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猫腻?这样的药谁敢喝,喝出问题来谁负责?昨日,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以患者的身份对此事进行了调查。 患者:医院开药有问题 8月18日上午,一位读者向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反映,自己到沈阳市黄河北大街黑山路3号一所三甲医院看皮肤病,该医院皮肤科医生给开的中药没有批号,不知成分,也没有生产日期,服用后也未见疗效。 最令他费解的是,这种药的费用在“医院处置单”和“收费票据”上,变成了其他治疗的费用。“我在别的医院也开过中药,一般情况下是开药方自己熬药,要不就是花钱委托医院熬。”这位患者称,“我在这医院看病,根本不知道药方,连批号什么的都没有,我怀疑这药有很大的问题。” 记者调查 医院将中药费开成治疗费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黄河北大街黑山路3号该医院门诊楼二楼皮肤科,诊室内有一名年龄较大的男医生和一名女护士。 记者拿着手机里起满红色疙瘩的皮肤照片给医生看,医生结合记者描述的症状,没有进行任何检查,很快就确诊记者患的是荨麻疹,需要服用医院特制的中药药液进行治疗,“不能保证根除,但是肯定能见效。这个中药是我们自己熬好的,是医院的专利,像牛奶一样一袋一袋的,两袋是一副,75元,早晨喝一袋晚上喝一袋,一个疗程是15副。” 随后,护士给记者开出了“医院处置单”和“收费票据”,上面写的不是中药药液,而是“中药蒸汽浴治疗”和“红光治疗”两项。“我们这个中药药液是内部药,这是我们医院的专利,电脑里打不出来这个名,所以开的是中药蒸汽浴治疗和红光治疗,这两项加起来正好75元,你同意的话就交钱去取药。”见记者有疑问,护士这样解释。 拿到的药没有成分和批号 按照护士的指示,记者到收费口交款,拿着单据来到该医院另外一个楼内,在二楼皮肤病治疗室门前看见一名年轻护士,护士拎着一大塑料袋交给坐在椅子上的一名女子,又接过记者手中的单据,让记者在走廊内等候。 不久女护士将一个黑塑料袋交给记者,里面是药液袋,呈深褐色,长10厘米,宽5厘米。包装的正面写着“中药液”三个字,背面写着包装袋的产地、材质等信息,以及药液的服用方法等,而药液的名称、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适应症等重要信息均没有显示,批准文号更是找不到。 业内人士:经过审批的药不会查不到名字 昨日,一位在中医院工作多年的医生向记者讲述了医院的开药流程。 一般情况下,医生给患者看过病情后,会将药方通过电脑传到药局,药局负责将药给患者准备好。如果是中药,患者可以取回家自行熬制,也可以通过医院熬制。“这种中成药都是一人一方,因为每个人的个体存在差异,病情也不相同,基本不会出现一个口服的药方多人共用的情况。”这位医生说。 还有一些中成药是固定的药方,比如治疗晒伤之类的药物,但外包装上会标明“院内制剂”的批号,以及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至于收费单据上用“治疗费用”代替“中药费”一事,这位医生表示,这种情况在医院******不应该出现,“我们医院每卖出的任意一种中药制品都是经过药监部门审批的,只要经过审批的药,在医院的电脑中都会有这种药品的名字,******不会出现查不到名字的情况。” 沈阳市黄河北大街黑山路3号这家三甲医院皮肤科开出的中成药到底是什么成分,是不是有正规的批准文号?本报将继续关注。 本报特别报道组 链接 举报卫生违法案件最高奖1万元 【北国网、辽沈晚报讯】记者胡婷婷报道为鼓励市民参与,严厉打击各种卫生违法行为,沈阳市卫生监督所将对举报有功人员予以奖励。 举报奖励范围包括:非法进行胎儿************、非法开展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手术的(两非);非法采供血的;非法行医的(黑诊所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对外出租、承包科室的;非法开展医疗美容的;医疗卫生机构未按规定处置医疗废物的;未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擅自从事餐饮具集中消毒的(黑加工点);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擅自从事消毒产品生产的;生产未取得许可批件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的;经营公共游泳池无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的。 市民可通过拨打投诉热线22890588、来信、来访、传真等方式,向市卫生监督所提供相关案件线索,经调查属实,将给予举报人不同额度的现金奖励,最高奖励1万元。 沈阳市黄河北大街黑山路3号一家医院皮肤科医生给患者开出的中药液,没有名称、成分、生产日期、功效、批准文号等信息。本报特别报道组摄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