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名肺癌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主管医生和一名怀孕5个月护士被家属殴打致伤,护士出现先兆流产征兆,病房也被患者家属砸毁。 6月5日,中国医师协会再度发出谴责之声。中国医师协会谴责之音明朗,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而屡次的发声,也只能是在道德层面与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做出惩罚间发出呼吁。医师协会光站出来谴责有用吗?笔者认为,引导医疗风险公开化、透明化,才能真正杜绝医患纠纷,减少这类恶性事件的发生。 据媒体报道,从2003年至今,暴力伤医事件已超过60起。2012年,全国共发生恶性伤医案件11起。据中国医师协会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国影响较大的伤医暴力案件共有16起。据笔者统计,从今年2月9到3月7号,已发生10起伤医事件。如果将6月2日算在内,刚到年中,已经发生11起恶性伤医事件。 从日益增多的医疗纠纷中可以看到,患者或患者家属缺乏医疗专业知识、对医疗效果期待过高,导致心理间失衡是出现暴力的主要因素。 在护士多扎几针都会被大打出手的时代,医疗风险事实上是患者与医务人员沟通中最主要的部分,亦是医患矛盾中一个纠结因素。 医疗风险对患者来说,是指存在于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损害或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情。 众所周知,医疗过程是一个高风险的过程,医疗风险有随机性,也有偶然性。 与其他行业相比,人们对医疗风险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老百姓对这个医疗过程需要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期待。在疾病本身只有70%治愈率的前提下,如果提供服务方,即医护人员,没有公开风险,一旦发生不损害或伤残事件,就会造成患者心理的巨大落差,在落差的悲痛里,便催生了暴力事件的发生。 暴力事件中的伤医主角普遍认为错在医生,“我花了那么多钱,以为能治好,结果事与愿违。”而医护人员则认为,疾病本身存在不治性,谁都没法保证,只能尽力而为。如果医患双方能够做到充分沟通,相信能够大大降低发生医疗纠纷的几率,伤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会相应减少很多。 在谴责暴力事件的同时,各相关方更应注重提高医疗风险内容的公开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恶性事件的发生。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