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5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工作任务》),明确将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医药代表”非法销售药品的行为。
作为医药代表的一份子,“OTC代表”同样面临着政策对药品销售的约束。与零售终端药店人接触最多的是OTC代表,爱恨交缠使两者的关系暧昧不清。然而,药店人与OTC代表的真正关系又是什么?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服务零售终端的顾客群?
主持人: 孙阳 嘉 宾: 武晓岚 青岛百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省OTC经理 苑鹏巍 成大方圆本溪地区商品主管 瞿 瑞 重庆和平药房店长、第六届超级秀店长组******
关系:抽丝剥茧
《第一药店》:您认为药店人与OTC代表是怎样的关系,在这层关系中,各自扮演着什么角色?
武晓岚:工业企业通过专业服务,加强与药店人的关系,提升药店人的整体水平,从而最终实现药店人与工业企业的双赢。通常情况下,工业企业会通过专业培训,提升药店人某方面的专业技能;通过支持医药行业专业赛事,提升药店人的专业技能,比如陈列技能、POP技能等;通过对消费者的教育,挖掘消费者的需求,再把其需求反馈给药店人,从而促进药店人的产品销售;策划专题活动方案,结合六一节、端午节、母亲节、父亲节等各大节日做相应的活动区;针对店长店员的特殊节日,开展相应的促销活动……
苑鹏巍:支撑关系吧。药店人希望工业企业给予更多培训、宣传、活动方面的支持,现实是大部分的OTC代表并不稳定,一两年就会换新,人员的脱节对需求的把握不准确,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也期望OTC代表们能真正融入药店一线,愿意和药店人一起学习销售经验、积极参与门店的促销活动,积极维护区域价格,主动挖掘门店资源推动产品的宣传。只有OTC代表用心了,为产品创造良好的宣传环境、打磨药店人的专业技能,一起努力,才能最终实现产品的旺销。
瞿 瑞: 硬要说什么关系,还真不好说,倒是可以用“形形色色”来形容这个群体。相对而言,在一线门店遇到的OTC代表,大部分给人的印象平平,更谈不上喜欢与不喜欢。如果OTC代表在走店时,能深入到门店,多与药店人一起挖掘问题,主动寻求解决方案,就更容易得到药店人的认可了。
复杂:互看不顺眼
《第一药店》:在与合作方接触的过程中,您认为对方在哪方面需要改进?
武晓岚:在实际的操作中,大部分零售终端企业追求高毛利,这本身无可厚非,但对于知名品牌来说,要实现高毛利相当难,而且这并非知名品牌的优势。如弱化高毛利需求,从品牌的吸引力、突出品牌其他方面的支持,共同提升品牌力度,则能实现双赢。
苑鹏巍:工业开展培训时,内容通常包括销售技巧、话术、专业知识,而这一切都围绕该工业产品进行。如果换个角度,从工业经营的产品品类入手,传递系统的品类知识,并把企业产品融入系统的知识培训中,销售技巧能针对不同的顾客群,传授话术提炼技巧而不是现成的话术,更能让药店人受益,从而真正能现学现卖,提升药店人的整体实力。
瞿 瑞: 有部分OTC代表来到门店,只是看看自家的品种和陈列,太注重自家产品的利益诉求,机械化走流程,很少与药店人交流。只有多与药店人沟通、交流品种的优缺点,一起想办法,挖掘产品的卖点,合理利用资源,才能更好地促进产品销售。
理清:手握干货
《第一药店》:您认为OTC代表跑店,应该达到哪些目的?
武晓岚:OTC代表下市场有两个任务,把一半的精力用来做消费者教育,另一半精力做门店工作。OTC代表应关注门店品牌陈列,品牌提示(如POP、爆炸卡、地贴、量尺,地贴与量尺主要由工业提供),维护,促销活动,产品教育(利用药店人的零星时间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在药店人比较闲的时候,主动与其聊天,以提供更多支持。
瞿 瑞: 首先要提供货品支持,确保产品不断货;其次,避免沟通太“拽”,虽然合作有相关要求,如固定的陈列面、店面装饰要求等,部分OTC代表“理直气更壮”的沟通方式,只会延缓工作进度;最后,要确保产品质量,好的产品质量,药店人卖得放心、顾客也用得安心。
有话要说
做销售,就是要敬业
在药店人的日常工作中,除了与顾客接触外,接触最多的非OTC代表莫属了。在你的心中,优秀的OTC代表是什么样子呢?OTC代表的自我角色定位,又是什么呢?为此,我们邀请到药店人、OTC代表分别讲述。
活他来干,我只顾着赚钱就行 讲述人:药店人李小丽
这是我所接触的一位OTC代表给我的印象。在工作中他注重与店长店员的情感沟通,且与门店利益互惠。几年前,我认识了他,他现在应该是大区经理了吧。虽然早已没了联系,但我认为他是我接触的OTC代表中,最优秀的。
“小李,听店长说你负责咱们家产品的销售?”
