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均能看到自己的舌头上面舌苔的变化,但是不知道它的每一个变化都有着不同的病情与内脏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天简要介绍一下常见舌苔的变化与病情的关系。 首先要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在看舌苔时注意自己是否吃过带颜色的物品,如鸡蛋黄、乌梅等带色的食品和药物的染苔。 另外还要注意看舌的部位;舌尖部看心肺,两边看肝胆,中间看脾胃,舌根看肾。 我们在这里只要看自己的舌苔是否正常和异常,正常舌苔为:舌质淡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而干润适中。 其中还要分季节:夏季,暑湿盛,舌苔多厚;秋季,苔多薄而干;冬季,舌常湿润;晨起,舌苔多厚,白天进食后舌苔变薄。 年龄与体质:老年人,气血常虚,舌多现裂纹;小儿易患舌疾,出现白屑或剥苔;肥胖之人舌多略大且质淡;消瘦之人,舌体略瘦而质偏红。这里介绍几种情况: 一、白苔:主证:主表证、寒证,特殊情况下也主热证。若舌淡苔白而湿润,常是表寒证或寒湿证;若舌上布满白苔,如白粉堆积,为“积粉苔”,是为外感秽浊之气,毒热内盛所至。 二、黄苔:主证:主里证、热证。淡黄热轻,深黄热重,焦黄热结;舌淡胖嫩,苔黄滑嫩者,多是阳虚水湿不化。 三、灰苔:(常由白苔转化而来,也可与黄苔并见) 主证:主里证,常见于里热证,也见于寒湿证。苔灰干见于里热证,苔灰而润见于寒湿证。 四、黑苔:(多由灰苔或焦黄苔发展而来) 主证:主里证,或为热极或为寒盛。若苔黑而燥裂,甚至生芒刺,多为热极津枯;若苔黑而滑润,多属寒盛阳衰。 五、厚苔:(不能见到舌体) 主证:胃气夹湿浊邪气熏蒸而致,主邪盛入里,或内有谈饮湿食积滞。 六、薄苔:(隐隐见到舌体) 主证:正常舌苔;若有病,亦属疾病轻浅,故主外感表证或内伤轻证。 七、滑苔(水分过多) 主证:主寒湿证,临床上常见于阳虚而痰饮水湿过多者。 八、燥苔:(干枯无津) 主证:热盛伤津;阴液亏耗;阳虚气不化津,燥气伤肺。 九、腐苔:(颗粒疏松,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揩之去) 主证:阳热有余,多见于食积痰浊为患,也见于内痈和湿热口糜。 十、腻苔:(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上面罩一层油腻状黏液) 主证:湿浊、痰饮、食积、湿热、顽痰等实证。 总之,舌诊在辨证中地位重要,舌通过经络气血与脏腑密切相连,舌质可反映脏腑气血的虚实,舌苔可辨别邪气的深浅与胃气的存亡,古人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 舌淡主虚寒,舌红主热证,青紫为寒(润)、为热(燥);白苔主表证、寒证,亦主里,黄苔主里证、热证,黑苔则为寒(润)、为热(燥),此皆舌诊常理,需结合舌之形态和苔之形质综合判断,了解自身的病证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选应自己的药物。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