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许冰洲通讯员蔡轶颖 本报讯自己买的是党参,药店却配成了苦参,张女士向药店索赔,但药店不同意,称他们是按药方给张女士配的药,但又承认收银小票打错了字,究竟双方孰是孰非?近日,新兴市场监管所成功调解了这起消费纠纷。 家住乍浦的张女士向新兴市场监管所投诉,称她在嘉兴市区某大药房配药的时候,大药房将党参配成了苦参,她要求大药房退费赔偿,并赔偿其往返嘉兴与乍浦的交通费用。 接到投诉后,新兴市场监管所的工作人员与该大药房的徐经理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徐经理称,发生此事时他正好在现场,中药是按处方配的,当时是收银员将小票的字打错了,将党参打成了黄芩,但是实际配药还是按照党参配的。发现错误后,收银员要想更改错误,让张女士补差价的时候(黄芩要便宜得多),张女士已经离开。因此,大药房不同意张女士的退赔要求。 张女士则说,自己在该大药房共配了4次药,她发现问题的是第3次,不仅小票上将党参打成了黄芩,而且将党参配成了苦参。 那么,到底药方上开的是党参还是苦参?大药房是否存在过错,小票上把党参打成了黄芩,实际上却配成了苦参?现场调解请来了为张女士开药方的医生和配药的药师。 医生向张女士解释,前两次配的中药里确实是党参,但是第三次的时候根据张女士的身体情况,将党参调整为苦参,因此药方上开出的是苦参。 药师则向张女士证明配出的是苦参。药师对照药方,把整包中药按中药品种一味味进行拆解,最终找出苦参并留样给张女士,以便她去医院或其他药店核实。 至此,整件事情真相大白,药方上的字比较潦草,很难区分是“党参”还是“苦参”,可能让张女士误以为还是党参。大药房存在打错字的错误,把苦参打成了黄芩,但是配出的中药却没有错误,所以对张女士的身体没有影响。徐经理其实只知道收银员打错了,对药方上究竟开的是党参还是苦参,以及实际配的是党参还是苦参并不清楚。 调解时,新兴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建议,大药房把第三次、第四次所配中药金额全额退还给消费者。双方最终接受了该建议,由大药房退还张女士药款700元。当事各方均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