冬明如是评价。而徐郁平认为,这是齐鲁近年突飞猛进的关键要素之一。 齐鲁制药OTC事业部(下简称“齐鲁OTC”)采取的是“连锁直供、渠道控销”模式。“所有产品,均是通过齐鲁制药旗下的商业公司齐鲁万和医药直接销售给连锁,不通过任何中间环节。”齐鲁OTC总经理王庆刚解释道。 减少中间环节,不仅减少了影响价格维护的不稳定因素,还能降低通路费用,让利连锁终端,进一步促进连锁的合作意向。 不过,随着业务量不断增大,客户数量不断上升,直供模式的弊端就会突显,因为工业自身的配送能力毕竟有限。 对于解决这一矛盾,王庆刚的思路是与当地主流商业公司合作,由其负责物流配送,但商业公司没有销售权,渠道还是牢牢把握在工业手中。2015年起,齐鲁OTC将在一些销量较大的省区,如山东、江苏,选择配送商来合作。 王庆刚在跟连锁沟通时一直强调“渠道保护”的理念,即指工业直接供给连锁的产品,不可能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杜绝窜货。在渠道保护的基础上,保证连锁有足够的利润空间,而连锁需要配合的,就是不拿齐鲁的产品来打价格战。在徐郁平看来,这就是“制定好游戏规则,大家都按规则来玩”。如此这般,价格维护水到渠成。 给同一区域的竞争连锁提供不同品规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直接竞争,也是维护价格的一种方式。当然,不同规格的产品也需要价格维护。 弱势企业路在何方 不可否认,品牌是连锁选择合作对象时的重要加分项,但光有品牌并不足够,诸多医药工业巨头在OTC市场的乏力表现,就是**的证明。 而在OTC市场籍籍无名的企业,连品牌这个加分项都没有,要想一鸣惊人,又该怎样做? 产品差异化是一条路。“如果二三线企业的产品,非常有特点,能与其他产品形成差异化,连锁还是非常乐意与之合作的。” 张冬明表示。 然而在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想要找到一个独特的品种异常困难。即便有,也会很快被复制,泯然众人。 打响自己在行业内的品牌,也是一条路。“借力行业平台,快速提升品牌”,被认为是齐鲁OTC近年在药店终端快速崛起的秘诀之一。 虽然齐鲁制药是医药工业巨头,但在OTC市场知名度并不高。“我们在三年前对齐鲁也不熟悉,不知道齐鲁制药规模竟有这么大,实力如此雄厚。”董心明笑言。 掌舵齐鲁OTC后,王庆刚独辟捷径地选择与中康资讯等众多行业平台合作,在短时间内确立了齐鲁在行业内的品牌地位,为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年来,齐鲁OTC活跃于药店圈,组织、参与各类业界活动,“让连锁从高层、中层到一线员工,都认识到了齐鲁的品牌、实力、质量等,愿意去推广销售他们的产品。这也是他们成功的关键之一。”张冬明表示。 选择适合的合作伙伴,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徐郁平指出,刚进入OTC市场的药企,千万不要想着“一口吃成大胖子”,非品牌企业可以考虑与一些非主流药店企业,甚至是单体店合作,快速切入市场。 王庆刚认为,没有市场基础的时候,要想把销量迅速做起来,“生存”下去,必须走一条捷径:即选择一些志同道合的连锁,并重点扶持。“并非规模大的连锁,就是目标客户群体,因为门槛特别高或者执行力不强。要找的合作伙伴,是真正有需求,短时间内能够上量的连锁。” 齐鲁OTC与鲁和联盟的合作,无疑就是志同道合、相扶相携的典范:2011年双方签约90万,经过共同努力,完成150万的采购金额;2012年签约180万,最终完成近700万元,增幅惊人;2014年签约1000万元,“8月份就已完成,全年目标是保2争3,保2千万,争3千万。”董心明透露,“我们两家企业的发展是同步的,而这源于双方在理念、模式上的相互认同。” 记者:王强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