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到新版GSP,政策的步步趋严,倒逼执业药师短缺破题。笼罩在神秘面纱下的“挂证”行为还能持续多久,也打上了大大的问号。行业走向规范是大趋势,面对执业药师的巨大缺口,集政府和行业合力拨开层层迷雾,寻找解决之道应是当务之急。为此,《第一药店》本期策划“执业药师冷思考”专题,与大家共同寻找希望的出口。
随着6月开始执考报名以及新版GSP正式实施,执业药师这个群体再度成为关注焦点。新版GSP中规定“每家药店必须配备执业药师”,或许会使得今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报名更加火热。而报考的背后,除了新规传递的“增加执业药师供需”信号外,更多地是利益的驱逐。因为拥有了执业药师证就可以通过“挂证”获得一份额外收入。 不过,国家出台新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行业行为,从而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用药安全。业内不少分析人士称,在这种立意下,政策只会越来越收紧,“挂证”定难长久,企业当早做准备。
单体店成众矢之的 新版GSP本月实施后,业内人士就开始热议新规能否真正有效约束执业药师的行为,减少“挂证”现象。 安徽立方连锁药房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双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合肥市的监管一直较严,行业门槛也越来越高,促使市场中兼并重组行为增多,在集中度提升的同时企业自律意识逐渐提高,连锁企业挂证的现象还是比较少见。如今新版GSP已正式实施,执业药师虚挂现象将会进一步减少。” 不过,有关人士表示,由于单体药店分布散乱,不易管理,难以监管,因此大部分单体药店挂证现象依然较为严重。 “单体药店将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是经营成本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是难以吸引执业药师这样的专业人才。”周双才告诉记者。 在新版GSP的压力下,这些小型药店纷纷寄望通过新规中三年的缓冲期寻找出路。或卖或加盟,或老板自考证书,使出浑身解数,但长期被视为“小、散、乱”根源的单体药店,无疑将是受冲击**的群体,三年之后它们的命运会否明朗,亦恐难知。
矛盾短期难解 据国家食药监总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报考人数为188074人,实际参考人数为146874人,参考率为78.09%;合格人数为25969人,合格率为17.68%。 截止到2012年12月底,全国累计有22.6万人取得执业药师资格。即便所有的执业药师都到药品零售领域执业,以目前42.3万家药店均配备1名执业药师的要求,缺口也接近20万。 而上述的理想状态实际上也是不存在的,因为执业药师本身就分散在不同的领域。众所周知,现有执业药师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各大医院、制药企业、政府机关以及科研单位中工作,除去这部分能够进入药店工作的不会超过10万。新版GSP的过渡期为3年,也就是说,如果未来几年内全国药店总数一家不增,3年中执业药师的缺口也在30万人以上。查阅相关数据,从2009年到2012年,平均每年通过考试的执业药师为12000人左右。如果还是以这种速度来培养,估计3年之后也不会有太大改观。 基于以上数据分析,很多业内人士做出了这样的预测,未来一些单体药店将面临淘汰,或合并,一些连锁药店对外拓展的步伐将减缓,反而区域内的整合会加快,全国药店总数或下降。但是,执业药师的需求还是会很旺盛。
市场手段或可遏乱象 不少药店经营者认为,未来监管部门会越来越重视药品经营质量的监管,一些不符合市场规范的药店将首当其冲。 某执业药师向记者表示:“对药店的监管及规范实际上也是对我们这群执业药师的监管,那些通过证挂在药店获取收益的药师们,未来可能不会再那么肆无忌惮。但是杜绝这种现象不是通过单一的政策就以可达到的。” 据了解,此前就有一些省市对药师“挂证”现象进行过严查,短期虽得到遏制,但长期效果似乎差强人意。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事实上,一些分布在医院和药厂的执业药师并未得到认可,因为医院和药厂通常更倾向于卫生部认可的药剂师,而不是药监局认可的执业药师。因此有分析者指出,新规对执业药师的重视以及释放出来的需求信号可能会使一些原本在医院和药厂的执业药师转向药店。 一方面是执业药师考试人数将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医院和药厂执业药师的回流。两面合力使得药店执业药师的缺口渐小。一旦市场供给充足,药店就无需通过“挂证”来满足要求。这也是主管部门欲借市场手段来遏制“挂证”现象的有效方法。
链接 中外执业药师简况对比 定义不同 英国:《药品法》中规定,药师是指领有执照,可从事调剂或独立开业的人。 美国:《州药房法》中规定,只有当取得就业资格的药师,在某州的州药房理事会的监督下,在具体岗位上执业时,才称之为执业药师。 中国:《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1999年修订)第三条规定:执业药师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中执业的药学技术人员。
处方权不同 欧美:欧美经济发达国家早已实行医药分业,医师只是诊断,处方用药以及贩卖完全由药剂师控制。 中国:法律上虽承认药师有审方权,但实际生活中,中国药师只负责把医生开给你的药发给你,从而形成医药不分现象。
知识结构不同 法国:药师以自己广博的药学知识,在药品的研究、生产、销售、调配以及临床试验、药学服务等领域中肩负重任。 中国:药师所受的传统教育主要是化学和药学基础教育,临床知识极为不足,对新型领域不甚了解,难于涉足。
教育程度不同 法国:法国每年都组织有关学科的技术实践培训,药学专业学习一般持续6~9年,合格的学生可获得一个药学的标准国际文凭。 中国:“重医轻药”、“以药养医”的偏见根深蒂固,对药学技术人员必要的进修、学习不重视。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