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位于四川省东部,下辖2区(通川区、达川区)4县(宣汉、开江、大竹、渠县)1市(代管万源市),另附加一个经济开发区(46个行政村)。 近期,竞争力中国行项目组******走访达州,身处内地,达州药品零售市场很容易被人贴上“封闭”、“落后”以及“价格战”的标签,但事实上,当地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其一枝独秀的市场格局。 在以松散型加盟店为主发展起来的达州药品零售市场上,2007年才成立、直营门店数量五年增加120家的东升大药房,快速发展成为当地龙头,其未来的一系列发展举措,或将为这个市场的规范化、集中化发展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 东升大药房一枝独秀 当前,在达州药品零售市场上,成立于2007年12月的四川东升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无论是直营门店规模,还是销售额,都堪称第一。其董事长陈安告诉记者,东升大药房目前共有门店127家(其中西昌市17家,达州市110家),广泛分布于市区各个商业中心和生活社区。 东升大药房的年销售额约为3个亿,并且,所有门店均为直营门店,其中,30%的门店获得了市级医保定点资格,90%的门店获得区县医保定点资格。 紧跟其后的是达州万盛大药房和百姓人连锁大药房。据当地知情人士透露,这两家均是2013年新成立的连锁。其余的药品零售企业大部分为批发企业旗下的加盟品牌:如科伦(原九九药房)、昌野天一、天泰同安、隆发药业等。 由此可见,达州药品零售市场已经形成了东升大药房一枝独秀的格局。 市场环境的利与弊 作为内陆城市,达州的药品零售市场也难以摆脱“价格战”、“落后”、“封闭”等标签。 根据陈安的描述,达州市场当前的竞争手段仍以“价格战”为主,附加必要的促销方式。他同时指出,这种竞争方式的结果往往是增加加盟店、夫妻单体店的竞争优势。由于当地的经营管理水平非常落后,日常的促销活动、会员活动等均较为鲜见。 达州市场的封闭则主要体现在,当地外来连锁仅百姓人一家,且该连锁在达州的门店数仅10家左右。外来连锁的势力尚不能对本土连锁构成威胁,这使得大部分当地药品零售企业的负责人缺乏危机感,市场的整体发展步伐缓滞。 当地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这种局面在短期内难有改变。一方面,与地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有很大关系,当地药店凭借其长期以来形成的品牌影响力,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则主要在于当地政策规范行业的力度仍然较为有限。例如,新版GSP在6月1日起在全国推行,但由于执行细则还未出台,因此形成了当前区域差异性明显的做法,而达州当地的监管部门在新版GSP方面仍未有明确方向,有企业高层直言,除非政府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否则当地市场的局面几乎不可能有明显改变。 转变经营思路 东升大药房将要实施的一系列举措,包括扩张门店、提升会员服务等,则可能为这个市场注入不少活力。 据陈安透露,未来东升大药房在坚持扩张的同时,还将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经营管理上的突破。 其一,在流程管理方面,要在保证门店完成销售任务的基础上,强化总部职能,各门店必须统一执行总部所下达的指令,实现门店价格统一化、陈列标准化,使得东升品牌在老百姓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不断得到巩固。 其二,对门店的VI系统进行更新和调整,以满足消费者越来越时尚、靓丽的要求,朝着百年老店的目标挺进。 其三,加强储备人才的培养,以适应企业不断壮大的需求。 最后,强化会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在达州近700万的人口中,东升大药房的会员已超过30万,遍布于达州市区及各个中心乡镇,而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精耕市区,发力乡镇 “企业不发展,只有被淘汰,等待和观望,也只会慢慢退步。”陈安说道,“就达州的市场容量来看,我们还有进一步精耕细作的空间,因此,东升大药房提出‘精耕市区,发力乡镇’的扩张策略。” 据透露,东升大药房未来的发展思路是在确保企业整体经营利润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扩张,不断下沉达州周边的县市和乡镇。只要乡镇人口达到3万以上,东升大药房均会考虑布点1~2家门店,通过已有的品牌力、商品力和服务力,促进企业的规模提升。 陈安表示:“长期积累下来的会员资源,是东升大药房门店拓展和销量稳步上升的稳固基石,我们现在开店更多的是考虑如何为这些会员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方便他们就近购买和消费。按照这种思路,将来新增门店的布点也会优先考虑我们的服务覆盖盲区。” “在未来的3~4年内,乡镇店、社区店将是东升大药房的重点发展方向。”陈安进一步跟记者勾勒企业的扩张蓝图。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