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我国面临的一个残酷现实,最近,医改动作频频,从三部委联合发文放开非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定价权,到国家发改委、国家卫计委等部门研究完善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再到如今的取消低价药最高零售价,这一系列的举措,见证了相关部门对于医改的决心与魄力,其目的也显而易见,就是希望通过医改去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

不可否认,取消低价药最高零售价的举措,契合“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政策要求,这既是医改不断深入的一种写照,也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制度进步。不过,激发药企生产的积极性,并不等于提高了医生用低价药的积极性。就一种药品而言,其要不要用,可不可以用,大多情况下,都是医生说了算。多数患者都是医药行业的“外行人”,在用药上都会恪守“遵医嘱”的原则,毕竟,谁都不敢拿自己的生命与健康开玩笑。
取消以药养医 激发医生开低价药热情
在当前的制度设置下,有低价药的生产了,医生就会让患者用低价药么?很难!这也是当前医改的局限。众所周知,看病贵,贵就贵在要么没有便宜药可用,要么有便宜药医生不给用。为何会这样呢?就在于医生的收入跟卖出多少药挂钩。毕竟,在以药养医、开单提成的逐利机制下,即便有低价药了,医生也不见得就会用,因为医生也要养家糊口,也会想着多赚点钱。正如分析所言,取消低价药最高零售价的现实效果如何,关键还得看取消“以药补医”的推进如何。
因此,在解决看病贵问题上还需激发医生开低价药的激情,要激发这种热情,一方面,要取消“以药补医”的制度设置,让“医药分家”,如此才能让医生回归职业本色;另一方面,则是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同时提高医生的薪酬待遇,唯有如此,医生才会想着去开低价药,而药品,也才能回归治病的本质,而不是沦为医生创收的工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