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手捧的三种药,总价还不足两元。
记者牛洁文张琮摄影
阅读提示|“每次去买药,药店总是推荐一些价格比较高的药,原来的经典廉价药难道消失了吗?”昨日,市民周女士拨打本报热线反映称廉价药难买。大河报记者走访市场后发现,这些廉价药并非消失了,而是因为利润较低,不受商家“待见”。
走访|药店主推“高价药”廉价药被“遗忘”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中州路上的康达大药房,称这些天有些头疼,工作人员便向记者推荐了一种名叫布洛芬缓释胶囊的药品,22粒装,15元钱。记者问是否有一种名叫解热止痛散的药,工作人员拿出一塑料袋头疼粉告诉记者,这种药就是,售价为一块钱十二包,非常便宜。
记者表示,还想买一种治疗皮肤痒的药,工作人员先后推荐了“皮痒灵”和“一抹灵”,售价均为15元。记者说这药有点贵,店内是否有氟轻松,工作人员说有。“但是氟轻松是一种激素药,之前推荐的两款药均不含激素。”这名工作人员说。
在民生药房一家药店内,记者表示想给孩子买一种治疗拉肚子的药,工作人员拿出了诺氟沙星胶囊,24粒装,三块钱。记者又问是否有干酵母片,工作人员拿出了一包食母生片,记者看到,该药品主要成分为干酵母,一包共有80片,售价五毛钱。
在另外一家药店,记者说想买牛黄解毒片,工作人员将记者带到台架处,只见牛黄解毒片摆放在台架的最底层很不显眼的位置,售价为每包四毛钱。西工区一家药店的负责人坦言,便宜药的利润空间太小,是药店不主动推介的原因。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对部分药品的零售价格实行政府定价,企业没有自主定价权。”洛阳一业内人士表示,这样一来,药品价格便宜了,之前的经典廉价药自然会受到生产商和销售商的“嫌弃”。
建议|保护“廉价药”,需各方共同努力
采访中有市民担忧:“如果这样下去,廉价药会不会从市场消失?”这样的担忧并非多虑,记者了解到,近几年,维脑路通片、麦角新碱注射液、注射用回苏灵等传统的廉价药陆续玩起了“失踪”。
记者颇费周折联系到了安徽一家供应干酵母片原料的医药企业工作人员刘先生,他说确实有很多企业不再生产干酵母片了。另外一家供应干酵母片原料的企业工作人员陶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很少供应干酵母粉了,因为医药生产企业的需求量很少。
洛阳市某药房相关负责人表示,想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由政府给部分市场需求量大的廉价药划定一个利润空间,然后由政府统一采购,定点几家企业生产,然后由政府补贴,保证市场价格低廉的同时,又能保证企业利润。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药学部主任孙蕊称,很多时候,消费者也存在对高价药品“盲从”的现象,认为价位高的药品疗效也好,进一步减少了廉价药的市场份额。
“对于经营者来说,最害怕的不是销售额减少,而是客流量的缩减。如果只推荐价格高的药品,就相当于选择部分客户去服务,长此以往,肯定会丧失客户,这对于药店来说也是不利的。”一家药店的负责人说,其实经典廉价药能帮药店吸引客户,这对药店的长期发展来说肯定是有好处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又牵涉到药店经营理念以及销售人员业绩等具体问题。
“想解决便宜药难买的问题,需要政府、医药行业以及消费者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孙蕊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