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3

民营医院办社康中心的是与非

2014-06-10      来源: 南方日报   访问量:169    在线投稿

  由于客观原因,龙华片区多年来经济发展单兵突进,而民生事业欠账不少,饱受诟病。龙华新区建立至今,致力于缩减民生账单,在教育、卫生领域大力投入,同时提出“公共服务社会化投入”的思路,期望借力社会资本,更快地补齐民生短板。

  这一思路正在得到体现。记者近日从新区公共事业局获悉,新区新批复民营医院举办的社康中心3家,加上原有龙安医院举办的潜龙社康中心,民办社康增至4家,民营医院龙安与伟光各占两家,在新区社康中心总量占比接近10%,而未来民办社康数量还有继续扩大之势。

  民营医院举办社康并非新鲜话题,但依然在社康领域激起了争议。记者近日走访的多名公立医院社康中心主任,无不对民办社康如何平衡逐利性与公益性心存疑虑。对于外界普遍认为“吃力不讨好”的社康中心,民办医院大力介入所为何来?新区卫生部门又如何以政策之力引导民资更好地服务于公益?

  质疑之声:民办社康难平衡盈利与公益

  民营医院办社康怎样平衡盈利与公益之间的关系?提到这个话题,在社康中心管理一线滚打多年的明哥很干脆地甩出一句话:“没利益开它干嘛?”

  明哥主持的社康中心隶属于一家大型公立医院,与另一家民营医院举办的社康中心遥遥相望,明哥告诉记者,曾有社区居民向他咨询,“怎么还有民营医院办的社康?”甚至至今还有居民当面表示,“民营医院办的社康,不去!”明哥认为,社康中心作为公共事业,就该让政府统起来。交给以赚钱为目的的民营医院,不太靠谱。

  老刘是一家知名度颇高的社康中心的主任,与明哥一样,他对民营医院的逐利性保持着警惕。他对记者透露,他所知晓的一家民营医院举办的社康中心,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不少内容如健康教育、居民健康档案、儿童保健等等萎缩得很厉害,甚至根本不做了,因为没钱赚,而基本诊疗方面的业务,也是专挑有利可图的部分来做,社区居民颇有微词。“民营医院办社康,主管部门必须抓好监管和考核,否则是自乱阵脚”,这是老刘得出的结论。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多名社康中心主任中,老李是不多的几位支持民办社康的业内人士。他认为,在国外民营医疗占了大头,民营医院办社康并不是新鲜事儿,也非不可取,更何况龙华片区医疗资源缺口较大,的确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但目前民办社康的一些做法,老李也认为不可取。他发现,有些民办社康虽说挂着民办医院的牌子,但后者只是提供了牌照而已,其实并未介入社康中心的管理,社康中心是自主管理、自负盈亏,并向民办医院缴纳一定的管理费,有点类似“加盟店”的感觉。“社康中心没有账号,经费都是先拨到医院,而民办医院以前是象征性地给一点社康中心,现在规范了,但医院依然不对中心承担任何义务”,老李说。

  显然,如果民营医院对旗下社康失于管理和指导,最终损害的仍然是社区居民,因此老李赞同,必须要有个机制来抑制民办社康逐利性对公益性的损害。老李还有个担心,社康中心的诊疗功能需要很大的资源投入,涉及耗材、设备和药品等等,与公立医院公开招标、监管严格不同,民营医院是自行采购,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民营医院在耗材与药品上的选择会比较灵活,由此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但这方面却又难以监控。

  民营医院:“考核改变了民办社康趋利格局”

  业内同仁的批评,深圳龙安医院院长曹长春有所耳闻,但他认为,这些说法并不全面。

  曹长春曾经在龙岗华侨医院市场开拓部门任职多年,早在民办社康风潮初起的2002年,华侨医院便一次申办了4家社康中心,曹长春因此对民办社康的发展脉络相当了解。他并不否认,早期民办社康中心偏重医疗,因为政府还未出台扶持政策,而医疗可以带来收入,帮助解决社康中心的生存问题,但如今世易时移,,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社康中心拿到足额补贴,需要接受十多项考评打分,每个项目的权重都不低,“考核改变了民办社康趋利的格局”。

  龙安医院旗下的潜龙社康中心开办于2008年左右,至今已有6年。曹长春认为,现在的民办社康,服务基本与公立医院的社康一样了,甚至质量更高,“因为民营医院要考虑口碑,管理上机制更加灵活。”曹长春特别提到了正在社康实施的“10元包干”,即社康中心一般诊疗费(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打包”收费,收费标准统一为10元/次。每一个人都是10块钱,薄利多销,“我们必须通过服务吸引更多的人,用心去做真诚去对待”。

