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第三终端时代在向基药时代靠近,对产品、价格、渠道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又暂时不能摆脱原来的营销模式” 进入2014年,药品市场“第三终端”概念的提出已经整整10年。想当年,针对这一终端,终端拦截、会议营销、环节促动、价格战模式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二三年。 当年所谓的“第三终端”是指除县级以上医院、大连锁之外的乡镇卫生院、社区门诊、厂矿医院、私人诊所和单体药店等类型为主的终端。这些终端进入门槛较低,采购药品没有固定的条框约束。当时,县级以上医院开始被药品招标左右,不中标就不能销售。一些有实力的零售连锁企业也因利润之困开始经营有特色、空间大的品种,一般普药品种只能向第三终端突围。 10年过去,营销人已很少言必称第三终端,相关的营销模式也渐渐偃旗息鼓。第三终端依然存在,不同的是,乡镇卫生院、社区门诊已经由原来的体制外化身为体制内,成为基本药物制度的服务对象,原来意义上的第三终端规模大幅缩小,伴随第三终端的研究也相应减少。后第三终端时代到来,市场策略必然要发生一些变化: 1.从“便利店”卖向“大酒店” 一位营销大师说过,所有商品的价值不同,均缘于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关于时间对商品价值的影响,他是这样解释的,一台早年的286电脑在中国要卖4万元,可在今天已经很多人不知其为何物了,说明同一款商品早出品比晚出品价值要高。关于空间,他说,一瓶矿泉水在便利店卖1元,放到大酒店就5元,放到高山之上卖给游人就要10元。 后第三终端时代,给了产品从便利店卖向大酒店的机会。以乡镇卫生院为例,没有实行基药制度时,它是便利店,实行基药制度后,它就成了大酒店。过去主打第三终端的产品中,或许存在不少基药或增补基药,就必须重视基药招标。因为随着基药招标制度的不断完善,一个基于全民医保前提下、不断扩大且可持续发展的基药市场已经兴起。最重要的是,它的发展就是原来意义上第三终端的衰落。 因此,主打第三终端并有一些基药产品的厂家不能因循守旧,一定要将基药招投标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提高基药的销售占比,让这些产品从自由市场走向体制内销售,提升产品的销售价值,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
过去主打第三终端,同一个产品定价一般是全国一盘棋,为了占领重点市场,一般还会差异化降价,产品利润微薄,企业举步维艰。而现在,只要产品中了标,且有点空间,价格就可以实行双轨制或差异化涨价。即在传统的第三终端市场上,执行原来的价格,以保存市场。而在中标领域,以中标价倒扣5%~8%作价销售,提升了企业利润,还不影响销量,因为基药多数是******中标。 3.给产品一个不同的渠道 之前,第三终端产品的渠道选择一般以大物流或临终端商业为主。然而在基药背景下,基药终端的压欠款周期之长完全不合这些客户的胃口。因此,国控、华润体系内的大商业或当地半国有性质的大商业控制基药销售,形成基药配送的主渠道。所以,基药中标后的销售不能坚守原来的渠道,否则就会南辕北辙。在这个过程中,业务人员一定要明白上述道理,在原来客户提出点配送要求时做理性规避。一般要求原来的客户要选,主渠道更要选,即使你们从来都没有合作过。 4.注重廉价药销售 廉价药一般是指日使用费不超过3元的化药和不超过5元的中成药。日前泰州举行的相关价格会议上透露信息,这部分品种有890种之多,虽然还有部门担心这个目录的出台会架空基药,但从市场角度来讲,这的确是解决廉价药品不退出市场的**方法。 因此,这个目录最后必将出台,即使国家版不出台,目前山东、湖南、安徽招标也无一例外地出台了自己的廉价药目录,这部分产品的限价相比以前的招标价有了非常理性的回归,大部分都给了企业一个合理的生存空间。对待这部分产品,企业要提前将自己的产品目录与各廉价药目录作好比对,部分还有空间的产品,要提前找好属地化的合作伙伴。这些伙伴的选择,重点以过去专营第三终端的医药代表或基药操作已经非常成熟的开发队伍为目标,只有他们才具备在较小空间下辗转腾挪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后第三终端时代不是完全的基药时代,因为没有哪家企业的产品全是基本药物。尽管它给企业在产品、价格、渠道三方面的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又暂时不能摆脱原来的营销模式。某种程度上,它是原第三终端时代的修饰或改进,在向着完全的基药时代靠近,或许有一天会完全走进基药时代,但不是现在。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