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家长的眼中:“刘大夫人好”、“看牙好”、“态度好”、“特别有办法,孩子到她手里就听话了。”
在同事、学生眼中:“刘主任脾气是真好”、“工作上让人竖大拇指”、“刘老师该严厉的时候严厉,但生活中特别照顾我们”、“让人打心眼里尊敬”…… 在刘继辉自己眼中:“我就是个大夫”、“一个普通的牙科医生”,“能做到哪做到哪”…… 从一名普通的小大夫到正畸科主任,16年来,刘继辉始终工作在医院临床的第一线,她带领团队成功跻身行业前沿。 刚到正畸科时,刘继辉还是一名小大夫。科室周末轮流值班,大部分医生都不愿把患者约在周末,可轮到刘继辉值班的周末,她总是约满了患者。 “我们科大部分是学生患者,平时上课没时间,往往周末才有空,孩子们方便了,我少休息点也没什么。”刘继辉说。 医院8点上班,学校7点40上课,为了方便学生患者复诊,刘继辉每天早上提前半个多小时就开诊,有的患者看病心切,六点多就来了,她也早早在医院等候。在患者多的寒暑假高峰期,延时服务更是成了她的家常便饭。 工作16年,刘继辉总是第一个到达科室的医生,又总是最后一个才离开。平均每天接诊60名患者,高峰时甚至达到近200名,一忙起来,经常是连午饭也吃不上。 敬佩她的同事说:“要说刘主任做的事也没有多么惊天动地,可能够这样坚持1年、10年、15年,就让人肃然起敬。” “她让孩子更加自信” 在刘继辉主任的带领下,沈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收获了很多荣誉:“沈阳市白求恩杯赛竞赛活动先进科室”、 “沈阳市青年文明号”等,连续多年荣获沈阳市口腔医院先进科室。她个人也被评为“辽宁省科教文卫系统职业道德标兵”,荣获“沈阳市劳动模范”,“十佳白衣天使”等荣誉称号。 对于取得的荣誉,刘继辉说,每一个她都很珍惜。但最让她开心的还是在工作上被患者认可。南京十校的学生曲佳心说:“我可是刘主任的一名老患者了,以前我一个门牙支在外边,另一个也歪着长,每次照镜子我都觉得不好看,我就越来越不爱跟人说话,害怕别人看见我的门牙,嘲笑我。后来我妈妈带我到口腔医院看牙,找到了刘主任,到现在已经戴牙套一年多了,我的牙齿整齐了好多,我现在再也不怕别人嘲笑我了,自信多啦!”对于牙齿矫形,我觉得是一门艺术,孩子的心理是最脆弱的,牙齿上的缺陷有时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自卑,所以来到我这儿的小患者,我都百般细致,争取为他们塑造最漂亮的牙型,让他们自信快乐地成长。 “她是孩子和家长的调解员” 一次,正畸科来了的一位小患者,看到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护士和医疗器械就吓得哇哇大哭起来。站在一边的父母心疼孩子,无名火噌噌地往上窜,“你们怎么弄的,能不能轻点,孩子哭成这样你们没听见啊?”家长一会吆喝医生,一会儿训斥护士,满嘴脏话。工作了一天,为几十名患者进行治疗,本已筋疲力尽的刘继辉一边承受着谩骂,一边安抚着孩子:“不哭啊,我们小宝贝儿是最坚强的,马上就好了啊!”同时仍然认真地为小患者考虑治疗方案,制定治疗措施。刘继辉和同事的行动让孩子由最初的惊吓渐渐变得乖巧,孩子的父母也为自己最初的粗蛮无礼,十分过意不去。治疗结束时,孩子的父母一起向刘继辉和她的同事表示了深深的歉意。 正畸科的小患者多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大多很有个性,如何和他们有效沟通,互相配合完成治疗也成了考验正畸科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在正畸科,刘继辉则是出了名的擅长和孩子打交道。用家长的话说,“刘主任和孩子沟通特别有方法,无论什么样的孩子,到她手里就听话了。”同事也总笑着问她:“刘主任,您是不是研究过儿童心理学啊?” 除了正常治疗,刘继辉还时常扮演着小患者和家长之间“沟通者”和“调解员”的角色。自己来就诊的孩子,每次几点来几点走她都记着,孩子异常的心理变化她也都留心观察,及时和家长沟通。一次,一位小患者和家长撒了谎,来就诊时告诉了刘继辉并希望她能替自己保密,小患者走后,刘继辉打电话给孩子家长,聊了半个多小时,在如何和孩子沟通方面给了家长很多建议,让家长感动不已。对于刘继辉所做的这些,家长说得最多的是:“刘大夫是个好人。” 矫正加上戴保持器往往需要3-5年,由于治疗时间长,接触时间久,刘继辉和很多患者及其家人都成了朋友。不少小患者上了大学、工作了、结婚了还来医院看看刘继辉。曾经在刘继辉那儿做过正畸的一个小患者,生了孩子后还特意把孩子抱来医院,让刘继辉瞧瞧。每次看到洋溢在患者脸上由衷的笑容,刘继辉也打心底感到喜悦。 工作16年,经她诊治的患者不计其数, 有时候被患者误解,心里也会感到委屈,但刘继辉对患者都是和颜悦色,耐心细致。和她在正畸科一同共事15年的同事孙悦说:“这么多年,哪怕是患者多么无理,也从没看到她和患者红过脸。” 这些年,患者和家属给刘继辉及正畸科的医生送来了上百面锦旗,除了表扬他们手到病除医术的神奇,还有不少是赞扬他们服务的周到和与患者亲如一家的温暖。 一把小小的牙椅,刘继辉奋战了16年。收获鲜花,刘继辉真心为患者高兴祝福;品尝苦涩,刘继辉就像酿蜜的蜂儿,把不如意化为甘甜,让患者得到理解和舒适。在她心中,想得最多的是永无止境的医疗技术的进取之路,是如何为有医疗需求的患者提******湛和细致的服务。 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和她精湛的医术引来了省内外众多慕名求医者,她的诊室前患者络绎不绝。在她这里,难治的牙齿获得了新生,患者获得“新生”的同时心里倍感温暖。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