“是啊,你是?”
“我是咱们家这个片区的销售张宏。据你了解,咱们家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好卖吗?”
“说实话,不太好卖!”
“是产品的缺陷吗?”
“嗯,说不上来,老人喜欢你们的产品,不过年轻的顾客就有点难了。” ……
第一次的聊天,他了解了产品在门店销售中遇到的问题、产品的缺点。沟通过程中,我们探讨出了解决办法,如加强对中老年顾客的吸引力,稳固基础,后期可针对老年顾客开展促销活动;中轻年顾客则由他来想办法突破。后续我们还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改变销售方式、提炼销售话术,顾客群逐渐被拓展。
他的谈话,几乎不会直接谈销售以及任务的内容,尽管不谈销售但却可以让你不得不帮他卖产品。
感触最深的是,他的谈话内容不是在帮他自己,而是站在门店的角度、站在药店人的角度,帮助门店提升业绩,提升药店人的个人收入。他的这种只为你好的想法,让人认可。
他从我这里了解到产品的缺点后,也会与我分享其他门店的销售情况以及同类产品的销售情况,然后再根据产品的缺点为我们提供解决方案。感觉上就是活都交给他干,我就只等业绩就行。他会客观评价自家产品的优势,中国进入老龄社会,老龄顾客群拥有巨大的消费力,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自家产品带动门店老年顾客的优势上。
那时,他经常和我一起商量,怎么把产品。这样,整个门店都知道他的产品,而且知道其产品的客户群,相较于同类产品,他们做的工作很多,而且效果明显。
最笨的办法去“用心” 讲述人:OTC代表大飞
最初跑门店的时候,进门店有些胆怯,不过想着无论怎样也要突破自己,让自己不要多想,不要想着立即就能有业务,关键是要给药店人留个好印象。
当时进的是一家约五人的门店,那是夏季的午后,炎热的天气,有的药店人在打盹,有的在吹着风扇,眼神迷离地望着外面,我一进店,只有一人看向了我。
我也不知道哪位是店长,于是就向看我的那人问好,并递出名片,做了自我介绍。再向他打听了店长是谁后,我直接找到了店长。在递出名片自我介绍后,我拿出“产品宣传的DM单”,介绍产品。虽然有些紧张,但见她看着我们的DM单,似是在听我讲着,我就想,至少她能静下来听我讲。
最后,我把产品资料留了下来。并请店长为我介绍一下店员,顺便了解一下同类品种在该店的经营状况、难点,带着疑问和店长店员交流,我发现整个拜访过程,就顺畅多了。
就这样,一来二去的,只要路过这家店,我就会进去看看,和店长店员打个招呼。如果有时间,会与他们聊聊行业内的新鲜资讯,产品进入门店后,我会主动去做产品陈列、做产品卫生,再细小的工作也会去做。
如果产品动销情况不理想,结合数据对产品陈列进行调整。一般而言,产品陈列在货架第二三层或端架位置销量会更好。同时,每增加一个陈列面,销量就会增加20%左右,我尽量争取到三个陈列面,再给产品配上POP或跳跳卡,更好的视觉冲击和信息传递,能使产品销量更好。
我一直认为,只有把产品的业绩做起来了,店长店员的收入才会增加。如果看着产品动销慢却又不想办法改善,那就只会把产品毁了,导致店长店员认为产品不好卖,大家也不会主动去推荐这个产品,产品最终只能退出药店。与其什么也不做,还不如想办法去改善!只要能动起来,产品就会动销,从而有更多的进步空间!
『记者手记』
制作“药店人与OTC代表”专题的初步想法是通过报道来加强药店人与OTC代表的沟通与交流,更多地认识彼此。在收集资料时记者发现,虽然OTC代表是门店的“常客”,更多的却是自顾自地看产品,也有人不招呼一声就直接离开!有时候,药店人以为是顾客,OTC代表一句“我是厂家的”就结束了所有谈话。若OTC代表再加一句“相比较而言,我们家产品有哪些优势和缺点呢”,是不是就能拉近与药店人的距离了呢?记者在与工业沟通时,了解到OTC代表每天的工作量大,没办法顾及所负责的每家门店。但若能定期拜访、至少打个招呼,是不是会相处得更融洽?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