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以岭药业电商总监邵清先生在微信说,大平台O2O其实是个坑,恰巧朋友圈就有做大平台,虽然当时大家没有互扇耳光,但相信做医药大平台O2O的兄弟们现在都过得很苦逼,本人也曾下载了几个药店O2O相关的APP,种种不适应,很快就删除了。 对传统药店玩O2O,还是特别关注了段时间,这个词最近也特别火,好像不少药店老大都在蠢蠢欲动,大有山雨欲来之势。 药店O2O,其实也不应该算新词,十几年前,记得那时候河南平顶山,有个连锁,推出了24小时电话送药的服务,要什么药,打过电话,1块钱起送。为此,特别组建了摩托车队、接线班。这应该算国内最早的O2O吧,不过那时是电话端个O,现在是电脑手机端个O。最后,这家店还是死了,怎么死的?原因很多,累死应该是主因。 说药店玩O2O扯蛋,就少不了要先表一表药店玩O2O的场景,这个场景,搜药网主办的大健康电商西湖论坛上,已经有了N多次的描述,比较成熟的大致分这两种: 第一种:前台抢单的场景: 用户在某个地点,打开APP,直接输入或大喊一声“我感冒了”,一堆感冒药出来,用户选定某个药品名,附近一堆药店及报价跳出来抢单,用户选定接单药店并付费,半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药品送到了用户所在的位置。最后是点评。 当然,如果用户第一步直接输入药品名,则场景简化一步。 第二种:后台分包的场景: 用户在某个地点,打开APP,直接输入或大喊一声“我感冒了”,一堆感冒药及价格出来,用户选定某个药品并付费,APP后台自行派单分包,半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药品送到了用户所在的位置。最后是点评。 同样,如果用户第一步直接输入药品名,则场景简化一步。 第一种场景,滴滴打车的感觉有木有?其实是药店利用第三方大平台做O2O。且不说消费者价值,这个场景畅行的3个基本要素:一要有某个或某几个平台一统天下;二要平台信息维护及时、功能强大;三要药店随时待命抢单派单送单。 这种场景,充满各种不靠谱,连锁药店发展了这么多年,砖家们预测的全国形成那么十来家连锁寡头的局面,至今遥遥无期,让几个APP把大家整合进来,谈何容易?就算真的整合了,你回头一看,发现高毛在平台上比死了,导购被平台气死了,自己被送单累死了,追了新潮过了O瘾,投入产出一算是“O”的感觉,最后还是一个词,退出。 第二种场景,更像连锁自己干O2O。这个场景里,每种药品只有一个价格,不需要比价,连锁把自己的势力范围划好,做好后台派单和地面承接,形成区域气候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通过联盟做成更大区域的可能性也很大。 第二种场景站在连锁自身的角度,好像没什么毛病。但仔细想想,无论怎么干,药店O2O到底实现了什么?归根结底,其实是增加巨额成本,让消费者更快的拿到了他想要的药品。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速度是个好东西,但是,在药品零售业,消费者真的需要这种******的速度服务吗? 回到核心:消费者真的需要吗?! 大部分人生活在固定的区域,对周边环境相对熟悉。若要买药,完全有时间,自己或让家人陪着,去附近熟悉的药店,去聆听药师或店员的建议,去看看货架上药品。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寻求咨询和被关注的过程。药品零售,不是简单的比价格和付款。对不对症?熟悉的店员会怎样建议?怎样配伍?这种******现场感的咨询过程,是消费者购药前的一个关键的前置环节,O2O你做不到。 药店其实不需要O2O,药店需要的是如何更好的服务客户。你的核心客户,来自周围1公里,你和他们是买卖关系还是朋友关系?如果你已经和他们是朋友关系了,那么无论多牛逼的O2O,你还怕它得瑟? 几乎所有的药店,都在围绕1公里商圈做会员营销,目标就是一个,和顾客成朋友,但是普遍都没做到,因为没找到经济有效的手段。现在,微信其实已经给了大家一个几乎不增加成本的工具,具体怎么弄,其实也简单,参看公众号OTCren我以前的文稿《药店微信营销怎么做?4条建议》。 对药店O2O鼓动得最厉害的,其实是网上药店和平台商,但是兄弟们,网上药店靠卖非药生存,平台商靠卖软件生存。他们有线上优势,咱传统药店有线下优势,合作卖点非药,有点可能;合作卖药,你可以去说服竞争对手,让他先上,嘿嘿。 写在最后:药店经营,4C理论继续有效,你的价格、你提供的价值、便利性、沟通。便利不是全部,为了便利花巨额成本去颠覆,不靠谱。鼠标一点或屏幕一按,药品就到家门口,别扯了。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