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老鼠、小熊维尼、小白兔、美羊羊、懒羊羊……听到这些,你可能以为这只是动画片里的名字。如今,他们都成了济南市口腔医院儿科牙医的“代名词”。昨天记者在该院看到,原来贴在诊室外面的医生名字,已经悄然被卡通动画里面的可爱动物名取代。 商报济南消息“张××,你的医生是美羊羊;王××,你的医生是米老鼠……”昨天早上,凡是到济南市口腔医院就诊的小患者,在被导医叫到号时,都感觉到了与以往的不一样,也让他们的家长感觉到新奇。“以前都是一个护士过来领着孩子进去,每一个诊室外面都贴着医生的名字,今天进来一看,医生名字全都被卡通动物名取代,还有可爱的卡通形象,孩子进来左看右看很好奇。”一位家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名还差一个半月才到4岁的小女孩昨天也来看牙,她的妈妈告诉记者,孩子后边的一颗牙在半年前就龋坏了,老早就想来给孩子看看,可是想到牙钻的声音和打麻药的针头,觉得这么小的孩子肯定不会配合,就拖到了现在。“我们大人一听到牙钻的声音就害怕,看到打麻药的针头就有点晕,何况孩子?”让这位家长没想到的是,儿科诊室就像一个卡通动画乐园!更让这位家长没想到的是,他们花了5分钟没让孩子躺到诊床上去,医生把家长“撵”出诊室一会儿,就成功让孩子接受了治疗,听着牙钻的声音,看着医生给孩子打麻药,孩子居然没有一点紧张和“反抗”的意思。 该院儿科主任邵林琴告诉记者,孩子从小打防疫针,看到穿白大褂的就害怕,这是从小形成的心理障碍;看牙医的时候,再加上牙钻的声音还有疼痛,一般的孩子都不会配合医生。在她这里,小患者进来首先看到的是电视上喜欢的卡通形象,医生也不穿白大褂,孩子的恐惧心理就先消除了一大半。“然后我们先通过轻声细语的交流,再给孩子们演示将给他们做的所有过程,把这些器械放孩子们嘴里试试,让他们感觉真不疼,孩子们紧张害怕的情绪就没有了。”邵林琴说,这个过程是“精神恐惧脱敏治疗”。 几位看完牙的小朋友告诉记者,他们喜欢牙医阿姨叫“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下次还会来看牙。甚至一个小朋友看完牙不愿走了,要和牙医阿姨玩儿!记者了解到,医院儿科尝试的这种治疗方式,是一种全新的口腔舒适治疗模式,能让患者**限度缓解恐惧、焦虑等情绪和疼痛等不适感。下一步医院还会针对患者害怕牙钻声音的现象,考虑给患者戴上耳麦,给晕血的患者戴上眼罩等,让患者不再对看牙恐惧。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