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起,每年的4月9日是“国际护胃日”。刚刚过去的2014年4月9日,是第9个“国际护胃日”。“胃病”,已经成为老百姓的“通病”,据世界健康管理联盟统计,全球胃病患者已经从1985年的1.5亿人增加到逾5亿人,预计到2025年,将达7亿。另外,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05年第四季度的胃病统计情况就显示,胃病在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0%,并且以每年17.43%的速度增长。胃,真是受罪!
胃之受罪 在各种人群里,免不了有种种胃部不适,也许开始只是胃酸、胃胀等等忍一忍就能过去的“小问题”,但这些往后发展,很可能就是“大问题”。不妨看看,胃所遭受的种种罪。
经常食后不久便有饥饿感,同时上腹隐痛,吐酸水——很可能有早期胃炎或溃疡。 食后腹胀加重,平卧时减轻,经常气短,有时便秘或腹泻——身体较为瘦弱者,很可能患有胃下垂。 进食油腻食物后,如果感到右上腹胀痛,并放射到肩部者——很可能患有胆囊炎或胆结石症。 平时食欲良好,而体重明显减轻,并伴有乏力、怕热、多汗、易怒、焦躁、眼球稍突等症状——要警惕甲状腺机能亢进。 平时食欲不振,大便稀薄,次数增多,吃些油腻食物后要腹泻——这是肠胃功能减退引起的,可能肠胃有病。 食欲正常,但在食后有肠鸣、便意感,需立即上厕所解大便,有时表现为吃一顿解一次便——有可能是患有肠胃功能紊乱、肠过敏症或慢性肠炎。 进食时边下咽边呕吐——常见于反流性食道炎。 食后不久即吐——胃与十二指肠病变的症状。 食后数小时至12小时才呕吐大量隔夜发酵食物——多见于慢性胃肠道梗阻性病变。 中老年人,无其他病因引起的食后上腹饱胀,食欲减退,进行性消瘦——可能是胃癌的早期症状。 食欲尚好,但吞咽困难,只能喝水和吃流食,有时连咽水也有困难,并逐渐消瘦——有可能是发生了食道癌。
“吃货”之罪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得胃病?幕后凶手是谁?名探胃斯理认为,“吃货”难逃嫌疑,尽管有时是主犯,有时是帮凶。
暴饮暴食。这是“吃货”最明显的特点之一,但这对肠胃的伤害,不言自明,细嚼慢咽才能减轻肠胃负担。 饮食无禁忌。这也是“吃货”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冷热不均,辛辣刺激,油腻,重口味,质硬,等等,使胃黏膜受损而诱发胃病。 好烟好酒。酒精和尼古丁对胃粘膜的损害也是不言自明,可这种“食物”也是不少“吃货”的最爱。 饮食不规律。按时吃饭才能保证胃正常工作,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然而,“吃货”要么不按时吃饭,要么遇着什么就吃,会导致胃收缩等不正常现象,最终导致易疲倦、易苍老、头痛、胆结石、胃溃疡等疾病产生。 不吃早餐。“吃货”们固然好吃,但“不吃早餐”在他们看来又是很正常的事。“不吃早饭、胃病必犯,早饭吃得好,胃病不骚扰”,用某大哥的句式就是,不吃早饭与易发胃病是对孪生兄弟。 不重细节。比如饭后马上工作、运动或者躺下休息,不懂得某些食物、药物合理进食时间,如水果不要空腹吃,宜饭后半小时后食用、钙片等对胃刺激性药物饭后食用等。“吃货”只管吃,哪管这些小事儿。
胃斯理评案之一 胃的受罪,吃货所犯 “吃货”这类“罪犯”,到处都有,他们用自己的胃,向世界诠释着什么叫“要吃不要命”。前段时间,美国费城就发生一起案件——“最佳吃货”吃鸡翅大赛,比赛******得主快速吃下了整整363个鸡翅,其惊人“胃口”让人感到讶异之外,也让人为其腹腔左上方的胃担心不已。 且不说这些千奇百怪的比吃大赛,就是在平日生活中,面对吃的诱惑,谁都难以抗拒。然而,快活的是“吃货”的口舌,受罪的则是肠胃——十胃九病。胃的功能是,通过运动和分泌,来消化食物。吃下的所有食物,都和胃进行着“亲密接触”,胃病是“吃”出来的,吃得不当、吃得不好、吃得不对……都会让胃受罪。
胃斯理评案之二 “吃货”遇上“快餐”,罪加一等 “吃货”已经罪责不轻,更何况他们还常常跟“快餐”联合一体。“快餐”不只是常被人批评的某劳、某基之类,也意味着“快速吃饭”。 曾有一个关用餐时间的网络调查,在参与答卷的2743人中,61.23%的人花在早餐上的时间最少;43.31%的人“每天最短一餐”仅用5分钟;即便“最长一餐”,65.71%的人也只用了不到半小时。除了时间短之外,细嚼慢咽也被狼吞虎咽所取代,有数据显示,40年前,人们每餐咀嚼900~1100次,而今已下降为500~600次。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