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sp.kq133.com/F1

靠“取消低价药”减低医药费用恐怕是个传说

2014-05-10   作者:张卫斌    来源: 红网   访问量:79    在线投稿

    国家发改委昨日宣布,为鼓励药企生产低价药积极性,减轻患者使用高价药的负担,国家取消283种低价西药、250种低价中成药的最高零售价,生产企业可在西药费用日均不超过3元、中成药日均费用不超过5元的前提下自主定价。(5月9日《新京报》)

  发改委宣布取消低价药限价,公众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因为药品涨价,增加病人负刀源耍曳⒏奈鄹袼疽揭┘鄹翊ΥΤに未蟛庞幸桓龌赜Γ捍幼芴迳峡矗欣谝揭┓延孟陆怠�

  宋大才处长的理由有四:一是加强监管,防止经营者滥用自主定价权。二是完善招标采购政策,确保通过竞争形成合理价格。三是即使因材料上涨需要调价,由于有日均费用控制,价格变动也是可控的,而且对低价药品报销标准比较高,基本不会增加患者负担。四是低价药和高价药大都存在一定替代关系,调整低价药价格,有利于调动企业生产供应低价药的积极性,有利于医疗机构优化用药结构,减少高价药使用。

  尽管宋大才的四点理由言之凿凿,我还是觉得有些绕。这不符合常理呀:低价药取消限价,意味着药价上涨,医药费用随之增加才是常识。

  先说说监督与招标。最近几年,药监局出的事还少吗?招标就更不用提了,不少地方,政府采购价明显高于市场价,程序看似合法,和尚为何把经念歪了呢?关键就是缺少有效的监督。

  再有,日均费用控制恐怕也只是一个摆设。如果药品的原材料上涨,药品生产成本增加,死守着日均费用的后果,低价药还是没人生产,最终还是陷入恶性循环。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一方面一些老百姓看不起病,甚至出现“锯腿自救”、“刻章救妻”等等极端案例。另一方面,以药养医、过度医疗却普遍存在。这不光是医院的责任,病人的观念也有问题。有一些病人一旦生病,对医生的要求就是开一点“好药”。这些病人的心中,价格高的药、进口药就是“好药”。很多人一生病首先就会想到输液。不管大病小病,总会想到去医院打点滴。对此,有人形象的总结为“三素一汤”:抗菌素、维生素、激素,一汤就是去医院打吊瓶。正因如此,输液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不少医院的输液室都非常壮观,一大片的人躺着输液。因此,指望靠取消低价药降低医药费用显然不现实。

  病有所医是国民的基本保障。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症结不在低价药,关键还是要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加大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入手,让人民群众共享医改成果。令人欣喜的是,国务院医改办《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目前未开展试点的省份,今年6月底前必须启动试点工作。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部署了今年医改重点工作。主要内容包括:继续加大投入,实行医疗、医保、医药三联动;加快公立医院改革,使医改试点医院覆盖全国50%以上的市县;有序放宽社会力量办医准入,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规范药品流通秩序,防止药价虚高。

  可以预计,随着国家关于医疗卫生体制相关改革举措的逐步到位,老百姓病有所医将不再是一个传说。

  文/张卫斌

  (原标题:靠“取消低价药”减低医药费用恐怕是个传说)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