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sp.kq133.com/F1

后便利型药房要紧扣大健康

2014-07-11   作者:李从选    来源: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OTC事业部总经理   访问量:61    在线投稿

很多药店发展便利购物模式旨在扩大客流,但我们要清晰,究竟要扩大什么样的客流?现在药店的一站式购物,说到底还是面对老年人群居多,不过是在药价竞争之外,通过其他新商品的降价来争夺老年人群的商圈竞争。也有一些连锁想把所有消费人群一网打尽,结果把药店当成了小超市来经营,但往往由于经营面积和品类数量的限制,而虎头蛇尾。总结过去的经验和对新环境的分析,药店还要不要继续探索一站式便利购物?如果要,后一站式便利跟过去有什么不同?

药店是否应该继续探索一站式便利,与连锁自身的定位和门店经营面积相关,不可一概而论。如果是大卖场性质,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做一站式便利购物;如果面积小,就只能做成专业的的药店;如果定位为社区店,且位置就在社区,也可以尝试一站式便利购物的,反之,开在闹市区的社区店若贸然尝试,恐怕很少有人进去购买日常快消品。

连锁药店希望通过打造一站式便利购物平台,增加客流和客单价,不过我们必须清晰一点,大多情况下,便利性商品都不是消费者的目标品类,所以不能过分要求便利商品对药店起到吸客的作用。除非是一些品牌知名度很大的便利性商品,且品种丰富齐全,并采取低价的策略,才可能起到一定程度的吸客作用。但这种情况通常只有在大卖场才会看到。

所以笔者认为,便利性商品的角色定位应该是提升营业额为主,提高周转率为主,集客效应可以有,但只是次要的作用,不需要过分强求。过去行业的探索里,海王星辰的U品和贵州一树舒普玛的药妆,都在一站式服务和产品方面有独到之处。

当然,便利模式或便利商品是否适合药店,核心是权衡这种模式和商品对我们的目标消费人群以及药店自身带来的价值,后者可以具体到销量和利润的增长上。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能带来客流的便利性商品是否能带来其他的经营商品,例如药品、保健品、药妆、中药等高毛产品的销售,如果符合这个条件,可以尝试引进;二是与商超差异化的便利性商品能否实现快速动销,提升门店营业额,如果是,也可以引进,但现实的难题是,既有利润又有高毛利的便利商品,毕竟在少数,而且大部分在药店销售的快消便利商品,要么容易滞销,要么利润空间极为有限。

当然,市场和政策环境的变化(包括消费需求和习惯), 迫使药店为了生存必须提高营业额,否则无法保障盈利空间,而提升营业额**的方法和捷径,就是走多元化,因为仅靠药品是不可能的,药品是刚性需求产品,很难给药店带来爆发性增长。

尽管大家对多元化的理解和努力愈加成熟,但仍有不少连锁药店在一站式便利购物的方向上,坚持走日化快消品路线,例如在门店里陈列大米和食用油等日用生活品,以满足消费者日常的家庭生活需求,但我认为这种探索跟药店的发展趋势存在偏差。因为即便是现有的便利店,例如7-11,也在考虑与现有快消品、商超、士多店的品类差异性,否则他们很难彰显“便利购物”的优势。

因此,药店的一站式便利购物,也要立足到自身的特点上,即健康、养生、美丽等核心问题上,由此引导对品类结构的调整,并围绕这个核心开发保健、康复、美容、养颜、亚健康、健康运动等关联商品。

甚至在构思一站式购物门店的布局上,也要紧扣大健康的主线。例如,母婴店可以为奶粉开辟专区方便妇女消费者集中选购;糖尿病药品销售的门店可以考虑把跟糖尿病患者保健相关的快消品集中一个区域;又或者是定位高端女性目标人群的门店,可侧重打造以女性美容食品、助眠、调节激素、内分泌、微循环美容为主的女性中药美容一站式购物专区。这里还可以介绍我们公司与药店合作的案例,在药店中设置康美中药养生坊,既是中药养生美容保健品类管理中心,又集中陈列和销售相关的中医药养生滋补产品,而在这个基础上,再适当搭配一些跟保健养生相关联的品牌日用品,就更能满足对中医养生感兴趣的消费者在购物和服务方面的便利性需求。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