  在潜龙社康中心工作了5年之久的小严则用数据向记者证实了居民的认可。据其介绍,潜龙社区紧邻原特区关内,居民就医可有多种选择,民治**的社康中心与其距离不过1.5公里,但潜龙社康的日门诊量如今可以达到150人次,高峰时可达到200人次,今年以来,第三方调研潜龙社康的投诉不超10例。龙华新区人民医院社康相关负责人与小严在业务方面常有交流,前者在与记者攀谈中,也多次评价潜龙社康“做的可以”。

  对于外界质疑的资本趋利可能损害公益,曹长春觉得,在社康中心上,民资趋利需要用另一种眼光审视,这个“利”并非直接的经济收益。 他对记者坦言,社康中心是一个窗口,既可以满足群众的就医便利,又可以做出民营医院的口碑,其实就相当于做广告了。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个投入可以得到患者的认可,龙安医院办社康关键就是看到这一点。

  另一个吸引龙安医院办社康的,是转诊效应。“社康做不了的检查、治不了的大病,可以转到医院来,医院的一些康复业务也可以转向社康,既节约了医院成本又扩大了客源”,在潜龙社康工作了5年的小严估算,这几年,社康为龙安医院带来了800余人的转诊量。

  刚刚申请了两家社康中心的伟光医院院长陈尚勤与曹长春的观点基本一致。“做社康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儿”,他对记者坦言,医院需要自掏房租,组建团队,亏损是肯定的,“医院得到了什么?本身来讲,还是宣传的效应,通过社康的窗口,我服务得好,可以带动医院整个的运营”。

  卫生部门:“购买服务”将一视同仁

  对于民营医院举办社康中心,龙华新区卫生主管部门又是如何看待的?

  龙华新区公共事业局社康组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区已经实现“一社区一社康”的基本目标,但部分社区人口密集,范围宽广,需要配备不止一家社康中心,估计新区总共需要建立六十多家社康中心。

  “新区很欢迎社会力量参与举办社康中心。”该负责人表示,但要符合社康中心布局整体规划。为树立新区社康服务品牌,在建设过程中,新区将民营医院举办的社康中心同样纳入目前正积极推进的社康中心标准化建设范围。

  而对于坊间疑虑的民办社康盈利问题,该负责人强调,“民营医院举办的社康中心同样要承担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必须确保其非盈利性质。以前政府没有拨款或拨款不到位,社康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于是免费提供,难免出现偏弱甚至‘停工’”。如今,政府资金基本到位,公共卫生服务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2012年起,新区财政每年按照每常住人口40元的标准进行了补助。凡纳入新区社会医疗保险定点的社康中心(包括已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正在申报社保定点的新批复的社康中心),按照规范免费向新区常住居民提供10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财政予以补助。

  “无论服务提供方是谁,我们一视同仁,只要求你达到我设定的服务效果”。据了解,龙华新区即将出炉《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补助经费分配办法》,根据初步设定的规则,新区将建立以服务数量、质量和满意度为量化指标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机制。

  新区卫生部门正建立一套严密的考评机制,比如公共卫生机构作为社康中心的督导机构,每个季度都开展督导,且平时的督导都会打分,纳入年终补助的评价机制,社康中心无论公立还是民营,都一视同仁进行考评。

  房租补贴能否一视同仁?

  记者手记

  “吃力不讨好的活儿”、“******亏损”……几位举办社康中心的民营医院院长都发出了这样的喟叹。那么,缘何他们一再坚持甚至还扩大规模和数量?

  除了显而易见的宣传效应,龙安医院曹长春院长还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亏损的确明显,但我们看得很长远,这些年来政府对社康中心的财力投入、政策导向等,比如新医改有可能会提高医生的诊金等等,让我们看到了信心和希望,我们愿意坚持。”而伟光医院陈尚勤院长一再对记者强调,“我们不是‘莆系’,讲究的是稳打稳扎,回馈社会”。

  但民办社康正遭遇不可承受之重。曹长春透露,民办社康多年来背负着沉重的房租负担,潜龙社康年租金约为50万元,而新批准的社康中心年租金也达35万元。2013年龙华新区安排社康中心房租补贴经费400万元,较2012年提高了一倍,但其中并未包含民办社康。

  曹长春坦言,因为沉重的房租负担,民办医院办社康越来越慎重。

  将民办社康的房租纳入补贴范畴,如同购买服务一般做到一视同仁,这是曹长春的愿望。

  从潜龙社康一枝独秀到四家民办社康鼎足而立,民办社康将开始在龙华新区社康版图上占有一席不可忽视的地位,公立社康与民办社康能否在房租补贴上一视同仁,这一话题值得主管部门研讨。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