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青年报》报道,“平时白天随处可见的药店,为什么到了深夜却如此难找?”市民李先生深夜突然闹肚子,但是在小区附近绕了一圈,也没有找到一家24小时药店。 记者前天深夜昨天凌晨走访了本市多家药店时发现,24小时药店并不好找,尤其是在郊区一些相对偏僻的地段。而夜间销量小,成本高,外加缺乏安全性三大因素,制约着24小时药店的发展。 [市民吐槽] 深夜买止泻药连吃“闭门羹” 上周三深夜12点左右,家住宝山区的李先生吃完烧烤后,腹泻不止,于是想到楼下买点黄连素等药品止泻。可是,转了接近一个小时,李先生跑了附近七八家药店,都吃了闭门羹,原来这些药店早已停止营业。疼痛难忍,无奈之下李先生只能打车去最近的医院挂了急诊,配了点药,来回共花了近100元。这让李先生有些纳闷,白天药店铺天盖地,为什么到了夜间就如此难找。 “市中心还好一点,郊区的一些药店晚上都是漆黑一片。”的哥老秦吐槽,夜间找个药店并不容易。前天老秦开夜班车时突然胃痛,开着车接连跑了3家药店都没有买到药。 有过类似遭遇的市民不少。50多岁的汪阿姨身上时常酸痛,但晚上10点以后,根本买不到止痛膏药。汪阿姨说:“我学聪明了,一次买上几十张止痛膏放家里备着。可有时没用完,膏药就过期了。 [记者调查] 时间: 24日22:00 地点: 长宁区遵义路附近 多数零点前打烊 遵义路上的得一大药房,晚上9点停止营业;虹桥路上的海王星辰,晚上9点半也放下了卷帘门……记者采访中发现,大多数药店在8:00至21:30营业。不过,这种所谓的关门时间也并非“军事化”。 多数药店表示,如果快要到结业时间,但顾客还很多,则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延长营业时间。而同一药店连锁之间结业时间也不统一,根据商圈与人流不同,比如有的得一大药房晚上9点就停止营业了,而延安路上的一家得一大药房却是24小时营业。也有部分店员表示,根据季节的不同一些药店在夏季营业时间也会相应延长。 “晚间几乎没人买药,24小时营业的药店没必要开很多。”一家药房负责人告诉记者。 时间: 24日23:45 地点: 徐汇区沪闵路附近 灯亮无人为防盗 所谓的24小时服务,并不是一天到晚灯火通明。在上海来说,它的实现方式更多时候是通过一个小窗户购买药品。 在静安区、黄浦区等市中心地段,24小时药店分布相对较多,找起来并不是很难。但是在宝山区等一些相对偏僻的区县,记者却发现,走上四五条马路找不到一家24小时药店,这一现象也很常见。 在沪闵路这一带调查时,记者发现,这里的24小时药店同样不好找。沪闵路上的一家老百姓大药房,尽管店内亮着灯光,但是走近后却发现,营业时间早已过去。附近一位居民告诉记者:“晚上9点多就关门了,亮灯可能是为了防盗。”而在龙漕上的几家药店,索性漆黑一片,卷帘门也紧闭着。记者驾车开了约3公里的路程,并没有找到一家24小时药店。 一直当记者来到第八人民医院门口时,这才发现门口一家药店外悬挂着“24小时售药”的标牌。“最早的时候,这一带附近个别小的药店也会夜间卖药,但是买药的人一直不多,慢慢地,这些药店夜间索性就不经营了。”附近一位居民告诉记者。 时间: 25日2:10 地点: 浦东新区德平路 按门铃无人回应 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大多数药店只要标识有“24小时”,工作人员都会在第一时间前来开门。但是也不乏少数药店,想敲开门并不容易。 25日凌晨1点,记者来到位于徐汇区三汇路上的一家24小时药店,但是记者按下门铃的时候,并没有听到门铃声。透过店门玻璃,记者发现店内沙发上,两名工作人员正在熟睡。 凌晨2点刚过,记者又来到位于浦东新区德平路的一家大型连锁店,门口写着“医保定点零售药店”,按照规定医保定点药店须提供24小时服务。但是药店大门紧锁,店内一片漆黑。旁边的墙上安着门铃,上面写着“夜间售药,请按门铃”。但是记者前后按了十多下,等了十分钟,却无人出现。 记者昨天白天再次来到这家药店,得到确切的回复说“确实是24小时营业的,晚上买药可以按铃”。 询问为何夜里无人应声,店员支支吾吾表示:“可能是门铃坏了,也可能是睡着了没听见。我们会去检查一下门铃。” 面临尴尬 夜间销量小成本大不划算 这两年来,上海市民的普遍感觉是;24小时经营的超市越来越多,但是24小时药店发展的步伐却远远赶不上这个步伐。夜间市场需求小、成本高、安全隐患等要因成为拖垮这项便民服务的步伐。 药品品种少,买的人少 “夜间药店,几个晚上卖不出一盒药,是常有的事情。”