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查获的假药 □本报记者高家龙 特约记者张立群 通讯员董剑飞
爹爹吃了假药贻误病情 2012年4月,黄冈市黄州区的七旬爹爹杨某因为腿痛,来到黄冈市一家药店购买了标称主治痛风的药品“筋骨痛消停浓缩丸”。他一直服用该药到去年5月,病痛状况不但没有改善,而且被医院诊断为股骨头坏死。 “这药是治病的,怎么越吃病还越重?”杨爹爹对此药产生怀疑。去年6月,杨爹爹的朋友汪某看到此药感到奇怪:“筋骨痛消停浓缩丸”外包装上没有药准字号。听杨爹爹说此药毫无功效后,汪某更加怀疑这种药是假药。于是,他向黄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了举报。 经过调查,黄冈市食药监局发现,自2010年以来,黄冈一药店店主吴某在未查验药品批准文号、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就电话联系自称“李伟”的人,以每盒20元左右的价格,共购进“筋骨痛消停浓缩丸”2000余盒,先后在该分店销售。去年7月,该局向黄冈市公安局移送了这起涉嫌销售假药案。 假药销往全国650多家药店 去年10月23日,吴某被刑拘。吴某供述,自2010年底至2013年5月,其多次通过手机联系上线、一个自称“李伟”的河南人,购买假药“筋骨痛消停浓缩丸”。据称,“李伟”还在黄冈其他县市区销售假药。经初步查明,“李伟”在黄冈共销售“筋骨痛消停浓缩丸”上万盒。 民警追查发现,“李伟”名字叫李某超,三十出头,住在河南郑州,他生产的药销往国内21个省市的650多家药店。 去年11月,李某超在郑州落网。民警在李某超的制药窝点查扣了“筋骨痛消停”、“速效疼痛康”、“止喘停”、“喘立停”等4种药物150余件。经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验,这四种药均为假药。 包装上印手机号推广业务 李某超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从2008年就开始做起了假药生意。2009年初,李某超花了两万元从他人手中买到两种假药配方,随后在河南南阳开始制售假药。见生意越来越好,一年后,李某将“假药工厂”搬到了郑州,租用房子生产销售“筋骨痛消停”、“速效疼痛康”等假药。 据李某超交待,他制作假药的工艺非常简单:先买来原料进行喷水,然后像揉面一样将原料揉成一团,在特制的筛子上压一压,就形成了许多药丸状的颗粒,经过晾干、调色剂抛光处理,便大功告成。他制药所用的包装都是找人定制,为了拓展销路,他还在假药包装上印上自己的手机号码。李某拿着这些药到全国各地去推销,让一些药店试销。随着生意逐渐增多,李某超假药业务手机竟有14个之多。 家族式制假团伙被打掉 由于假药业务越做越大,李某超拉拢了许多亲友来帮忙,他们分工明确:李某超负责假药品种的命名、标签设计、进购假药的原料和包装、联系客户和发送假药、收取货款;他的哥哥帮助联系客户、打理日常业务;他的妻子和表嫂主要负责假药生产。这些人形成一个家族式制销假药的犯罪团伙。 为了防止被查,李某超用亲友的身份证开了6个银行账户,专门用于收货款。他每次取款都不超过5万元,以免向银行出示身份证。据李某超交待,假药一瓶成本约为3元,但拿到市场上卖价格一般会翻两三倍,低的卖七八元,高的可以卖到二十六七元。 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警方分别赶赴麻城、团风、武穴等地,抓获这个制售假药团伙的其他犯罪嫌疑人二十多名。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深挖中。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