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商界正流行一个词:“上高速”。上高速就是“跑路”,说的是浙江的小企业主。“跑路”的原因有多方面,既有长期以来经济结构畸形的问题(小企业多、大企业少),也受大经济环境影响:外贸出口企业压力陡增,加上银根紧缩,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企业形势不容乐观。 大环境对药品零售业的影响非常明显。据舟山里肯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祥安反映,药店的购买率在严重下降,“如果说之前是药店的冬天,今年4、5月份以后,我认为会进入严冬期。” 不管严冬期会否到来,过去一年浙江市场整体仍保持了可观的增长率。据可比企业的数据显示,2013年浙江药店的平均销售增长率为21.38%,其中涨幅最高的宁波彩虹大药房以46%稳居榜首,浙江瑞人堂、舟山里肯分别以29.27%、23%紧随其后。但亦有企业陷入了负增长。 “藏富于民”的经济特点以及消费者对******药品、中药饮片的需求和高购买力,推高了浙江药店的客单价,2013年浙江药店平均客单价接近78元,远远******于66.67元的全国平均水平。 但是经济形势的恶化也直接影响了零售药店。从利润表现来看,2011~2013年,浙江药店的平均毛利率分别为28.31%、28.02%和25.31%,三年净利润率分别为5.19%、4.64%和2.96%,均在逐年下降。不得不提的是,2013年该省平均净利润率的急速下降受到两家企业的统计影响:杭州华东武林大药房净利润率为0.02%,杭州九洲大药房则净亏损1430万美元,而其去年同期净利润是810万美元。 浙江药店规模普遍不大,销售额过5亿的企业屈指可数,这与其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也与相邻的上海、江苏等药品零售市场形成了很大反差,后两个地区均产生了具一定规模的连锁药房。浙江的问题在于民营经济发达、投资渠道众多、商业环境成熟、居民经商意识强烈,因此少有民间资本青睐传统行业——除了大量自主经商的私人单体药店业主。所以,在这个民营经济大省,民营药房没有成为行业内的******性力量,即使在温州,也有老香山这样的国有药房,仍是目前温州市场上的主要企业之一。在省会城市杭州,国有药房的力量更为强大,如华东医药、国大英特,以及河坊街的一干*********企业如方回春堂、胡庆余堂、万承志堂等。 在这几年金融发达、实业空心化的大背景下,更少有资本进入零售药店行业,目前上规模的连锁药店均有多年发展历史,以自我资本积累的方式进行扩张。虽然行业“新军”很少,但也有例外,如成立于2010年3月的舟山里肯医药连锁,以黑马之势脱颖而出,从零起步,短短4年时间已开出47家门店,目前仍保持较快增长,其2014年的目标增长率为28%。 从2013年的情况来看,表现最抢眼的企业是浙江瑞人堂,其深耕台州市场,2013年一举跨越了5亿元销售大关,新开47家门店,门店总数突破了150家,销售和门店的增长率分别达到30%和45%,成为省内******级的连锁药店。瑞人堂的成长同时还“又快又好”,利润随规模同步成长,利润增长率接近35%。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