在采访中,益丰大药房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而所售药品品种这些年来也未发生过大的变化,记者调查时发现,夜间卖出的药主要以感冒药、退烧药、肠胃药、红******等非处方类的急用药品为主。“夜间售药的窗口是不销售处方药的,所以即便有生意,一般也只有几元,多的不过百元。”该负责人表示。 人力成本高昂,吃不消 这两年来,为什么24小时药店发展的数量并不快。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成本问题。要保证一个药店通宵开门,除去水费和电费成本不说,还得付出相当高昂的人力资源成本。 但是,与药店收入而言,成本却一直在增加。某药店负责人向记者大倒苦水:“药店4名员工,两班倒,每个晚上安排两个人值班,每人一晚上的工资为50元左右。每月就会增加5000多元的成本。现在药店竞争激烈,晚上没什么生意,根本划不来。” 在长宁区剑河路附近的一家药店曾经也想尝试过24小时售药,最后常常亏损,考虑长远发展,所以最后只能撤销24小时售药。老板徐先生说,“如今店租、人工、水电的费用都在涨,真能做到24小时服务的,大多还是一些大型连锁药店。” 夜间安全性,谁来保障 除此而外,安全隐患也成为药店最担忧的原因之一。对一些药店老板而言,最怕的就是安全问题。 “考虑夜间售药不安全,所以夜间一般安排两名工作人员。”在天钥桥路上的佛慈堂药房内,记者看到,两名工作人员负责夜间售药。其中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所以在夜间安排一男一女值班,一来两人上班夜间不用那么辛苦,另外也是为了他们的安全着想。 除了担心药店值班人员的安全外,前来买药的市民安全性又由谁来保障?有市民向记者反映,“晚上在药店值班的工作人员有时并不是专业的医师,对药品只是略知一二,万一卖错了药,后果不堪设想。” 建议 24小时便利店、自动售药机能否助力 接受青年报记者调查的市民普遍表示,对于提供24小时服务药店信息查询应该更加便捷,这样就可以少走很多的冤枉路,“大众点评或者高德地图上可以加一下附近的药店,可以给我们这样的信息。”市民晓琳说,“如果有APP就比较快捷点”。 而一些不太熟悉网络运用的中老年人建议,药店若能和上海遍地开花的24小时便利超市结合起来,就会方便许多,“24小时便利店太多了,如果允许他们销售一些非处方类的或者应急类的普通的药就很好了。”市民李阿姨表示。 此外,目前在包括上海在内的很多大城市,纷纷在药店门口、地铁站等公共场所,设置自助售药机。那么自助售药机是不是能够实现药店“24小时不打烊”? 记者了解到,早在两年前,为更好地方便群众购买常用药品,经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华氏大药房在人民广场地铁站启动自动售药机服务。这些自动售药机被放在人流密集的交通枢纽。但由于该地区药店数量众多,且售药机没有医保刷卡功能,因此,效果一度并不理想。 “自助售药机对环境要求极高,并不适用于潮湿、高温的环境,因此药店对机器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必须到位。而且,由于售药机体积有限,不能容纳过多药品,药品配送也是一大难题。”据一位负责人表示。 而食药监部门的负责人表示,自助售药机能24小时售药,但由于消费者还没习惯这种购物模式,因此,对于自助售药机的推广,目前在观察阶段。 未来 提供24小时服务药店有望增至600个 半夜求药,从商业角度来看,确实不是大多数人的需求。真到了半夜买药的地步,一定都是急事,这时候如果能在家门口附近的药店买到药,有时候也许真能救人一急。 尽管多年来,上海药监等部门多次规定,具备医保定点零售资格的药店,必须提供24小时服务,并在夜间亮灯和设置夜间服务窗口供市民辨认,但是目前的这些24小时药店似乎仍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 据介绍,目前,上海有3000余家药店,其中约500家药店提供24小时服务的零售药店,基本上保证每个街道有两家。市民如果发现这500家医保定点药店形同虚设的现象可以到医保或者药监部门进行投诉。 据相关人士透露,今年本市有望再增加100家医保定点药店,这些药店届时可以提供24小时服务。 该业内人士呼吁,面对社会需求与药店无力提供服务的矛盾,是否可以采取政府经济补助的方式,实现让24小时的灯光真正亮起来。“24小时售药能否落到实处,这就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此外监督必不可少。”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